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5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540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4篇
内科学   88篇
皮肤病学   34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93篇
综合类   1052篇
预防医学   27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14篇
中国医学   1500篇
肿瘤学   62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32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135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141篇
  2014年   263篇
  2013年   247篇
  2012年   253篇
  2011年   272篇
  2010年   223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率日益升高,对患者及医疗系统造成沉重负担。西医治疗本病具有难根治、易复发、全身症状改变不明显等局限性,而祖国医学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指导思想对于本病治疗具有独特优势。孙志广教授行医三十余年,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一病颇有心得,在临证过程中发现本病多以脾虚为本,并见湿热,二者互为因果,导致疾病有迁延难愈、胶着难解、反复发作、难以根治的特点。治疗上,孙教授认为健脾益气法与清热利湿法应同施同用,并以酸甘药物缓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之疼痛,因此形成了“健脾为本,固护中焦”“清热利湿,升清止泻”“酸甘化阴,缓急止痛”的治疗法则。参苓白术散、葛根芩连汤和芍药甘草汤是孙教授治疗本病证的常用底方。本研究对孙教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热证)的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并举验案一则,以期为该病的治疗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2.
赵伟 《现代实用医学》2010,22(1):110-112
糖尿病已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病、肿瘤而居第三位的致死性疾病。自胰岛素应用以来,糖尿病患者因急性病发症(如酮症酸中毒)而死亡者已显著减少。随着糖尿病患者寿命的延长,慢性并发症已成为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其中糖尿病。肾病所致的尿毒症是主要的死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3.
安青 《中医药导报》2012,18(4):26-27
目的:观察补精解毒方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7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信封法随机分为补精解毒方组与化疗组。补精解毒方组86例口服冬虫夏草、番荔枝子,未用化疗等其它抗癌方法,化疗组86例采用EP或TP方案化疗。观察临床受益率,生存质量,2年总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期,判定补精解毒方临床疗效。结果:近期疗效补精解毒方组与化疗组相当,但生存质量(KPS评分治疗前后提高率)补精解毒组方优于化疗组(P<0.05)。1年总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期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精解毒方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能改善生活质量,1年总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期与化疗组疗效相近。  相似文献   
154.
目的:制定客观化、标准化的中医小儿感冒主症诊断标准。方法:采用德尔菲(Delphi)法,发给国内30名专家按正高级职称、从事儿科临床工作20年以上、对本病有一定研究的要求遴选调查专家。邀请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对课题组提出小儿感冒诊断标准的主症指标作出自己的选择,对专家反馈的调查表汇总整理,并进行分析处理。结果:第一轮鼻塞、流涕、喷嚏、发热、恶风寒、咳嗽、头身痛x-值大于1.0,R值均为0,CV值在0.1821~0.2650;第二轮发热、鼻塞、流涕3项的x-值均为0.9302,R值均为6.98。第一轮无汗或少汗、咽痛、咯痰x-值1.4565~0.8913,R值2.17~13.04,CV值介于0.3748~0.4249,第二轮咯痰的-x值为0.3171,R值为68.29。结论:两轮调查结果表明专家认为鼻塞、流涕、喷嚏、发热、恶风寒,咳嗽、头身痛是小儿感冒主症中很重要的,而无汗或少汗、咽痛、咯痰作为小儿感冒主症的重要性相对较小,且咯痰可考虑删除。  相似文献   
155.
中医药治疗能改善胃癌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对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等作用更加明显,能有效改善患者微循环,具有潜在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6.
通过病案举隅,对徐力辨证论治肺癌恶性肿瘤的临床经验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认为中医药的准确辨证论治能较好的改善肺癌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长期带瘤生存;而准确辨证是成功施治的前提和保障,在古方基础上灵活化裁是临证取效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7.
慢性心力衰竭(简称慢性心衰)是心血管内科的常见病、难治病,因其为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故单从某一病机论治难以取得良效。陈晓虎教授认为,慢性心衰为本虚标实之证,虚为致病之本,心气虚为心衰之始,心阳虚为心衰之末;瘀、水为致病之标。虚、瘀、水为慢性心衰的三种病理要素,三者相互转化,相互影响。陈教授临证重视辨证论治,依据证候主次的不同,灵活运用益气温阳、扶正补虚或化瘀利水、通利血脉等法治疗本病,以自拟方"强心合剂"为基础方化裁,获得较好的疗效。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58.
急性肺损伤的中药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主要从核因子-кB、多形核白细胞和自由基3个方面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的回顾,重点阐述中药治疗急性肺损伤的实验研究进展,并对其分子水平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9.
谈“医者意也”与“辨证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医家应把辨证论治和医者意也有效结合,在熟知中医基础理论,长期有效地辨证论治后,医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可以在此基础上运用医者意也中包含的类比,联想的思维方式不断创新,使医学有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0.
中医认为,冬季是进补的最好季节,民间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谚语。此时进补更易于发挥效能。进补,自然会用到各类中药。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有些中药所具有的抗衰老、抗氧化作用,与其富含“硒”有密切关系。那么,硒有什么保健和治疗作用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