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58篇
综合类   50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9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林日阳  何立群 《中医杂志》2011,(18):1617-1619
从藏象学说出发,结合现代解剖学肾脏的研究结果,寻找二者的联系,提示解剖学肾脏与藏象理论的肾有众多相似之处,提示可能从藏象学说拓展解剖学肾脏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TGF-β1/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通路对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及抗纤灵冲剂的干预机制.方法:将120只SD大鼠中72只行经典单侧输尿管结扎,制备单侧输尿管结扎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抗纤灵组,氯沙坦组.药物干预7、14、21、28d后分批处死,留取左侧肾组织,运用W...  相似文献   
93.
单侧输尿管结扎再通大鼠模型的建立方法及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单侧输尿管结扎(UUO)与单侧输尿管结扎再通(RUUO)建立的SD大鼠肾纤维化模型的优劣,从而得到更符合临床慢性肾衰进展特点的动物模型,以供临床药物筛选、疗效评介、科研、教学使用。方法健康SPF级雄性SD大鼠54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UUO组及UUO再通组各18只,造模成功后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及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病理检查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指数和免疫组化检查α-肌动蛋白(α-SMA)。结果无论从肾功能方面,还是病理检查方面,UUO再通的大鼠肾纤维化动物模型均优于UUO大鼠模型。结论再通UUO肾纤维化大鼠模型在功能及病理方面及其相关的免疫组化方面优于UUO组,其病理特点更符合慢性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进程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94.
目的 通过研究活血祛瘀方对单侧输导管梗阻 (UUO) 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CTGF) 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 UUO 模型,48 只 SD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代文组、活血祛瘀方组,于治疗 4 周后腹主动脉采血检测血肌酐 (SCr)、尿素氮 (BUN);收集 24 h 尿液检测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NAG)、β2-微球蛋白 (β2-MG);取梗阻侧肾组织,HE 染色观察肾小管间质病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 TGF-β1、CTGF 的阳性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 SCr、BUN 和尿 NAG、β2-MG 水平以及 TGF-β1、CTGF 阳性表达显著升高。与模型组相比,活血祛瘀方组大鼠 BUN 水平降低,尿 β2-MG、NAG 排泄减少;活血祛瘀方组和代文组肾间质 TGF-β1、CTGF 阳性表达显著下调。结论 活血祛瘀方可降低 UUO 大鼠尿 NAG、β2-MG 和血 BUN 水平,表明具有保护肾小管功能和改善肾功能作用,可能因其能抑制肾间质 TGF-β1、CTGF 过度表达,从而减缓肾纤维化病程的进展。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探讨固本通络方治疗IgA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昆明种小鼠经过12周诱导建立IgA肾病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n=15)、中药组(n=15);另取正常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n=15)。12周造模结束时开始,中药组按小鼠体质量予固本通络方1.35 mL/(g·d)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均连续8周。第0周、12周和20周时,测定各组24 h尿蛋白;第12周和20周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第20周时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eyer小结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细胞信号转导分子(Smad)3 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Peyer小结TGF-β、Smad3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测定Peyer小结(IgA+B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24 h尿蛋白升高(12周和20周),系膜区IgA沉积,Peyer小结TGF-β、Smad3 蛋白和mRNA表达升高,(IgA+B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中药组各项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固本通络方能有效改善IgA肾病小鼠蛋白尿及肾小球系膜区IgA沉积,可能与其调节Peyer小结TGF-β/Smad3,进而影响B淋巴细胞IgA类别转换有关。  相似文献   
96.
目的观察复方五子口服液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1例女性尿道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予舍尼亭,治疗组予复方五子口服液。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中医证候积分(各单项及总分)、血清雌二醇(E2)及促卵泡生成素(FSH)的变化情况。结果 (1)最终完成试验者治疗组35例,对照组37例。(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对照组尿频、尿急、尿后滴沥症状积分明显降低(P0.05),其余症状积分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单项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在腰膝酸软、神疲乏力、畏寒肢冷方面,治疗组症状积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对照组E2与FS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E_2与FSH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E2与FSH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五子口服液可明显减轻女性尿道综合征患者尿频、尿急等临床症状,并可改善患者的雌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97.
98.
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间质纤维化与肾功能的恶化密切相关,而动物实验是研究肾间质纤维化尤为重要的手段. 文章拟对常见的肾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包括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环孢素A肾病模型、马兜铃酸肾病模型、镇痛剂肾病模型、阿霉素肾病模型等10种模型的制作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利于实验者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 选择适宜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泰淋方对慢性逆行性肾盂肾炎(CPN)肾皮质瘢痕产生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左旋氧氟沙星对照组、泰淋方治疗组。建立逆行性CPN大鼠模型,分别予相应的药物干预。动态观察肾小管功能、肾功能、24h尿蛋白定量,以及造模侧肾脏的皮质瘢痕、病理形态学变化,并应用RT—PCR检测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的表达。结果①第30、60天各组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尿肌酐(NAG/Cr)无明显差异,而第90天模型组尿NAG/Cr显著升高,与两药物干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期间各组肾功能、24h尿蛋白无明显差异。②模型组肾皮质二级及以上瘢痕明显,大部分造模侧肾脏发生明显固缩、对侧代偿性增大,镜下见明显肾间质纤维化和小球周围纤维化;药物干预组瘢痕发生率显著减少(P〈0.05),总体病变减轻。③模型组造模侧肾组织TGF—β1mRNA表达明显增加,而药物干预组明显回落。结论泰淋方能部分抑制细菌逆行感染导致的肾皮质瘢痕发生,并有效保护肾小管功能。  相似文献   
100.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研究抗纤灵治疗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机理。方法:将18只SPF级SD大鼠中12只行unilateral ureteral occlusion(UUO)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UUOG)和抗纤灵组(KXLG),另外6只为假手术组。UUO和假手术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抗纤灵组给予抗纤灵灌胃。所有大鼠均在14天处死留取左肾组织。运用定制芯片检测基因变化结果。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UUO组TGF-β1、smad2、smad3基因显著上调,和假手术组比较上调超过1.5倍,P〈0.01,Smad7基因显著下调,和假手术组比较下调超过1.5倍,P〈0.01。而抗纤灵组TGF-β1、smad2、smad3基因显著下调,和UUO组比较下调超过1.5倍,P〈0.01,Smad7基因显著上调,和UUO组比较上调超过1.5倍,P〈0.01。结论:发现抗纤灵能显著降低组织内TGF-β1、Smad2、Smad3基因水平,免疫组化结果也表明抗纤灵能明显降低TGF-β1/Smads介导的基因转录活性。结果提示抗纤灵能抑制性调节TGF-β1/Smads信号通路,抑制肾纤维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