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6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61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56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203篇
内科学   95篇
皮肤病学   32篇
神经病学   57篇
特种医学   61篇
外科学   89篇
综合类   473篇
预防医学   307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210篇
  8篇
中国医学   225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筛选荔枝草治疗急性咽炎的有效部位,研究治疗急性咽炎的作用机制,为荔枝草资源的药食两用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试验筛选荔枝草抗炎有效部位,采用氨水刺激喉部法建立大鼠急性咽炎模型,通过行为学观察、ELISA双抗夹心检测、病理形态学观察和咽部组织蛋白表达研究乙酸乙酯部位对大鼠急性咽炎的治疗效果。结果 荔枝草乙酸乙酯提取物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氨水刺激建立的急性咽炎模型符合急性咽炎动物模型特征,乙酸乙酯部位提取物可显著改善急性咽炎大鼠的咽部病理形态学表现。不同剂量治疗组大鼠血清及咽部组织中IL-1β、IL-6及TNF-α炎性因子数量均下降,高剂量组下降最为明显。荔枝草乙酸乙酯提取物可明显增加大鼠咽部组织IκBα蛋白表达,降低NF-κBp65蛋白表达。结论 荔枝草乙酸乙酯部位提取物对急性咽炎具有治疗作用,可能与抑制咽部炎症病理改变的发生,能调节血液中炎症因子、抑制NF-κB表达和IκBα解离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纳米碳联合99mTc-硫胶体SPECT/CT显像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识别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诊断为早期乳腺癌患者94例。根据示踪方法随机分为纳米碳联合99mTc-硫胶体SPECT/CT显像双示踪组(44例)和纳米碳单示踪组(50例),比较2组患者SLN检出量、检出率、准确率、灵敏度及假阴性的差异率。结果 双示踪组SLN平均检出数为(3.4±1.33)枚,SLN检出率、准确率、灵敏度、假阴性率分别为90.9%、55.0%、85.7%、7.1%、2.8%;单示踪组SLN平均检出数为(3.08±1.3)枚,SLN检出率、准确率、灵敏度、假阴性率分别为88%、65.9%、64.3%、8.6%、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2组患者肿瘤病理类型、年龄、肿瘤位置、分期、分子分型、月经情况及BMI分层比较,SLN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对肿瘤直径进行分层,肿瘤直径>2 cm的患者,双示踪组SLN检出率显著高于单示踪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示踪法在乳腺...  相似文献   
3.
回顾了近10余年来在国际期刊发表的针刺干预抑郁症的相关研究文献,探讨针刺治疗抑郁的临床和机制研究中所取得的成果与发展方向。资料显示,针刺干预抑郁具有肯定的疗效与独特的优势,针刺干预抑郁症的研究在近些年取得了重要进展,尤其是在HPA轴、神经递质、信号通路、炎症反应和基因表达等方面。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针刺对抑郁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赵明宇主任医师总结多年治疗颈肩腰腿痛疾病的临床经验提出筋滞骨错理论体系,目前以该理论指导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较好。本文拟从该理论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病因病机、诊断的认识及理论指导治疗等方面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宫颈癌组织Yes相关蛋白1(Yes-associated protein 1, YAP1)、丝氨酸/精氨酸富集剪接因子3(serine and arginine rich splicing factor 3, SRSF3)蛋白表达情况,探讨YAP1、SRSF3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81例宫颈癌患者,取其宫颈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宫颈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YAP1和SRSF3蛋白表达情况。记录患者临床资料,分析YAP1、SRSF3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宫颈癌组织YAP1与SRSF3表达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YAP1、SRSF3蛋白阳性表达者与阴性表达者3年生存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宫颈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宫颈癌组织YAP1、SRSF3蛋白阳性表达率(74.07%、65.43%)高于癌旁正常组织(28.40%、30.86%)(P<0.05)。TNM分期Ⅰa/Ⅰb、无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YAP1(65.31%、64.58%)和SRSF3(51.02%、52.08%)阳性表达率均低于TNM分期Ⅱa、有淋巴结转移患者(87.50%、87.88%,87.50%、84.85%)(P<0.05)。宫颈癌组织YAP1与SRSF3表达呈正相关(r=0.708,P=0.001)。YAP1阴性表达者3年生存率(90.5%)高于YAP1阳性表达者(70.0%)(P<0.05),SRSF3阴性表达者3年生存率(92.9%)高于SRSF3阳性表达者(66.0%)(P<0.05)。TNM分期Ⅱa期(OR=2.036,95%CI:1.024~3.049,P<0.001)、淋巴结转移(OR=1.842,95%CI:1.569~2.216,P=0.006)、YAP1表达阳性(OR=1.480,95%CI:1.203~2.429,P<0.001)和SRSF3表达阳性(OR=1.525,95%CI:1.106~1.814,P=0.011)是宫颈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宫颈癌组织YAP1和SRSF3阳性表达率明显提高,YAP1和SRSF3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预后和生存相关,在宫颈癌的预后和诊断中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部外科病人术后症状性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市奉贤区奉城医院4家医院自2015-01-01—2019-06-30期间就诊于普通外科,入院后行腹部外科手术的病人共计24336例相关临床资料,并观察术后14 d内发生VTE事件的情况。结果VTE事件发生率为0.89%(216/24336),其中,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率0.75%(183/24336),肺动脉栓塞(PE)发生率0.35%(86/24336)。男性VTE事件发生率为0.85%(123/14443),女性为0.94%(93/9893),男女VTE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5,P>0.05)。DVT病人常见的症状是下肢肿胀177例(96.72%),疼痛104例(56.83%),浅静脉曲张36例(19.67%)。PE病人常见的症状是呼吸困难和气促77例(89.53%),胸痛55例(63.95%)。DVT易累及左下肢;混合型最多见,左、右下肢分别为61.11%(88/144)和52.11(37/71)。PE病人最常见低危组病人45例(52.32%)。常见的VTE危险因素包括:年龄≥40岁208例(96.30%),手术时间>45 min 139例(64.35%),恶性肿瘤病史99例(45.83%)。主要的腹部外科手术类型是消化道恶性肿瘤手术105例(48.61%),胆囊切除术73例(33.80%)。腹腔镜手术(1.61%,179/11123)较开放手术(0.28%,37/13213)VTE事件发生率低(χ^2=45.56,P<0.05)。VTE相关病人的病死率为0.10%(25/24336)。结论腹部外科病人术后VTE发生率已经明显降低,医生应当根据其流行病学特点,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预防干预,避免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椎间盘退变模型大鼠含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4(ADAMTS-4)的变化及电针效应,分析电针预防和治疗椎间盘退变的作用和机制。方法:48只成年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n=12)、模型组(n=18)和电针组(n=18)。使用椎间盘穿刺法建立椎间盘退变大鼠模型。电针组造模4周后开始进行电针干预,选取"膀胱俞""足三里""趾间"穴,2Hz连续波刺激,每次20min,每周电针6次,连续4周。分别于造模后第4、6、8周收集椎间盘组织与血清样本,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ADAMTS-4在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椎间盘组织ADAMTS-4的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中ADAMTS-4的含量。结果:假手术组大鼠的椎间盘组织中有少量ADAMTS-4表达,模型组各时间点椎间盘组织中ADAMTS-4的表达均高于假手术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2周时,电针组椎间盘组织中ADAMTS-4表达水平降低(P0.05),血清ADAMTS-4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4周时,电针组椎间盘组织中ADAMTS-4表达水平、血清ADAMTS-4含量较治疗2周时进一步降低(P0.05)。结论:退变椎间盘组织中ADAMTS-4的表达升高,而电针可以降低椎间盘组织中ADAMTS-4的表达,进而减缓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发挥电针治疗椎间盘退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翻转课堂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 以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教学对象,设一班、三班共74名学生为实验组,二班38名学生为对照组。选择周围神经病、神经肌肉-接头疾病为教学内容,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并利用微信平台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和互动交流;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两组学生课前和课后分别进行微测试、不记名问卷调查;课程结束后统一进行期末考试,其中包含病例分析题,记录并分析每组学生期末考试和病例分析题成绩。所有数据用SPSS 20.0处理,行t 检验或卡方检验。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课后微测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38);期末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0.046),且期末考试中病例分析题得分高于对照组(P=0.026)。课前问卷调查显示,在学习内容了解程度和预习情况的评价上,实验组选择“良”的学生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课后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在学习兴趣的评价中选择“优”“良”的学生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自学能力评价中选择“良”的学生比例、临床思维能力和教学满意度评价中选择“优”的学生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在所有项目评价中选择“优”“良”的学生总体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课后实验组学习兴趣评价中选择“优”“良”的学生总体比例高于课前(P<0.01)。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的翻转课堂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可行且有效,可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临床思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10种合成的冰片衍生物对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多功能酶标仪检测小鼠脑组织中伊文思蓝的含量来评价2-氯苯甲酸冰片酯、3,5-二硝基苯甲酸冰片酯、3-硝基苯甲酸冰片酯、4-硝基苯甲酸冰片酯、1-萘乙酸冰片酯、4-氯苯甲酸冰片酯、苯甲酸冰片酯、3-甲基苯甲酸冰片酯、4-甲基苯甲酸冰片酯、三氯乙酸冰片酯10种冰片衍生物的血脑屏障通透性效果。【结果】 酶标仪法测定结果显示,10种冰片衍生物中只有2-氯苯甲酸冰片酯的血脑屏障通透性效果显著优于右旋冰片组(阳性对照),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 < 0.001)。【结论】 2-氯苯甲酸冰片酯对血脑屏障通透性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马岱  孟萍  高晓静  王静  张荣 《中医学报》2020,35(8):1635-1638
肝的生理特性为"体阴而用阳","体阴"指肝本身为阴脏并且能够贮藏阴血;"用阳"指肝的主升主动功能,肝脏本身可阴阳相和。女子以血为本,肝藏血充足,其生理才能正常运转;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气行则血行,气血相和则肝和。若肝藏泄不和则全身气血逆乱,气滞则血瘀,气血不和则肝不和,从而导致女子经、产、孕、乳等生理活动紊乱。因此,女子以"肝和"为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