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赵霞  刘欣怡  秦静  倪娜  宁晔  陆钰 《安徽医药》2017,38(4):481-483
目的 通过随机化分组分别实施人性化护理和传统护理,分析人性化护理对缓解口腔种植手术患者焦虑症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解放军第105医院收治的108例口腔种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均54例。研究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口腔种植护理,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30 min的焦虑情况进行评估,并于术后3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调查患者的主观满意度。结果 术前HAMA评分研究组为(11.8±2.4)分,对照组为(23.3±3.1)分;术后30 min HAMA评分研究组为(7.24±2.12)分,对照组为(19.13±2.71)分,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VAS评分研究组术后主观满意度100%,完全满意度90.78%,对照组术后主观满意度92.6%,完全满意度16.6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模式用于口腔种植患者能够有效地减轻患者术前的心理压力,控制焦虑紧张情绪,提高患者主观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赵霞  刘欣怡  秦静  倪娜  宁晔  陆钰 《安徽医学》2017,38(4):481-483
目的 通过随机化分组分别实施人性化护理和传统护理,分析人性化护理对缓解口腔种植手术患者焦虑症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解放军第105医院收治的108例口腔种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均54例.研究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口腔种植护理,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30 min的焦虑情况进行评估,并于术后3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调查患者的主观满意度.结果 术前HAMA评分研究组为(11.8±2.4)分,对照组为(23.3±3.1)分;术后30 min HAMA评分研究组为(7.24±2.12)分,对照组为(19.13±2.71)分,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VAS评分研究组术后主观满意度100%,完全满意度90.78%,对照组术后主观满意度92.6%,完全满意度16.6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模式用于口腔种植患者能够有效地减轻患者术前的心理压力,控制焦虑紧张情绪,提高患者主观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锥体束CT( CBCT)评估上牙槽后动脉( PSAA)与牙槽嵴和上颌窦的位置关系。方法129例CBCT影像资料,使用自带分析软件观测。在冠状面扫描图像上,观察上颌窦外侧壁骨孔的位置和形态,测量其直径。根据首次出现和最终观察到的骨孔对动脉进行定位。分别测量动脉的下边界和牙槽嵴之间的距离,上颌窦窦底到牙槽嵴顶距离,动脉到窦内侧壁的距离。结果 PSAA的检出率为79.07%,直径2.09~0.49 mm,平均(1.06±0.37)mm。最先发现动脉处动脉下边界与牙槽嵴顶的平均距离(15.51±2.46)mm,窦底到牙槽嵴顶的平均距离(6.56±2.91)mm,动脉至上颌窦内侧壁的平均距离(14.76±2.74)mm。末次观测到动脉处动脉下边界与牙槽嵴顶的距离平均(17.39±2.81) mm,窦底到牙槽嵴顶的平均距离(7.76±3.18) mm,动脉至上颌窦内侧壁的平均距离(15.37±2.85)mm。结论上颌窦手术前使用CBCT观察可以获得关于PSAA和上颌窦解剖结构的详细信息。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利用CBCT评估采用液压法行上颌窦底内提升术治疗上颌后牙缺失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上颌骨骨量不足行种植修复患者30例(40颗种植体),均行上颌窦底内提升术同期牙种植术,剩余牙槽骨高度(RBH)为2~4 mm。采用CAS-KIT工具盒进行上颌窦底内提升术同期植入种植体。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行CBCT检查,并测量骨增量高度。结果 所有种植体无松动、脱落及上颌窦炎发生,CBCT显示种植体与周围组织形成良好的骨性结合。经6~24个月随访观察,临床效果良好。术后6个月平均窦底垂直骨增量为(7.31±0.58)mm。结论 采用CAS-KIT工具盒行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种植体植入是一种创伤小、操作简单的上颌后牙区种植外科技术,可用于上颌窦底垂直骨量严重不足的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利用CBCT评估采用液压法行上颌窦底内提升术治疗上颌后牙缺失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上颌骨骨量不足行种植修复患者30例(40颗种植体),均行上颌窦底内提升术同期牙种植术,剩余牙槽骨高度(RBH)为2~4 mm。采用CAS-KIT工具盒进行上颌窦底内提升术同期植入种植体。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行CBCT检查,并测量骨增量高度。结果 所有种植体无松动、脱落及上颌窦炎发生,CBCT显示种植体与周围组织形成良好的骨性结合。经6~24个月随访观察,临床效果良好。术后6个月平均窦底垂直骨增量为(7.31±0.58)mm。结论 采用CAS-KIT工具盒行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种植体植入是一种创伤小、操作简单的上颌后牙区种植外科技术,可用于上颌窦底垂直骨量严重不足的患者。  相似文献   
6.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