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7篇
  免费   178篇
  国内免费   30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253篇
基础医学   49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84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20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217篇
预防医学   38篇
药学   188篇
  9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176篇
  2019年   178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比较硬质支气管镜和软式支气管镜在儿童支气管异物取出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240例支气管异物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术中采用的支气管镜类型分为硬质支气管镜组(140例)和软式支气管镜组(100例),比较一次性异物取出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氧饱和度、麻醉方式、麻醉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软式支气管镜治疗儿童支气管异物的麻醉时间较硬质支气管镜短,术中氧饱和度更高,但手术时间更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一次性异物取出成功率、麻醉方式、住院时间、总体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硬质支气管镜和软式支气管镜均能有效治疗儿童支气管异物,两者各有优缺点,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有待进一步探究,且应根据医院的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2.
支气管镜是诊治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不可缺少的方法之一,是儿童肺介入治疗技术不断发展的基础。随着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及支气管镜在儿科的广泛应用,其价值得到了一致肯定。该文将对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在气道发育异常中的应用概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和院内获得性肺炎(HAP)的病原分布和药敏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2月因新生儿肺炎住院且痰培养阳性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在3 564例CAP新生儿中共检出病原微生物4 383株,其中细菌3 584株、病毒771、真菌7株及非典型病原体21株。细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3 045株(85.0%),细菌中排名前三的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病毒以呼吸道合胞病毒为主,693株(89.9%)。在344例HAP新生儿中共检出病原微生物424株,其中细菌402株,真菌17株,呼吸道合胞病毒5株。细菌均为革兰阴性菌,未发现革兰阳性菌,排名前三的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及鲍曼不动杆菌。CAP与HAP新生儿中革兰阴性菌产ESBLs菌分别为26.9%、4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P、HAP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均对阿米卡星、碳青霉烯类高度敏感。HAP的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抗菌药物(除阿米卡星、喹诺酮类外)的敏感性普遍低于CA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P的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物(除阿米卡星、喹诺酮类及碳青霉烯类外)的敏感性普遍低于CA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还发现耐碳青霉烯类的肠杆菌。结论新生儿肺炎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CAP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HAP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及鲍曼不动杆菌为主。HAP致病菌的产酶率和耐药性均普遍高于CAP,且有多重耐药趋势。  相似文献   
44.
目的分析钙视网膜蛋白在小儿肠无神经节细胞症诊断中的应用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11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收治的确诊小儿肠无神经节细胞症、肠神经节细胞发育异常症患儿术前直肠黏膜活检标本中钙视网膜蛋白的表达情况和HE染色结果、根治术或造瘘术后病变段钙视网膜蛋白表达情况和病理检查HE染色结果。结果①肠无神经节细胞症中术前直肠黏膜活检检查钙视网膜蛋白的表达在所有病例中阴性表达11 1/114例,HE染色未见神经节细胞112/114例;根治手术后痉挛段肠壁中钙视网膜蛋白均呈阴性表达133/133例,HE染色未见神经节细胞133/133例,而在扩张段的肠壁中钙视网膜蛋白的表达均呈阳性表达133/133例,HE染色可见发育正常的神经节细胞133/133例;②肠神经节细胞发育异常症中术前直肠粘膜活检钙视网膜蛋白表达阴性4/4例,HE染色见到发育不良神经节细胞1/4例,其余3例均未见到神经节细胞;根治术或造瘘术后病变段钙视网膜蛋白表达阳性42/42例,HE染色见到神经节细胞发育异常或减少42/42例。结论钙视网膜蛋白染色可以作为肠无神经节细胞症的诊断依据之一,但仍然有假阳性及假阴性结果可能,特别是在术前直肠粘膜活检的应用中。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早产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SGA)在生后1年内的体格生长变化趋势是否与足月SGA存在差异,为早产SGA生后体格生长随访监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收集2013年9月至2015年6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随访的早产SGA 54人,足月SGA 181人.分别在1、3、6、12月龄(早产SGA在纠正胎龄的1、3、6、12月龄)测量体质量、身长、头围,采用Z积分计算体格水平和生长速度.结果 ①早产SGA生后快速追赶生长发生在纠正年龄1月龄后,而足月SGA在生后即开始;早产和足月SGA在前6个月追赶生长率均达63.0%.②早产SGA未纠正胎龄的体质量Z值在6、12月龄(t=-1.189、-0.911,P=0.236、0.363),身长、头围Z值在12月龄(t=-0.855、-1.078,P=0.394、0.282)与足月SG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早产SGA的体质量增长速度在1~3、>3~6月龄(t=4.685、3.787,P<0.01),身长、头围在1~3、>3~6、>6~ 12月龄追赶速度明显快于足月SGA(t=3.487、3.626、4.179,t=5.158、3.001、4.641,P<o.o1).但在1月龄内体质量、身长追赶速度均慢于足月SGA(t=-6.384、-4.821,P<0.01),甚至低于出生时Z值水平(△Z<0).结论 早产SGA追赶生长的发生晚于足月SGA,体格生长水平可在1岁时追赶上足月SGA,在1岁内生长潜力大于足月SGA,在纠正年龄1月龄内易发生宫外生长迟缓.  相似文献   
46.
目的 建立及评价西南地区婴幼儿(0~3岁)潮气呼吸肺功能预计公式.方法 采用德国JAEGER体积描记肺功能仪(MasterScreenTM Babybody plethysmograph),对来自西南地区166名0~3岁婴幼儿,进行潮气呼吸肺功能共12个指标的测定.通过SPSS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首先对各个肺功能指标与肺功能影响因素作相关性分析.二分类资料对各个肺功能指标的影响通过£检验进行分析.各个肺功能指标作为方程的因变量,以性别(S)、年龄(A)、身长(L)、体质量(W)为自变量,作多元逐步回归,建立线性多元回归方程.将本研究构建的方程与国外文献中相应年龄范围的正常婴幼儿各个肺功能指标的方程进行比较,采用相对预测误差的平均值(%)=∑|预计值-实测值|/预计值×100%/n,评价各预计公式的优劣.结果 肺功能指标与年龄、体质量、身长及性别相关,婴幼儿呼吸频率与年龄呈直线负相关(r=-0.5),RR=30.30-0.06×A;婴幼儿潮气量与年龄呈直线正相关(r=0.8),VT =20.80+0.34 ×A +4.38 ×W +4.91 ×S;峰流速与潮气量的比与年龄呈直线负相关(r=-0.4),PTEF/VT=130.72-0.27 ×A-8.98 ×S;流速指标均与体质量呈直线正相关(r=0.5,0.5,0.6,0.6),PEF=25.62+ 6.88×W;TEF75=20.33+ 6.99×W;TEF50=23.07+6.39×W;TEF25=0.07+ 2.57×W +0.55 ×L.预计公式模型比较后显示,构建的预计模型及Nguyen TT的模型对本研究群体有较好的适用性.结论 建立的婴幼儿各项潮气呼吸肺功能指标的预计公式适用于中国西南地区3岁以下儿童的相关指标的预测.潮气呼吸肺功能指标与年龄和/或体质量呈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47.
[摘要]目的:探讨适合我国新生儿病房的不良事件筛查工具并验证其可行性。方法:结合文献及专家咨询法形成筛查工具;通过2015年7月30日至2015年9月30日2个月回顾性研究及2016年5月9日至2016年6月9日一个月实时观察研究,记录筛查指标及不良事件,验证本工具可行性。结果:回顾性研究纳入病例782例,筛查指标总计887例次(1.13例/次),独立不良事件391例次(0.50例/次);筛查指标发现的不良事件占78.8%,筛查工具阳性预测值为0.39,其中新生儿普通病房0.45,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0.26,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时研究纳入筛查指标417例次,独立不良事件261例次,总阳性预测值0.64,高于回顾性研究阶段(0.45),其中阳性预测值有统计学差异的筛查指标为“皮肤完整性受损”及“抗生素应用”(P值均<0.01)。结论:本研究的筛查工具对新生儿普通病房不良事件监测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加强医务工作者如实、及时记录不良事件的培训,可提高本筛查工具的监测效果。  相似文献   
48.
49.
背景:新型阿片受体激动 拮抗剂地佐辛用于儿童术后镇痛的研究报道甚少,且没有公认的儿童用药参考剂量。 目的:探讨地佐辛应用于儿童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其用于儿童术后镇痛提供合适的参考剂量。 设计单中心RCT。 方法:纳入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行先天性心脏病(CHD)手术后直接转入PICU的患儿,手术时年龄>28 d,术前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Ⅲ~Ⅳ级。按随机数字表法生成随机分组方案,装入密闭信封保存;由当班的PICU医生负责入组,由管床护士执行干预。随机分为5组,试验组患儿在术后持续静脉泵入低剂量(D1组)、中剂量(D2组)或高剂量(D3组)地佐辛,对照组泵入舒芬太尼(SF组)或吗啡(M组),观察术后疼痛评分和镇静评分。未对结局指标观察人员和数据分析人员施盲。共同干预措施:入PICU后使用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予对症处理和咪达唑仑镇静。D1、D2、D3组分别予地佐辛20、30、40 μg·kg-1·h-1,SF组予舒芬太尼0.08 μg·kg-1·h-1,M组予吗啡20 μg·kg-1·h-1,均为静脉泵注。疼痛评分包括脸谱疼痛评分法(FPS)和CRIES评分法,镇静评分包括Ramsay评分法和舒适行为量表(Comfort B评分),均由PICU专科护士完成。 主要结局指标:术后1 h、4 h、8 h、12 h和24 h的镇痛/镇静满意度百分比。 结果:共152例CHD患儿入组,D1、D2、D3、SF和M组分别为30、30、31、31和30例,均完成设计的干预和观察。5组患儿年龄、体重、性别、体外循环时间、危重症评分(PCIS)和术前ASA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①FPS评分:D2组术后24 h,D3组术后4 h、24 h镇痛满意度高于M组;CRIES评分:D1、D2组术后1 h、4 h,D3组术后4 h、24 h镇痛满意度高于M组;Ramsay评分: D2、D3组术后1 h、4 h镇静满意度高于M组;Comfort B评分: D1组术后4 h、12 h,D2组术后1 h、4 h,D3组术后1 h、4 h、12 h镇静满意度高于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种评分D组和SF组的镇痛/镇静满意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5组术后各时间点生命体征及相关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D1、D2组追加镇静/镇痛药物的比例低于M组和S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组观察到2例低血压及1例呼吸抑制。 结论:地佐辛应用于儿童CHD术后的镇痛效果优于吗啡,与舒芬太尼效果相当,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0.
  目的  评价ABO血型不相容的供肝在儿童活体肝脏移植中应用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2020年7月于我院完成的62例首次儿童活体肝移植患儿临床资料。根据供体与受体ABO血型匹配情况分为3组:ABO血型相同(ABO-Id)组33例;ABO血型不同但相容(ABO-C)组10例;ABO血型不相容(ABO-In)组19例,3组中位年龄均为5月龄。ABO血型不相容组中4例受体因合并肝功能衰竭、2例受体因血型抗体效价≥1∶32,术前予以血浆置换。所有ABO血型不相容受体术前血型抗体效价<1∶32。3组受体均采用背驮式肝移植术,均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和抗凝治疗。术后随访截止2020年12月31日或死亡日期,随访时间为5~20个月(中位数12个月)。分析3组受体基础临床资料、术后生存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  结果  3组受体移植月龄、性别、基础疾病、手术史、Child-Pugh评分、供者年龄、移植物与受者质量比(graft to recipient weight ratio, GR/WR)、冷缺血时间、热缺血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免疫抑制剂使用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BO-Id组围手术期死亡1例,术后死亡2例。ABO-C组术后死亡1例。ABO-In组围手术期死亡1例,术后死亡1例。3组受体整体累积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感染、急性排斥反应、胆道吻合口狭窄以及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儿童ABO血型不相容活体肝移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可有效增加供肝来源,挽救终末期肝病患儿的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