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1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40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2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246篇
综合类   168篇
预防医学   21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34篇
  1篇
中国医学   334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客观评价摇拔戳手法治疗急性外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为今后的推广奠定基础。方法:从2012年1月-2014年1月,将106例急性外踝关节扭伤患者(男54例,女52例;年龄22岁~37岁,平均31.7岁)按照多中心中央随机方法分为A,B两组:A组54例,B组52例。A组采用手法治疗(3次/周,20min/次,2周为1个疗程)、弹力绷带外固定(持续包扎,2周为1个疗程),与B组冰敷(1h/d,3d为1个疗程)、弹力绷带外固定(持续包扎,2周为1个疗程)治疗相对比,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治疗结束3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3个月。两组患者3次治疗与随访期的踝部功能活动总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法组患者第一次治疗后的踝部功能活动总分改善情况与冰敷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法组患者第6次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与冰敷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摇拔戳手法治疗急性外踝关节扭伤疗效确切,且早期疗效要优于冰敷,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62.
手法治疗退行性膝骨关节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济  何名江 《中国骨伤》2012,25(5):411-412
膝骨关节炎又称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退行性骨关节病、增生性关节炎等,是一种多发的慢性进行性骨关节疾病,为骨科临床常见病[1]。该病以膝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为主要病理特征,临床以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弹响,有时伴关节肿胀积液为主要表现。临床上,采用辨病施治和辨证施治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具有良好的疗效和优势[2-3]。"六步八法"是采用辨病施治的方法,针对膝骨关节炎膝关节"力平衡失调"这一病变本质,通过松解粘连、缓解肌肉痉挛、改善和恢复肌腱韧  相似文献   
63.
李光旭  李棋  李智尧 《中国骨伤》2012,25(11):923-927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应用自体腘绳肌腱双束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4月至2010年3月,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25例。男13例,女12例;平均年龄25.8岁(17~43岁);运动损伤17例,意外摔伤6例,交通事故伤2例;平均病程3个月。8例慢性损伤患者均以膝关节不稳为主诉,急性损伤及亚急性损伤患者多以膝关节肿痛为主诉。术前轴移试验阳性15例,Lachman试验阳性25例,前抽屉试验阳性25例。KT2000仪器测量胫骨前移度比健侧增加(7.1±2.4)mm,Lysholm评分平均(40.0±5.4)分,Tegner运动功能评分平均(3.2±0.7)分。在关节镜下以自体腘绳肌腱双束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分别于前交叉韧带股骨及胫骨附着处建立2个骨隧道,重建前交叉韧带的前内束及后外束;股骨侧以纽扣钢板悬吊固定,胫骨侧以干涉螺钉及拴桩双固定。术后进行随访,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变化,测量患者胫骨前移度,并以Lysholm评分和Tegner评分评价术后膝关节功能。结果:患者术后均获2年以上随访,时间24~35个月,平均27个月。术后25例术膝轴移试验均阴性;Lachman征阴性23例,Ⅰ度阳性2例,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抽屉试验阴性21例,Ⅰ度阳性3例,Ⅱ度阳性1例,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T2000仪器测量患膝胫骨前移度,术后比健侧增加(2.0±0.5)mm(0~4mm),术后平移度较术前减小(t=22.35,P=0.0001);术后Lysholm评分平均(85.0±4.5)分(80~98分),术后评分较术前提高(t=17.64,P=0.001);术后Tegner运动功能评分平均(7.5±0.2)分(6~9分),术后评分较术前提高(t=8.12,P=0.0005)。术后患者膝关节运动功能改善。结论:自体腘绳肌腱双束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轴移试验为阴性,能有效地恢复膝关节前向及旋转稳定性。双束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膝关节运动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64.
基于CT图像(足母)外翻足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构建包括主要骨骼和软组织的(足母)外翻足有限元模型,为(足母)外翻疾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提供可靠工具.[方法]获取(足母)外翻志愿者右足螺旋CT图像,应用逆向工程软件进行足部骨骼曲面重构,获得足部骨骼的三维实体模型,进行有限元网格划分,材料特性和参数根据文献和解剖定义和赋值.计算和分析(足母)外翻足静态站立时足底应力.采用Footscan平板压力测试系统,测试同一患者站立时足底受力情况,测量数值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建立了67239个节点,69189个单元的骨骼、软骨、肌腱、内在肌、皮肤等组织(足母)外翻足三维有限元模型.有限元模型足底静态应力与Footscan力板测量结果对比,压力集中部位两者大体一致,在跖骨头部位的压力数值非常接近.[结论]构建的(足母)外翻足有限元模型基本可靠,反映了(足母)外翻足的解剖结构和力学特性,可用于(足母)外翻力学变化的可视化分析和手术评估研究.  相似文献   
65.
微型钛板固定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目的:评价微型钛板固定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2月至2011年4月,采用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ARCH钛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获得完整随访16例(A组),与2007年3月至2009年1月行颈椎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18例(B组)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内容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JOA(17分法)评分改善率、轴性症状的产生及颈椎曲度的变化。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6个月JOA评分改善率A组分别为(122.0±26.8)min、(153.0±46.7)ml、(59.4±11.6)%,B组分别为(119.0±28.6)min、(151.0±50.4)ml、(58.7±12.7)%,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有明显轴性症状患者为3例(18.75%),B组为6例(3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术前颈曲角度(17.9±5.2)°与术后的(18.2±4.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前颈曲角度(18.1±6.3)°与术后的(16.3±5.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钛板固定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能减少术后轴性症状的发生和颈椎曲度的丢失,可提高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6.
肺炎支原体(Ⅷ,)是成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中常见病原体,感染率达到20%一30%。为了解成年人MP急性感染肺炎的流行特点。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和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牵头,组织北京地区9家二级和三级综合医院成立成年人肺炎监测网(BNACAP),以“恢复期较急性期斑清肺炎支原体IgG抗体≥4倍升高”作为MP急性感染的诊断标准,从2010年11月至2011年9月对入组的410例成年人CAP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相似文献   
67.
背景:目前临床上关于温阳益髓中药治疗膝骨关节炎对软骨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影响的研究还较少有报道。 目的:制作兔膝骨关节炎模型观察温阳益髓中药对软骨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的影响。 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96只,随机选取72只采用石膏外固定方法制作兔膝骨关节炎模型。确定造模成功后再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不做处理;中药治疗组每日灌胃方药提取液24 mL/kg,药物对照组每日灌胃葡立胶囊(盐酸氨基葡萄糖)24 mg/kg,1次/d,至造模成功后8周。另外24只新西兰大白兔作为空白对照。 结果与结论:PCR 方法定量分析骨关节炎模型组软骨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基质金属蛋白酶3、基质金属蛋白酶13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3组。中药治疗组及药物对照组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基质金属蛋白酶3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3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说明温阳益髓中药治疗兔膝骨关节炎能够有效抑制兔骨关节炎软骨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肾病、糖耐量受损(IGT)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清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尿蛋白(U-Pro)及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关系。方法:选取76例T2DM肾病患者、65例IGT患者与60例对照者(NGT),分别测定其血清Hs-CRP、U-Pro、TAOC等指标。结果:T2DM肾病组和IGT组血清Hs-CRP明显高于NGT组(P<0.01),IGT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水平明显低于NGT组;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Hs-CRP水平与U-Pro呈显著正相关(r=0.191,P<0.05),但U-Pro水平与血清TAOC相关性不显著。结论:T2DM及IGT患者血清Hs-CRP及TAOC与肾损伤具有明显的相关性,Hs-CRP水平升高及TAOC水平降低是血糖异常者肾损伤的可能原因之一,可作为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和预后的判断指标之一,对准确评估T2DM及IGT患者肾损伤危险度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9.
重症肺炎抗生素降阶梯疗法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重症肺炎采用抗生素降阶梯疗法的疗效。方法60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用抗生素降阶梯疗法,与对照组比较疗效。结果两组死亡率、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抗生素降阶梯疗法对重症肺炎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70.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rmiao Recipe(二妙方,EMR)with medicinal guide Angelicae Pubescentis Radix(APR)on the homing of bone marrow stem cells(BMSCs)to focal zone in osteoarthritis(OA)rats.Methods:Forty-eight Sprague-Dawley ra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the sham-operated,model,EMR,and EMR plus APR groups(12 rats in each group).The OA rat model was induced by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transection and medial meniscus resection.All rats were injected with 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rhG-CSF,30μg/(kg-d)for continuous 7 days],and rats in the EMR and EMR plus APR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EMR or EMR plus APR at 1.6 or 1.9 g/(kg·d)for 3 or 6 weeks,respectively.Cartilage histopathologic changes were observed by hematoxylin and eosin staining.Chondrocytes apoptosis and cartilage matrix components were tested by transferase-mediated deoxyuridine triphosphate-biotin nick end labeling assay and special staining,lnterleukin-1 B(IL-1β),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and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1(TGF-β_1)in serum were detect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or radioimmunoassay assay.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13,tissue inhibitors of metalloproteinase(TIMP)-1,bromodeoxyuridine(BrdU),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34(CD34),and stromal cell derived factor 1(SDF-1)were measur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assay.Results:EMR and EMR plus APR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articular cartilage damage and synovium inflammation in OA rats at 3 or 6 weeks of treatment,the most obvious changes in these parameters were found in the EMR plus APR group.At 6 weeks,compared with EMR treatment,EMR plus APR remarkably inhibited chondrocytes apoptosis and the release of IL-1βand TNF-α,obviously decreased MMP-13 expression,and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expressions of proteoglycan,collagen,typeⅡcollagen and TIMP-1,serum levels of BMP-2 and TGF-β_1 as well as expressions of BrdU,CD34 and SDF-1 in cartilage articular(P0.01 or P0.05).Conclusion:The medicinal guide APR improved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EMR on OA rats by promoting directional homing of BMSCs to focal zo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