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31.
目的评估麻子仁丸预防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便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80例拟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围手术期预防便秘术前宣教;治疗组患者除接受术前宣教外,手术当天给予麻子仁丸6g口服1次,此后自术后第1天起给予口服麻子仁丸,每次6g,每日2次,至术后第3天。记录患者住院期间便秘发生情况,应用肥皂水灌肠补救措施应用情况,术后2日内首次排便情况,及术后30天便秘及再住院情况,同时记录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住院期间术后便秘的风险和保护因素。结果住院期间治疗组有11例、对照组有24例发生术后便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治疗组有7例、对照组有16例需肥皂水灌肠作为补救措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治疗组有22例、对照组有12例在术后2日内首次自主排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术后30天患者便秘发生及再入院情况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2例轻度腹泻、2例腹痛、11例恶心、6例呕吐,对照组分别为0例、8例、14例、8例,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结果示,患者术后便秘的保护因素为口服麻子仁丸(OR=0.149,P=0.003),风险因素为术后肌肉注射曲马多(OR=3.037,P=0.005)。结论口服麻子仁丸能有效降低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便秘发生情况,促进术后早期排便,减少补救措施使用率,且不增加术后胃肠道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究靶向制导椎弓根穿刺系统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将本院行椎体成形术的64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统计双侧穿刺的例数、穿刺时间等指标。结果:本次研究中有64例参与实验。统计数据中穿刺时间、X线暴露次数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双侧穿刺的例数、VAS评分、并发症和骨水泥渗漏例数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使用靶向制导椎弓根穿刺系统可有效地缩短手术时间并降低因患者难以耐受造成的手术风险和辐射过量导致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33.
目的比较肩关节类风湿滑膜病变患者的超声与磁共振成像(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42例(84个肩关节)肩关节类风湿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进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HFUS)检查和MRI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影像学表现、滑膜厚度、病变部位检出率以及总的诊断效能。结果超声和MRI对滑膜厚度测量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对于关节积液检出率高于MRI,软骨损伤检出率低于MRI(P<0.05),其余病变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对关节积液检查敏感度高于MRI,软骨损伤敏感度低于MRI(P<0.05);在关节积液和软骨损伤特异度、滑膜增生和骨侵蚀敏感度、特异度方面两者相一致(P>0.05)。结论超声对于肩关节类风湿滑膜病变患者基本病变检出率和诊断效能与MRI基本相当,各有其优劣,在实际应用中可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SPECT/CT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无菌性假体松动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疑似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的58例患者(69个髋关节),行SPECT/CT检查,观察分析其图像特征。最终结果由手术或5个月以上随访确诊。计算SPECT/CT显像对假体松动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69个髋关节,临床最终确诊假体松动61个(髋臼松动17个,假体柄松动36个,髋臼及假体柄均松动8个)。SPECT/CT显像阳性64个(其中假阳性3个,余61个与手术结果一致);阴性5个,均为真阴性。SPECT/CT对假体松动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100%(61/61)、62.50%(5/8)、95.65%(66/69)。结论SPECT/CT显像可灵敏、准确地诊断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无菌性假体松动的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游离穿支皮瓣联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四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病例选自2016年4月—2019年3月,采用游离穿支皮瓣治疗四肢软组织缺损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加味桃红四物汤,术前、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7天行凝血常规、血常规、及各项生化检验,并观察术后2周2组皮瓣存活情况。结果:术前、术后第1天2组患者的凝血活酶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FIB、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7天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周治疗组皮瓣愈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游离穿支皮瓣术后患者应用桃红四物汤加补益类中药不仅可以活血化瘀,改善皮瓣血运,还可以提高患者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数,改善患者全身症状,为皮瓣良好存活及患者康复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MRI)骶髂关节评分评估五藤治尪汤结合西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效果。方法将5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28例,对照组以西药治疗,研究组以五藤治尪汤结合西药治疗,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MRI检查,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与加拿大脊柱关节炎研究协会MRI骶髂关节评分系统评价结果,分析MRI骶髂关节评分评估疗效的价值。结果两组患者临床评价[BASDAI、Bath AS功能指数(BASFI)、BASFI评分、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指标水平及MRI SPARCC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MRI SPARCC评分评价五藤治尪汤结合西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AS 40标准疗效达标的曲线下面积为0.782(CI95%=0.591~0.976,P<0.05),评估敏感度84.61%,特异性75.00%。结论五藤治尪汤结合西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显著,以MIR骶髂关节评分评估该方案疗效具有较高评估效能。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在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后,中医药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按照病程分层后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在关节镜下应用Tightrope钢板技术行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术,术后对照组予以塞来昔布口服等常规对症支持及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桃红四物汤,同时应用骨炎膏涂擦患肢。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疼痛及膝关节功能,进而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24周时,观察组膝关节功能评分优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阶段疼痛指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口服配合骨炎膏外用疗效优于单纯传统治疗,可改善术后疼痛,促进患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8.
中医学是以哲学为理论基础的经验医学,在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后在中国及周边地区取得了不可替代的地位。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核心指导思想,但由于人体本身的生理病理机制极其复杂,故采用现代分析医学方法难以探究其诊治本质。近年来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再一次为智慧中医发展带来契机,文章通过全面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文献并借助中医学、中医工程学、中医信息学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相关理论来简要介绍中医四诊客观量化的研究进展,分析目前存在的不足,结合相关领域发展现况对未来中医四诊辅助技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