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研究异丙酚和依托咪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过程血清相关细胞因子影响并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 2009年7月至2012年6月延安市人民医院经CT、MRI诊断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4例,按手术时采用的麻醉药物的不同分为异丙酚组(n=43)和依托咪酯组(n=41).异丙酚组诱导依次采用异丙酚、芬太尼和维库溴铵;依托咪酯组采用依托咪酯、芬太尼和维库溴铵.麻醉维持吸入异氟醚,间断追加异丙酚、芬太尼和维库溴铵.2组患者均于术前、诱导后、手术开始1h和手术结束时抽静脉血离心提取血清,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丙二醇(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血栓素(TX)、内皮素(ET)、前列腺素E(PGE)和降钙素(CA)水平.结果 2组患者麻醉过程中生命体征平稳,无麻醉相关死亡.2组患者术前血清MDA、SOD、IL-6、TNF、TX、ET、PGE和CA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诱导后异丙酚组上述各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且随手术时间推延,差异更明显(P<0.01).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采用异丙酚麻醉较依托咪酯能更有效地降低手术过程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从而影响机体的生化代谢,其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3.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ASAⅠ~Ⅱ级神经外科择期手术病人80例,其中大脑半球手术40例,垂体腺瘤16例,颅底血管病变10例,颅内血管疾病8例,其它6例,男/女46/34,年龄48.0±20.5岁,体重58.±12.5kg。所有病人肝、肾功能无明显异常,无高血压、冠心病或精神疾病史。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观察HC可视喉镜复合无肌松气管插管在鼾症手术麻醉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90例行鼾症手术患者随机分为HC可视喉镜(H组)、无肌松气管插管组(W组)和HC可视喉镜复合无肌松气管插管(F组),每组30例。H组常规快速诱导后应用HC可视喉镜完成气管插管;W组采用无肌松气管插管方法,应用普通喉镜完成气管插管;F组采用无肌松气管插管方法,应用HC可视喉镜完成气管插管。观察3组患者插管次数和插管成功率;记录给药前(t0)、给药后(t1)、插管即刻(t2)、插管后5分钟(t3)各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不良反应。结果:(1)F组的1次插管成功率明显高于H组和W组(P﹤0.05);(2)与F组比较,W组t2、t3时间点的HR、MAP明显增加;与F组比较,H组t2、t3时间点的HR、MAP显著性下降(P﹤0.05);(3)H组与F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W组(P﹤0.05),H组与F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C可视喉镜复合无肌松气管插管应用于鼾症患者手术,插管成功率高,对患者循环系统影响轻微,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麻醉插管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瑞芬太尼全身静脉麻醉用于先天性唇腭裂手术探索。方法择期行2岁以内小儿先天性唇腭裂手术53例,以瑞芬太尼1ug/kg与丙泊酚1.5~2mg/kg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以瑞芬太尼0.2~0.3ug/kg/min速率微量泵持续输注,0.1%丙泊酚0.8~1.0mg/min,间断给以维库溴胺维持肌松,术中根据血流动力学状况和手术强度适当调控。结果麻醉诱导满意,术中0.2~0.3ug/kg/min瑞芬太尼维持麻醉,血流动力学稳定,术毕停止输注后作用消退快,麻醉恢复满意。结论瑞芬太尼全身静脉麻醉用于小儿唇腭裂手术效果满意,安全可行,停药后迅速苏醒,无需逐渐减量或提前停药,长时间使用无蓄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及硬膜外自控镇痛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于延安市人民医院行胃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共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全麻+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组(I组,n=35) 、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PCIA组(II组,n=30)和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硬膜外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组(III组,n=35)。3组患者年龄、性别、BMI和手术时长及美国麻醉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和术前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等各项指标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于术前1 d以及术后6 h,12 h,2 d和6 d对患者进行MMSE认知功能评价,比较3组POCD发生率。同时考察患者手术过程中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血糖、皮质醇及TNF-α含量变化,记录术中七氟醚(sevoflurane, SEVO)用量,随访患者术后6,12和24 h的疼痛评分。结果:对患者术POCD的发生率进行比较,I组术后6 h发生率为45.71%,II组为34.28%,均高于III组(10.00%);I组12 h发生率为34.29%,II组为28.57%,均高于III组(3.33%);I组2 d发生率为28.57%,II组为17.14%,均高于III组(0);I组6 d发生率为17.14%,II组为2.85%,均高于III组(0)。血糖值、皮质醇以及TNF-α含量与POCD发生率各组趋势一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I组、III组术中MAP波动幅度显著小于I组,III组的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均P<0.05)。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与硬膜外镇痛相结合的方式可有效稳定患者的血流状态,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可作为一种值得推荐的麻醉及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寻求小儿上肢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方法择期及急诊小儿上肢手术335例,经肌注氯胺酮(5 mg/kg)基础麻醉,患儿入睡后开放静脉通道,按利多卡因总量4 mg/kg,左布比卡因1 mg/kg,配成容量为0.8-1 ml/kg,用7号针头采用肌间沟法单次注药。结果全组335例麻醉效果好,肌肉松弛,生命体征平稳,麻醉并发症少。结论基础加臂丛神经阻滞是小儿上肢手术的一种比较理想的临床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9.
Holliday交叉识别蛋白(Holliday Junction Recognition Protein,HJURP)是着丝粒特异性的伴侣蛋白,参与着丝粒和动粒的募集与组装、DNA双键断裂修复,能够稳定肿瘤细胞染色体结构,其功能异常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近五年HJURP与常见恶性肿瘤(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关系的研究进行分析发现:HJURP在多种恶性肿瘤中表达异常,且与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是恶性肿瘤检测和治疗的潜在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预防剖宫产术中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诱发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10月拟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产妇120例,ASA 分级Ⅰ级和Ⅱ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观察组2和对照组各40例。三组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手术,胎儿娩出后,子宫肌层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观察组1和观察组2分别于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前1 min 泵注右美托咪定0.1μg/ kg,10 min 后以0.4μg·kg -1·h -1持续静脉泵注或泵注丙泊酚1 mg·kg -1·min -1,1min 后改3 mg·kg -1·h -1持续静脉泵注至术毕。对照组以等容量生理盐水替代。记录三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尿量及输入量等手术情况;胸闷、面色潮红、恶心、呕吐及心血管事件等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不良反应;记录手术结束时及术后2 h 三组的警觉/镇静(OAA/ S)评分及术后泌乳始动时间。结果①三组产妇的年龄、体重、孕周等一般情况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入量等手术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②观察组1和观察组2的胸闷、面色潮红、恶心、呕吐、高血压、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而两观察组间比较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③三组的 OAA/ S 评分及术后泌乳始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均有助于预防剖宫产中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引起的不良反应,且不影响产妇麻醉苏醒和泌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