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8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连续核移植对异种山羊(Bore)克隆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连续核移植与异种山羊克隆胚胎发育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以波尔(Bore)山羊耳部成纤维细胞、山羊-兔异种克隆桑椹胚卵裂球为核供体,以兔卵母细胞为受体,进行连续核移植。结果共构建145枚异种原代重构卵、73枚继Ⅰ代及20枚继II代重构卵,经电融合后,获得重构胚数分别为90、58和14枚,融合率分别为62.1%、79.5%和70%;162枚重构胚在同等条件下进行体外共培养,卵裂率分别为72.2%、75.9%和28.6%,囊胚率分别为10%、13.8%和0%;融合率方面,原代、继I及继II重构卵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早期发育率无显著差异,但继Ⅰ代重构胚高于原代重构胚,相反,继II代远低于前两者,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波尔山羊体细胞核经第1次核移植过程中异种受体卵胞质作用后,比高度分化的体细胞更有利于重构胚的发育,但异种山羊克隆胚卵裂球反复多次暴露在异种卵胞质中,可能不利于细胞核的发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人分泌早期子宫内膜共培养体系对早期鼠胚凋亡的影响。方法将2一细胞期鼠胚与子宫内膜(A冻融、B传代)共培养以及单一培养液培养(C组)。72h后对桑椹期鼠胚用TUNNEL法进行凋亡检测。结果共培养组鼠胚的凋亡率明显低于单一培养组,且不受内膜细胞传代及冻融的影响;共培养组优质胚胎数均高于对照组,而共培养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共培养人分泌早期子宫内膜能减少早期鼠胚的凋亡,提高胚胎体外发育的质量,延长体外培养时间。  相似文献   
3.
新鲜周期单囊胚移植314例临床结局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新鲜周期单囊胚移植(single blastocyst transfer,SBT)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14个新鲜周期行SBT患者的临床资料,从年龄、囊胚分级等方面比较分析临床结局。结果 妊娠组患者的年龄显著低于未妊娠组(P0.001);选择性SBT(elective SBT,eSBT)组的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非选择性SBT(non-elective SBT,non-eSBT)组(P0.05);年龄≤35岁的患者,eSBT组的临床妊娠率与双囊胚移植(double blastocyst transfer,DBT)组无统计学差异,但多胎妊娠率显著降低(P0.001);而35岁的患者,eSBT组的临床妊娠率低于DBT组(P0.05),组间的多胎妊娠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囊胚扩张和孵化的程度与临床妊娠率显著相关,优质囊胚可获得更好的妊娠结局。结论 妊娠结局与囊胚的质量及患者的年龄显著相关,对于年龄≤35岁,有优质囊胚的患者,可以进行SBT。  相似文献   
4.
陈蓓丽  王凯娟  丁方方  丁丁  邹慧娟  纪冬梅  章志国 《安徽医药》2020,41(11):1290-1293,1294
目的 观察在囊胚复苏周期中,RapidWarm Blast玻璃化解冻液对囊胚的复苏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次行囊胚复苏移植的655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囊胚解冻液不同分A组357例及B组298例。A组采用传统Vitrification Media解冻液进行囊胚复苏,B组采用新型RapidWarm Blast解冻液复苏。比较两组囊胚复苏后整体存活率,解冻2 h后囊胚重扩张率、孵化率,囊胚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同时比较两种解冻液对囊胚不同发育阶段(第5天囊胚、第6天囊胚)的重扩张率、孵化率及临床妊娠率的影响。结果 两组囊胚复苏后的存活率、重扩张率、孵化率、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囊胚种植率(55.45%)高于A组(48.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发育第5天的囊胚复苏2 h后重扩张率及孵化率均高于发育第6天的囊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发育第5天的囊胚复苏2 h后重扩张率及孵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发育第6天的囊胚复苏2 h后扩张率及孵化率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型RapidWarm Blast解冻液用于囊胚玻璃化复苏,可获得与传统的Vitrification Media相似的临床结局,但新型解冻液对发育第6天囊胚的复苏效果更好,胚胎种植率更高。  相似文献   
5.
6.
卵巢低反应(POR)是指在控制性超促排卵(COH)过程中,卵巢对促性腺激素(Gn)刺激反应不佳的病理状态。随着社会发展,女性生育年龄普遍推迟,以及“二孩政策”的放开,目前高龄欲生育的女性逐年增加。而年龄大于40岁的女性,POR发生率较高,如何解决这部分患者的生育问题,不仅是我国今后辅助生殖领域的热点话题,也是国际性的研究趋势。目前临床上常使用一些药物预处理来改善患者治疗结局。本文就近促排卵周期前,临床上最常用的预治疗药物生长激素和脱氢表雄酮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育龄期妇女常见的内分泌紊乱疾病,除了本身固有的多囊样卵巢、高雄激素血症及排卵功能障碍的特征外,常伴有肥胖、2型糖尿病和血脂代谢异常等。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PCOS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若PCOS病情长期得不到改善,不仅影响患者生殖健康,也影响患者全身健康。虽然对PCOS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PCOS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具有高度异质性,因此更加强调综合治疗。对于有生育需求的PCOS患者,应当在改变生活方式、控制体质量基础上,采用药物诱发排卵解决生育问题;而PCOS促排卵方案的目标是避免多卵泡发育,尽量获得单个卵泡发育;即使在体外受精(IVF)/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中,也应避免过多卵泡发育,防止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和多胎妊娠的发生。现就PCOS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临床流行病学和遗传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调查表的方式对502例PCOS患者及其家系进行调查,同时结合临床检查。应用SPSS11.5软件、Falconer公式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研究从临床流行病学和遗传流行病学的角度分别分析安徽省汉族PCOS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家族史对疾病的影响。结果①PCOS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月经稀发发生率67.4%,多毛52.6%,痤疮40.1%,肥胖28.3%。PCOS患者男性家庭成员早秃发病率8.12%。实验室检查雄激素(T)水平(2.41±1.29)nmol/L,高雄激素血症占46.5%;B超卵巢多囊样改变占91.8%。②PCOS具有家族聚集性,有家族史的患者月经稀发程度较无家族史者严重,闭经发生率更高(18.9%);激素水平上,T、黄体生成素(LH)值较无家族史者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月经初潮年龄、体重指数(BMI)、E2和LH/FSH(卵泡生成素)比值的增高无差别。③将有PCOS家族史的男性早秃视为PCOS在男性家庭成员中的遗传表型,得出先证者的一级和二级亲属的发病率分别为12.5%、9.8%,计算遗传度分别为37.3%和31.8%。结论遗传因素在PCOS易患性变异上有一定作用,但环境因素可能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人卵母细胞第一极体活检对胚胎发育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第一极体(1PB)的活检方法 ,研究极体活检是否会对胚胎的发育造成不良影响.方法 利用激光打孔法对85枚成熟卵母细胞1PB进行活检,活检后行序贯培养至囊胚阶段.成功活检者和对照组186枚卵母细胞比较,分析受精率、卵裂率及囊胚形成率有无差异.将不同形态的极体分级,比较不同形态的极体活检对胚胎后续发育的影响.结果 成功活检81枚,成功率95.3%.活检组和对照组在两原核形成率、卵裂率及囊胚形成率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级别形态极体的活检和对照组相应级别相比较,囊胚形成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光打孔法活检极体安全有效.1PB活检不会对胚胎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对不同形态极体进行活检也不会影响胚胎后续的发育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获卵数对40岁以上高龄不孕妇女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后的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对行IVF-ET治疗的40岁以上高龄妇女的229个移植周期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获卵数分为3组,A组:获卵数<5个;B组:获卵数5~9个;C组:获卵数≥10个.分析3组IVF-ET治疗的妊娠结局.结果统计229个移植周期,48个周期获临床妊娠,23个周期获活产,临床妊娠率为20.9℅,活产率为10.0℅.A、B、C组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5.7℅、23.0℅、22.1℅,活产率为5.9℅、12.1℅、10.6℅.结论40岁以上高龄不孕妇女IVF治疗活产率低,临床妊娠率以及活产率不随获卵数增多而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