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9 毫秒
1.
李晓渝  储岳峰  胡文杰 《重庆医学》2015,(20):2852-2854
目的 分析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HF)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1~11月在该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射血分数正常HF患者的病历资料,选取资料完整者作为病例组,并调取同时期在我院其他科室住院治疗的射血分数正常的非HF患者的病历资料,选取相等数量的资料完整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射血分数正常HF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有效调查了904例患者,其中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52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组增加(OR=1.336,95%CI:1.117~1.597)、女性(OR=2.170,95%CI:1.592~2.958)、肥胖(OR=2.656,95%CI:1.842~3.832)、吸烟(OR=1.636,95%CI:1.106~2.418)、高血压(OR=3.646,95%CI:2.662~4.994)、糖尿病(OR=2.955,95%CI:1.626~5.368)、房颤(OR=3.265,95%CI:1.671~6.379)、冠心病(OR=2.061,95% CI:1.136~3.740)、贫血(OR=2:202,95%CI:1.438~3.373)均为射血分数正常HF的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性别、不良行为方式及伴有的相关疾病均可以影响射血分数正常HF的发生,应该综合制订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
张燕  徐健 《安徽医学》2019,40(8):858-861
目的分析典型房扑射频消融术后部分患者发生房颤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六安市人民医院体表心电图提示典型房扑、电生理检查均证实为三尖瓣环峡部依赖性房扑并成功给予三尖瓣峡部线性消融(CTIA)手术的患者68例,随访6~34个月。根据术后随访是否发生房颤分为两组,其中发生房颤组23例,未发生房颤组45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基础疾病、P波宽度及离散度、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口服药物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P波宽度、P波离散度、LAD、LVEDD、LVEF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AD、P波宽度及离散度是典型房扑射频消融术后发生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LAD、P波宽度及离散度是预测典型房扑射频消融术后发生房颤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慢性心力衰竭是以心脏收缩或舒张障碍为特征的心脏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血管危重症之一。交感神经、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利钠肽系统等神经内分泌调控系统失调在慢性心力衰竭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对6类神经内分泌调控药物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替米沙坦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 将114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替米沙坦+辛伐他汀治疗组(联合治疗组)、辛伐他汀组和常规对照组,各组均38例,随访180 d,观察治疗前、后NYHA心功能分级,以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E/A,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2.1%,优于辛伐他汀组(78.9%)和常规对照组(65.8%)(P<0.05). LVEF、LVEDD改变辛伐他汀组优于常规对照组(P<0.05),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联合治疗组LVEDD、LVESD、LVEF及E/A改变更加显著(P<0.05).结论 替米沙坦联合辛伐他汀治疗CHF比单用辛伐他汀的临床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国产阿托伐他汀(阿乐)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58例AC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 mg)和对照组(10 mg),正规用药8周,观察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肝肾功能、C-反应蛋白(CRP)、肌酸肌酶(CK)等各项相关指标及胃肠道不适、肌痛等不良反应(ADR),记录两组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均能减低血中TC、水平(P0.01),且观察组比对照组疗效更显著(P0.01)。观察组AST/ALT升高≥3倍者3例,AST/ALT升高3倍者6例,胃肠道不适者2例,肌痛者1例,严重不良反应共6例,占7.5%,对照组AST/ALT升高≥3倍者2例,AST/ALT升高3倍者5例,胃肠道不适者1例,肌痛者2例,严重不良反应共5例,占6.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加阿乐剂量可以提高降脂疗效,且不良反应未见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饮酒量对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的影响。方法对535例体检者进行心血管危险因素调查,并用动脉硬化检测仪对其进行 PWV 检测。将研究对象分为不饮酒组、少量饮酒组及大量饮酒组。用多重线性回归对 PWV 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各组间比较中,大量饮酒组 PWV 值、收缩压和舒张压有统计学差异(P <0.05),而年龄、性别、吸烟史、脉率、体重指数(BMI)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知:年龄、吸烟、脉率、收缩压、大量饮酒均与 PWV 相关。少量饮酒与 PWV 相关性分析无统计学差异,大量饮酒对 PWV 的影响显著(P =0.001),OR值为0.482,回归系数为90.732,为正向作用,即脉搏波的传导速度随着饮酒量的增加而加快。结论少量饮酒可轻度降低PWV 值或无影响,而大量饮酒可显著加快 PWV,从而降低动脉顺应性,加速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特征.方法 连续选取我院诊断DCM的住院患者98例,根据超声数据分为正常肺动脉压组(43例)和肺动脉高压组(55例).回顾性分析两组的一般资料、生化和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数据.结果 肺动脉高压组一般资料与正常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超声心动图检查肺动脉高压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径、左心房内径、右心室内径显著大于正常组[分别为(72.36±11.14)mm比(66.82±10.54)mm、(51.76±9.25)mm比(43.13±8.93)mm和(27.93±6.85)mm比(21.47±5.09)mm,P均<0.05],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低于正常组[(28.51±9.36)%比(35.73±10.51)%,P<0.05],脑利钠肽(BN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1254.73±569.36)ng/ml比(573.26±257.14) ng/ml,P<0.05].结论 DCM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心脏扩张较显著,心功能更差,临床预后可能较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病因分布特点,旨在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分析166例住院房颤患者的病因分布特点。结果166例房颤患者年龄34~92(71.68±10.9)岁,男女比例为1.13∶1;前五位病因为老年、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肌病;随年龄增长风湿性心脏病房颤占比逐渐下降,而高血压、冠心病占比逐渐增加;心肌病房颤患者中男性高于女性(P<0.05);风心病中女性显著高于男性(P<0.05)。结论房颤的发生随增龄而明显增加;房颤病因众多;积极治疗病因,对预防和治疗房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燕  徐健 《安徽医药》2019,40(8):858-861
目的 分析典型房扑射频消融术后部分患者发生房颤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六安市人民医院体表心电图提示典型房扑、电生理检查均证实为三尖瓣环峡部依赖性房扑并成功给予三尖瓣峡部线性消融(CTIA)手术的患者68例,随访6~34个月。根据术后随访是否发生房颤分为两组,其中发生房颤组23例,未发生房颤组45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基础疾病、P波宽度及离散度、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口服药物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的P波宽度、P波离散度、LAD、LVEDD、LVEF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AD、P波宽度及离散度是典型房扑射频消融术后发生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LAD、P波宽度及离散度是预测典型房扑射频消融术后发生房颤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 137例经冠脉造影(CAG)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按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T2DM组)及非糖尿病组(NDM组),对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资料、血清学指标及CAG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T2DM组的高血压、高血糖症及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NDM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升高(P<0.05);T2DM组多支病变、弥漫性病变、C型病变均高于NDM组(P<0.05).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例、吸烟史、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肌酐(Cr)、尿酸(U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高血压发生率、TC、TG、LDL-C均高于无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的病变也比后者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