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18篇
  免费   1301篇
  国内免费   573篇
耳鼻咽喉   59篇
儿科学   63篇
妇产科学   53篇
基础医学   695篇
口腔科学   141篇
临床医学   813篇
内科学   901篇
皮肤病学   73篇
神经病学   238篇
特种医学   261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649篇
综合类   2110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1283篇
眼科学   105篇
药学   2088篇
  14篇
中国医学   2100篇
肿瘤学   441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370篇
  2022年   557篇
  2021年   590篇
  2020年   637篇
  2019年   320篇
  2018年   326篇
  2017年   254篇
  2016年   328篇
  2015年   481篇
  2014年   756篇
  2013年   763篇
  2012年   1166篇
  2011年   1173篇
  2010年   785篇
  2009年   575篇
  2008年   317篇
  2007年   533篇
  2006年   397篇
  2005年   265篇
  2004年   226篇
  2003年   187篇
  2002年   180篇
  2001年   160篇
  2000年   164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106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1.
刘杨  罗振亮  严福林  潘春  吕冰清  唐阿梅  杨长福 《中草药》2020,51(16):4244-4250
目的观察桑根酮C对博莱霉素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桑根酮C(100、50 mg/kg)组,每组20只。假手术组小鼠气管内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小鼠气管内注射博莱霉素诱导肺纤维化模型。术后第4天开始给药,连续给药28d后检测小鼠呼吸功能;检测肺内羟脯氨酸含量;HE染色观察肺内炎症表现;Masson染色观察肺内胶原活性;免疫组化法检测肺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表达量;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肺内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磷酸化的核转录因子-κB p65(p-NF-κB p65)、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桑根酮C能够改善经博莱霉素诱导形成肺纤维化后小鼠的呼吸功能,能够明显降低肺内羟脯氨酸含量,明显减轻肺内炎症和胶原沉积,肺内TGF-β1、α-SMA、NF-κBp65、p-NF-κBp65、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结论桑根酮C能够明显改善博莱霉素诱导小鼠肺纤维化,改善呼吸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过表达和降低炎症转录因子NF-κB及磷酸化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Vaccine》2016,34(41):5034-5039
BackgroundAs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currently recommends that children be protected against 11 different pathogens, it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necessary to administer multiple injectable vaccines during a single immunization visit. In this study we assess Gambian healthcare providers’ and infant caregivers’ attitudes and practices related to the administration of multiple injectable vaccines to a child at a single immunization visit before and after the 2015 introduction of inactivated polio vaccine (IPV). IPV introduction increased the number of injectable vaccines recommended for the 4-month immunization visit from two to three in The Gambia.MethodsWe conducted a cross-sectional questionnaire-based survey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IPV at 4 months of age in a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all health facilities providing immunizations in The Gambia. Healthcare providers who administer vaccines at the selected health facilities and caregivers who brought infants for their 4 month immunization visit were surveyed.FindingsPrior to IPV introduction, 9.9% of healthcare providers and 35.7% of infant caregivers expressed concern about a child receiving more than 2 injections in a single visit. Nevertheless, 98.8% and 90.9% of infants received all required vaccinations for the visit before and after IPV introduction, respectively. The only reason why vaccines were not received was vaccine stock-outs. Infant caregivers generally agreed that vaccinators could be trusted to provide accurate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number of vaccines that a child needed.ConclusionHealthcare providers and infant caregivers in this resource limited setting accepted an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injectable vaccines administered at a single visit even though some expressed concerns about the increase.  相似文献   
13.
徐慧  陈敏  孙永峰  程星  王琦  靳蓉 《广东医学》2020,41(23):2394-2397
目的分析贵阳地区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病原学分布及耐药特点。方法收集989例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临床资料,将支气管肺泡灌液采用支气管镜取出进行细菌培养、病毒以及肺炎支原体(MP)检测。结果(1)989例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病原检出阳性716例,阳性率72.40%,细菌、病毒、支原体检出率分别33.27% (329例)、22.45%(222例)、31.45%(311例)。(2)细菌感染中的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最为常见的革兰阳性菌株(G+);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为最为常见的革兰阴性菌株(G-)。培养菌株对青霉素类、红霉素、第1、2、3代头孢类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性,对头孢吡肟、拉氧头孢、哌拉西林、左氧氟沙星有较高的敏感性,对亚胺培南、万古霉素、利奈唑烷均无耐药发生。(3)病毒感染检出222例,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131例,腺病毒检测49例,流感病毒6例(A型2例,B型4例),副流感病毒36例(1型3例、2型4例、3型29例),病毒检出率以0~12月龄组最高,RSV、ADV感染主要集中在冬春季节。(4)肺炎支原体检出阳性率31.45%(311例),肺炎支原体检出率以3~5岁组最高。结论贵阳地区重症肺炎中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重要的细菌病原。重要病毒为腺病毒和呼吸道病毒为主,1~12月龄组的病毒感染检出率比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的体医融合已探索出以医院为平台的医院健康指导中心模式、以健身场所为平台的体育俱乐部健康指导模式、以社区为平台的健康监测中心模式和以体医融合健康产业为平台的产学研合作模式等4种运行模式。但总体来说我国体医融合尚处于起步阶段,优化体医融合专门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体医深度融合发展的关键。研究表明,我国体医融合人才现行培养模式主要以在职培训为主,存在专门人才缺失严重、认证体系有待完善和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等现实困境。同时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夯实体医融合人才培养体系,精心布局优化体医融合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强化引导完善体医融合舆论宣传体系,标准引领健全体医融合职业标准等优化路径,以期实现体医融合专门人才队伍的科学化和可持续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顺铂(DDP)作为第一个被发现的金属抗癌药物,是目前最有潜力和应用最广泛的抗肿瘤药物。顺铂在宫颈癌的治疗中尤为重要,目前已被推荐为同步放化疗的首选药物。但随着广泛的使用,顺铂的耐药性逐渐显露出来,并成为限制临床疗效和部分患者肿瘤治疗进展的主要原因之一。顺铂的耐药机制复杂,发生环节较多,但具体耐药机制尚不明确,目前按照顺铂耐药发生的环节可分为:①顺铂在血液循环过程中产生耐药;②顺铂通过细胞膜的流入或流出产生耐药;③顺铂在胞质中产生耐药;④顺铂与DNA结合后产生耐药。本文综述了宫颈癌顺铂耐药可能发生的四个环节及克服耐药常用的手段,为提高顺铂对宫颈癌的疗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复方碘酊消毒液中和剂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复方碘酊消毒液是含有20 g/L碘和1 g/L三氯羟基二苯醚的酒精溶液,为选择出合适的中和剂,采用化学中和法的悬液定量试验和滤膜冲洗及中和剂加滤膜冲洗法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硫代硫酸钠、硫代乙醇酸钠、吐温80、卵磷脂及其复方中和剂经悬液定量试验法和滤膜冲洗法,均不能中和复方碘酊消毒液对试验菌的残留作用。采用中和剂加滤膜冲洗法证明,用含5000 mg/L硫代硫酸钠+5000 mg/L吐温80+2000 mg/L硫代乙醇酸钠的磷酸盐缓冲液作为中和剂,均可有效去除复方碘酊消毒液对试验菌的残留作用;各中和剂及其中和产物对试验菌及培养基无不良影响。结论,选择复方碘酊消毒液的中和剂,不适宜用悬液定量试验法;宜采用滤膜过滤冲洗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单纯疱疹病毒 (HSV)感染与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关系。方法 测定 5 1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和 4 2例陈旧性心肌梗死 (OMI)患者及 31例冠脉造影正常者 (NC)的HSV - 1特异性抗体 (HSV - 1IgG、HSV - 1IgM)浓度 ,并同步观察纤维蛋白原 (Fg)、血液流变特性指标变化及其与HSV - 1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AMI组HSV - 1IgG阳性率及平均浓度明显高于NC组 (P <0 0 5 ) ,HSV - 1DNA检测结果与之吻合。校正冠心病危险因素前后HSV - 1IgG阳性与AMI均有相关关系 (OR4 2 6 6 ,P =0 0 19;OR 3 82 1,P =0 0 32 )。AMI组IgG、Fg、血浆黏度、低 /高切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高于 ,而红细胞变形指数低于NC组及OMI组 (P均 <0 0 5 )。AMI组中HSV - 1( )组上述指标 (除HCT外 )的改变与同组中HSV - 1( - )组及与NC、OMI组中HSV - 1( )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 ) ,AMI组中HSV - 1( )组IgG与Fg、血浆黏度、低 /高切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呈正相关 ,而与红细胞变形指数呈负相关 ,调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前后IgG与Fg均呈正相关。结论 HSV - 1感染与CHD(AMI)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与Fg、血液流变特性指标也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大鼠血中C肽(CP)、胰岛素(INS)、胰高糖素(GG)和血糖水平,以揭示胰岛内分泌细胞的功能变化。方法将120只大鼠随机平均分为A组(急性胰腺炎)和B组(假手术对照组),每组60只。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大鼠血中CP,INS和GG水平,同时测定血糖值。大鼠剖腹后肉眼观察胰腺形态学变化,取胰腺标本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制模9h后病理检查示A组大鼠均表现为重型急性胰腺炎。A组CP于术后9h,INS于术后15h和GG于术后12h开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P<0.05)。结论(1)急性胰腺炎时大鼠血中CP和INS水平可反映胰岛B细胞功能受损;CP能更准确、更及时地反映胰岛B细胞受损程度,并与病理学变化同步。(2)GG水平可反映胰岛A细胞功能;急性胰腺炎时A细胞可能比B细胞更易于受到破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IGF-Ⅰ)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1(IGFBP—1)与妊高征(PIH)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放射法测定50例妊高征孕妇(PIH组)和108例正常孕妇(对照组)的血清 IGF-Ⅰ、IGFBP-1水平,并对其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妊高征孕妇血清 IGF-Ⅰ水平低于正常孕妇(P<0.05),且重度妊高征孕妇血清 IGF-Ⅰ水平低于中度和轻度孕妇(P<0.05,P<0.01)。②妊高征孕妇血清 IGFBP-1水平高于正常孕妇(P<0.05),且重度妊高征孕妇血清 IGFBP-1水平高于中度和轻度孕妇(P<0.05,P<0.01)。③两组孕妇血清 IGF-Ⅰ水平与血清 IGFBP-1水平呈负相关(r=-0.386,P<0.05)。④妊高征孕妇血清 IGF-Ⅰ水平与舒张压呈负相关(r=-0.386,P<0.05),血清 IGFBP-1水平与舒张压呈正相关(r=0.632,P<0.01)。结论:妊高征孕妇血清 IGF-Ⅰ、IGFBP-1水平的高低可反映妊高征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