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6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80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1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295篇
内科学   174篇
皮肤病学   192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65篇
外科学   139篇
综合类   245篇
预防医学   38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13篇
中国医学   131篇
肿瘤学   5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以腹部不适和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胃肠功能性疾病.IBS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传统观点认为基因、心理社会因素、胃肠动力障碍和内脏高敏感性等是引起IBS的关键因素.近年来,人们陆续发现了一些与IBS发病相关的新病理生理学改变依据,如脑肠轴调节失常、肠道感染、肥大细胞的激活并释放活性物质等.本文总结与IBS发病机制相关的一些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2.
静脉套管针在螺旋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CT增强的扫描技术 ,是一项标准的CT检查技术[1] 。在CT增强扫描中 ,给药装置的完善是获得满意显影效果的先决条件。应用高压注射器配套头皮针 ,进行螺旋CT增强扫描 ,由于注射速度快、压力大 ,易发生针头脱落、药液渗漏的现象 ,使增强扫描失败 ,给患者增加了不必要的痛苦。我们采用套管针行静脉穿刺置管的方法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自 2 0 0 0年 2月以来 ,在我院行静脉套管针配合高压注射器应用于螺旋CT增强扫描。其中男 12 5例 ,女 75例。平均年龄 35~ 6 8岁。头部增强 39例 ,胸部 6 5例 ,腹部 96…  相似文献   
73.
扁平疣是临床常见的病毒性皮肤病,好发于面部、手背,呈多发性,影响美观,治疗比较棘手,笔者采用异维A酸胶丸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扁平疣9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4.
目的:比较两种仪器Chromameter CM2500d和Maxmeter MX18在客观测量正常皮肤颜色及紫外线照射后皮肤颜色时的异同。方法:Chromameter CM2500d的输出结果为L*a*,Maxmeter MX18的输出结果为M和E。其中L*和M反映皮肤黑素的变化,而a*和E则反映皮肤红斑的变化。测量正常皮肤曝光和非曝光部位的皮肤颜色,比较两种仪器的异同;分别以最小红斑剂量(MED)、即时黑化量(IPD)和最小持续黑化量(MPPD)的紫外线照射皮肤及反复多次紫外线照射皮肤,比较两种仪器在测量不同形式紫外线照射后皮肤颜色变化的异同。结果:在测量正常皮肤颜色时,两种仪器的检测指标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当紫外线照射后,反映色素变化的指标L*比M更易受皮肤红斑的影响;在测量IPD和MPPD产生的色素以及色素变化规律时两者具有很好的相关性;a*与E作为反映红斑的指标,在测量MED诱导的红斑时两者有很好的相关一陛,但反复紫外线照射红斑产生过强时,两者的相关性却明显的下降。在记录红斑随时间的变化过程中,两者始终保持较好的相关性。结论:两种仪器在不同情况下测量皮肤颜色时相关性不同,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75.
北京地区327例化妆品皮肤病临床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分析2006年北京地区化妆品皮肤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特点.方法 以2006年1~12月间在北京空军总医院化妆品皮肤病专科门诊就诊患者为调查对象,以<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总则>中的7项化妆品皮肤病诊断国家标准(GB 17149.1~17149.7-1997)为诊断标准,用统一的登记表格记录化妆品皮肤病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病史资料和化妆品相关内容,并进行斑贴试验,汇总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监测发现化妆品皮肤病患者327例,其中女性322例占98.47%,83.49%为21~40岁的中青年;涉及可疑化妆品14类925种,其中进口产品涉及47个品牌618种产品,占66.81%;国产及合资企业产品涉及43个品牌293种产品,占31.68%;美容院自制产品和"三无"14种,占1.51%;在所监测到的化妆品皮肤病中,化妆品接触性皮炎最多,共318例,占97.24%;化妆品痤疮7例,占2.14%;化妆品皮肤色素异常2例,占0.61%.结论 化妆品接触性皮炎是最常见的化妆品皮肤病,具有中高等文化程度、21~40岁的中青年女性公司职员,是化妆品皮肤病的高危发病人群.  相似文献   
76.
乙醇对清醒兔Oddi括约肌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酒精是引起胰腺炎的常见原因.本文观察乙醇是否影响清醒兔Oddi括约肌的运动.方法健康白兔8只,在无菌条件下埋置Oddi括约肌测压管.手术后恢复7d进行实验.将测压管连接于低顺应性毛细血管水灌注系统,记录Oddi括约肌压力变化.经十二指肠分别灌流5%,15%和30%乙醇30min,灌流速度0.5mL/min;静脉则注射同样浓度的乙醇.以生理盐水作为对照.计算灌流乙醇前后Oddi括约肌运动参数变化.结果①经十二指肠灌流15%和30%的乙醇后,Oddi括约肌基础压分别为12.8mmHg±2.5mmHg和8.5mmHg±1.3mmHg,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17.4mmHg±4.3mmHg)(P<0.05和P<0.01),并且呈浓度依赖关系.十二指肠灌流15%和30%的乙醇后Oddi括约肌位相收缩的振幅分别为42.3mmHg±14.6mmHg和27.6mmHg±11.3mmHg、频率分别为(次/min)2.8±1.1和1.9±0.7、动力指数分别为45.5±12.3和33.3±12.7,与生理盐水对照(振幅、频率和动力指数分别为57.6mmHg±18.4mmHg,1.9±0.7次/min和26.7±11.6)比较也明显降低.②经静脉灌流15%和30%的乙醇后,Oddi括约肌基础压力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对照(11.7±2.1和8.2±1.6mmHgvs16.7±3.5mmHg)(P<0.05和P<0.01).静脉灌流15%后Oddi括约肌位相收缩的振幅、频率和动力指数分别为47.6mmHg±16.5mmHg,2.7±1.0次/min和37.6±14.5,灌流30%乙醇后三个参数分别为31.6mmHg±13.2mmHg,2.1±0.8次/min和31.4±13.4,与生理盐水对照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和P<0.01).③经十二指肠灌流15%和30%的乙醇后Oddi括约肌位相收缩的周期时间分别为7.4s±2.1s和8.3s±2.5s,经静脉灌流后分别为7.2s+2.3s和8.6s±2.7s.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都有明显增加(P<0.01).④比较经十二指肠或经静脉两种途径灌流乙醇对Oddi括约肌运动的影响,发现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乙醇减弱Oddi括约肌的运动可能导致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胆胰管,此可能是酒精引起胰腺炎的主要机制之一.十二指肠和静脉灌流乙醇两者都影响Oddi括约肌运动,提示饮酒后酒精经消化道吸收入血亦可继续干扰Oddi括约肌运动.  相似文献   
77.
肝癌CT扫描快进快出的增强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癌CT扫描中,注射造影剂的目的主要是与肝血管瘤相鉴别;因此,我们对临床或CT平扫怀疑肝癌者,均按肝血管瘤扫描要求,注射造影剂后在显示病变最佳层画作快速扫描;自1985年5月至1988年12月年共2年6个月时间内,经CT扫描共诊断原发性肝癌108例,发现  相似文献   
78.
结节性脂膜炎所致肺损害报告不多,引起肺弥漫间质纤维化更少引起注意。我院曾见l例,已观察近10年,报告如下: 患者,女性,62岁。1976年起无明显诱因发热伴出汗、乏力、纳差。发热时期胸前、后背、四肢分期分批出现黄豆至蚕豆大皮下结节,表面潮红,有轻压  相似文献   
79.
眨眼反射在临床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眨眼反射从1969年Bender等研究以来,已成为基础和应用生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我院从1981年初始开展眨眼反射的测试并应用于临床,现分析报告如下。 (一)、检查仪器和方法: 眨眼反射或瞬目反射又称三叉神经面肌反射。我们应用西德Schwarzer 2000型肌电图仪,有存储示波器和直接式记录器。刺激电极用表面电极。检查眶上神经时将电极放在眶上神经通过的眶上切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一种改良的V-Y推进皮瓣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并观察其疗效。方法对2011年以来收治的34例指端缺损患者采用改良V-Y推进皮瓣覆盖创面,观察皮瓣成活率、创面愈合情况、皮瓣外观、色泽和手指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皮瓣全部存活,创面I期愈合。随访时间为6~12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外形圆润程度与正常指端接近(指甲缺损除外),无臃肿、棱角或色素沉着等异常。末节指腹指纹重新建立,指间关节活动正常,无明显钩甲畸形,指腹两点分辨觉为(5.43±0.65)mm。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患指主动活动为优22例,良12例,优良率100%。结论改良V-Y推进皮瓣手术操作简单,修复缺损面积大,是一种修复指端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