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9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2篇
  1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κ阿片受体激动会产生较强的镇痛作用,但不会诱发经典阿片样副作用,同时还可以拮抗阿片类物质成瘾。但由于其中枢镇静、烦躁不安副作用的存在,目前临床以κ阿片受体为靶标的药物多为κ/μ混合激动剂,尚缺乏选择性κ受体激动剂。开发中枢副作用小的κ受体激动剂将是新型镇痛药物的重要研究方向。该文对目前临床使用的以κ阿片受体为靶标的镇痛药、κ受体中枢副作用评价方法和发生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2.
目的: 通过对美国FDA的紧急使用授权(Emergency Use Authorization,EUA)制度进行研究,结合我国国情,探讨在我国建立医疗产品紧急使用授权机制。方法: 文献研究、专题访谈。结果与结论: 紧急使用授权制度有别于我国现有的特别审评程序,对于应对突发事件应急状态下所需药物的评估和使用授权,提高药物使用的安全性、时效性、可及性及合规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初步提出了在我国建立医疗产品紧急使用授权机制的考虑要点,包括建立紧急使用授权制度的必要性、制度的基本定位、上位法的支持、制度构建的关键要素、配套的技术指南及其他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3.
目的 DZ2002是可逆型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水解酶抑制剂,该研究旨在探索DZ2002软膏对豚鼠银屑病样皮损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以50 g·L-1盐酸普萘洛尔搽剂建立豚鼠银屑病模型,通过HE染色观察耳部皮肤病理改变、评估Baker总分和测量表皮厚度,并以免疫组化标记皮肤中性粒细胞的浸润。以DZ2002干预TNF-α/IFN-γ诱导活化后的HaCaT角质细胞,采用RT-PCR检测HaCaT细胞的趋化因子表达水平,采用ELISA法及Luminex多因子检测趋化因子分泌水平,以趋化试验检测该条件下的细胞上清对THP1和Jurkat细胞的趋化作用。结果模型豚鼠皮肤出现棘层肥厚、炎性细胞浸润、Munro微脓肿、角化过度、角化不全等病理表现,且皮肤Baker评分及表皮厚度均明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DZ2002软膏不仅明显改善豚鼠耳部皮肤的病理表现,而且降低皮肤的Baker评分及表皮厚度。DZ2002能明显下调TNF-α/IFN-γ诱导活化后的HaC aT细胞表达趋化因子IL-8和CXCL9,抑制THP1及Jurkat细胞的趋化运动。结论 DZ2002软膏通过抑制角质细胞分泌趋化因子和减少炎性细胞的浸润,发挥治疗银屑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44.
用白前干根茎为原料,经缓冲液提取,硫酸铵分级沉淀以DEAE-纤维素52层析纯化,对水透析和冷冻干燥得到抑制剂。经聚丙烯酰胶凝胶电泳证明是均一的,分子量约为35000D;经等电聚焦法测得等电点为5.28。抑制剂与弹性蛋白酶的结合以pH8.8为最适,用pH对Ki作图求得该抑制剂对弹性蛋白酶的作用基团的pK值为6.5,经双倒数作图证明抑制剂对弹性蛋白酶的抑制属竞争性抑制,该抑制剂为世界上首先发现。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应变弹性成像技术是否能提高 US BI-RADS 4A级乳腺病变分类诊断效能。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3月因乳腺病变在我院就诊的患者中,经常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诊断为US BI-RADS 4A级的患者75例,乳腺病灶共87个,经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评定为 BI-RADS 4A级的乳腺病灶,进行应变弹性成像检查,采用改良5分法进行评分,结合二维及彩色超声重新进行BI-RADS分级,≥4分升为4B-C级,=3分级别不变,<3分降至3级,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87个乳腺病灶中,弹性评分≥4的6个,=3分的11个,<3分的70个。病理结果显示87个乳腺肿瘤中,恶性肿瘤8个,弹性评分≥4的4个,=3分的2个,<3分的2个;以弹性评分≥3分为恶性,弹性评分<3分为良性标准,诊断恶性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75.0%、86.1%和85.1%,阴性预测值97.1%,优于常规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合弹性成像后的再次BI-RADS分级,良性组的恶性率降至2.8%,恶性组的恶性率升至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弹性成像技术能有效提高BI-RADS 4A级乳腺病变的分级诊断效能,能极大地减少术前活检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究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肝脏正常组织和癌组织中腺嘌呤转变为次黄嘌呤(adenine to inosine,A-to-I)RNA编辑活性的影响。方法 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收集28套成对正常组织和癌组织的转录组数据,分为HBV阴性正常组织(HBV-N)组、HBV阴性癌组织(HBV-T)组、HBV阳性正常组织(HBV+N)组和HBV阳性癌组织(HBV+T)组。用SPRINT软件进行位点鉴定后,从催化酶表达水平、位点编辑水平和位点所在基因的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富集通路层面进行分析。结果 在正常组织和癌组织中均发现HBV感染时腺苷酸脱氨酶1(adenosine deaminases acting on RNA 1,ADAR1)表达水平更高。癌组织中HBV阳性样本的A-to-I RNA编辑水平上升,正常组织中则无此现象。两类组织中HBV阳性样本编辑基因显著富集在细胞增殖、基因调控相关信号通路。结论 HBV感染上调ADAR1的表达,从而改变宿主编辑事件活性,这对HCC的发生发展可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7.
目的 研究姜黄素对糖尿病小鼠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采用噻唑蓝(MTT)检测姜黄素对成纤维细胞活性影响。氧自由基(ROS)检测试剂盒检测姜黄素对过氧化氢诱导的成纤维细胞中ROS的清除效果。qRT-PCR检测姜黄素对脂多糖诱导RAW 264.7巨噬细胞炎症因子(CD86、IL-6、CD206及ARG1)mRNA表达影响。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创面模型。苏木精-伊红(HE)、马松(Masson)染色评估创面愈合与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皮肤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CD86、CD206表达。结果 姜黄素在浓度<20 mol·L-1对成纤维细胞活性没有显著影响,并可清除过氧化氢诱导的成纤维细胞内的ROS;姜黄素降低脂多糖诱导的RAW 264.7巨噬细胞CD86、IL-6 mRNA表达量,同时增加CD206、ARG1 mRNA表达量。体内给药后,与对照组比较,姜黄素(15、30 mg·mL-1)组伤口闭合率加快(P<0.01),肉芽组织明显增加,胶原蛋白的沉积明显增多,CD206的表达明显增高(P<0.01),CD86的...  相似文献   
48.
目的 对龙血竭进行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研究,为确定龙血竭的药效成分奠定基础。方法 在建立龙血竭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的基础上,通过比较龙血竭提取物、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的HPLC指纹图谱,结合LC-MS/MS检测技术确定龙血竭给药后的血中移行成分。结果 在龙血竭含药血清中发现6个入血成分,其中5个都属原型成分,分别为3,4′-二羟基-5-甲氧基二苯乙烯、剑叶龙血素B、4′-羟基-4,2′-二甲氧基-二氢查耳酮(新化合物)、剑叶龙血素A和龙血素B;1个可能为原型成分或代谢产物。结论 6个入血成分是龙血竭在体内主要直接作用物质,有助于阐明龙血竭的药效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9.
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与另外2位外国科学家分享),表彰她在青蒿素研究中的突出贡献。作者回顾了屠呦呦先生及其课题组研究青蒿素的过程。青蒿素来自中国传统中医药,其发现及成为新药的过程值得我们认真去研究,今后我国中医药应该像青蒿素一样走转化医学这一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50.
目的 应用生物物理学方法鉴定分析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中主要蛋白质分子的关键氨基酸变异。方法 通过氨基酸序列同源比对、突变氨基酸残基分类、蛋白质三维结构重建和氨基酸残基静电相互作用测量,以同源性最高的蝙蝠冠状病毒RaTG13为参照,进行SARS-CoV-2中主要蛋白质分子的关键氨基酸变异分析。结果 初步分析确定SARS-CoV-2中RNA依赖的RNA聚合酶(RdRp)、核糖核酸外切酶(ExoN)、尿苷酸特异性核糖核酸内切酶(NendoU)和刺突蛋白(S蛋白)上至少发生了10处影响静电相互作用的氨基酸变异,这些变异可能影响蛋白质分子的空间构象及其生物学功能。结论 初步确定了SARS-CoV-2中主要蛋白质分子的关键氨基酸变异,为理解SARS-CoV-2的遗传特性、致病性和流行病学特征提供了有用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