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孙文平  刘洪梅 《安徽医药》2017,38(9):1183-1186
目的 比较3种手术方式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OP) 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于合肥市妇幼保健院行POP治疗的患者122例,按手术方式分为3组,50例患者采用传统阴式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为A组,51例患者采用改良盆底重建术为B组,21例患者采用腹腔镜下阴道残端骶骨固定术为C组,比较分析围手术期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C组手术时间长于其他两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其他两组(P<0.05)。A组术后6个月PFDI-20评分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2个月PFDI-20、PFIQ-7评分最高,C组评分最低,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愈率为100.00%,高于其他两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后疼痛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性交痛,C组术后性生活恢复较好,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对于性生活活跃、对生活质量要求较高的年轻女性可考虑腹腔镜下骶骨固定术,对于不能耐受长时间手术、对性生活无较高要求的老年患者可采用传统手术或盆底重建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妊娠期糖尿病(GDM)子代3岁时体格发育及胰岛素抵抗与正常妊娠子代的差异。方法 选择2018年1~12月在安徽省妇幼保健院临泉医院分娩,且符合纳入标准并有意愿参与研究的产妇及子代作为研究对象,其中GDM患者及子代149对纳入GDM组,健康孕产妇及子代385对纳入对照组。于2021年1~12月对子代进行体格测量及血样采集,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调查产妇身高、孕前体质量、产前体质量、孕产史、子代出生相关资料等资料。比较GDM组与对照组间子代3岁时体格发育及胰岛素抵抗的差异,并根据儿童体质量分为正常体质量组及超重或肥胖组,对相关资料进行比较及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GDM组产妇生育年龄、孕前BMI、孕前超重或肥胖占比更高,子代出生体质量、超重或肥胖占比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正常体质量组相比,3岁时超重或肥胖组儿童出生体质量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回归分析显示孕前肥胖(OR=2.581, 95%CI:1.199~5.557, P=0.015)、孕期患GDM(OR=2.309,95%CI:1.296~4.115,P=0.005)是3岁子代...  相似文献   
3.
张婷婷  唐胜利  谢雷  郭宇雯 《安徽医药》2019,23(12):2471-2475
目的探讨临产时母血、脐血激活素 A水平和急性胎儿窘迫的关联关系。方法选取 2017年 11月至 2018年 5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产科病房收治的 121例孕妇,临产后按急性胎儿窘迫诊断标准分为分为急性胎儿窘迫组(n=52)和健康对照组(n=69)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母血、脐血激活素 A水平及新生儿脐动脉血气 PH水平,分析激活素 A与急性胎儿窘迫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窘迫组与对照组新生儿在孕龄、体质量及性别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方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分娩方式对母血激活素 A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窘迫组母血、,脐血激活素 A水平为(348.62±233.14)ng/mL、(35.56±39.80)ng/mL,对照组母血、脐血激活素 A水平为(34.04±22.75)ng/mL、(2.93±3.29)n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窘迫组新生儿相对于对照组脐血 PH低[(7.19±0.11)比(7.25± 0.06)]、碱剩余负值高[ -5.96±4.42)mmol/L比(-4.42±2.78)mmol/L]及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高[(59.25±13.59)mmHg比(51.72±7.96)mmHg]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氧分压(PO2)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窘迫组母血、脐血激活素A水平,与脐动脉 PCO2均存在显著正相关,(r=0.370、0.200,均 P<0.05);与新生儿 PH及碱剩余均存在显著负相关(r=-0.394、-0.253,-0.240、-0.192,均有 P<0.05);与新生儿 PO2的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186、-0.098,均有 P> 0.05)。结论急性胎儿窘迫时孕妇血清激活素 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孕妇,提示孕妇血清激活素 A的水平变化在产前急性胎儿窘迫的监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相关临床风险因素,为预防新生儿窒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出生的单胎活产新生儿及其母亲的临床资料,将发生窒息的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并按照1:2比例抽取患儿母亲相邻住院号产妇分娩的非窒息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新生儿及母亲的临床资料,分析影...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生育人数明显增加,其中高龄产妇更是逐年增加。随着孕妇人数及妊娠年龄等方面的增长,各种胎儿疾病如唐氏综合征、爱德华综合征和帕托综合征等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自1997年在孕妇外周血中发现胎儿游离DNA(cell-free fetal DNA,cffDNA)以来[1],无创产前检测便开始逐渐取代传统的血清生化标志物筛查[2]以进行产前诊断[3]。随着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cffDNA在妊娠早期产前诊断的筛查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就孕妇外周血cffDNA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与发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孙文平  刘洪梅 《安徽医学》2017,38(9):1183-1186
目的 比较3种手术方式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OP) 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于合肥市妇幼保健院行POP治疗的患者122例,按手术方式分为3组,50例患者采用传统阴式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为A组,51例患者采用改良盆底重建术为B组,21例患者采用腹腔镜下阴道残端骶骨固定术为C组,比较分析围手术期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C组手术时间长于其他两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其他两组(P<0.05)。A组术后6个月PFDI-20评分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2个月PFDI-20、PFIQ-7评分最高,C组评分最低,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愈率为100.00%,高于其他两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后疼痛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性交痛,C组术后性生活恢复较好,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对于性生活活跃、对生活质量要求较高的年轻女性可考虑腹腔镜下骶骨固定术,对于不能耐受长时间手术、对性生活无较高要求的老年患者可采用传统手术或盆底重建术。  相似文献   
8.
孙文平  刘洪梅 《安徽医学》2018,39(2):245-246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等,其临床表现为妊娠20周后,首次出现血压高于140/90 mmHg(1 mmHg=0.133 kPa)、蛋白尿、水肿[1],其发病机制涉及遗传、免疫、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胰岛素抵抗等.WHO指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导致母体、胎儿、新生儿患病和死亡的原因之一,其导致母体病死率为10%~15%,胎儿及新生儿病死率为25.7%[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危害母儿健康,本文就其与血清钙、25-(OH)D3、碱性磷酸酶的关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早在20世纪70年代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就已成为检测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金标准[1],可以检测3~10 Mb的大量非整倍体的重复、缺失及结构重排[2],但细胞培养周期长(10~14 d)、制片过程复杂,并且对结果的解读多依赖于主观经验[3],不能发现亚显微的缺失和重复。随着染色体分析技术的发展,1969年Pardue和Gall[4]提出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其不需要细胞培养,能快速检测和定位染色体特定DNA序列的插入或缺失,是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第一次融合,为产前诊断学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FISH只针对特定的染色体区域,一次只能检测一个染色体位点(如微缺失综合征)或多个候选染色体位点(如亚端粒区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