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4篇
  免费   217篇
  国内免费   219篇
耳鼻咽喉   26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249篇
口腔科学   33篇
临床医学   389篇
内科学   174篇
皮肤病学   36篇
神经病学   149篇
特种医学   126篇
外科学   433篇
综合类   611篇
预防医学   293篇
眼科学   130篇
药学   287篇
中国医学   89篇
肿瘤学   13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336篇
  2013年   305篇
  2012年   450篇
  2011年   475篇
  2010年   257篇
  2009年   181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80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究IPP图像分析软件评估结晶情况可行性、可靠性和稳定性。方法由两位研究员分别对同一批草酸钙结晶照片进行人工评分和应用IPP评分,通过统计学方法检验评分的一致性;1周后,一位研究员再次进行人工评分和应用IPP评分,通过统计学方法检验自身前后评分的一致性。结果人工评分草酸钙结晶,两位研究员及同一研究员前后所给的评分,其一致性均差;应用IPP评分,两位研究员及同一研究员前后所给的评分,其一致性均较高。结论应用IPP图像分析软件对草酸钙结晶情况进行评分具有可靠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42.
目的: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电磁脉冲(electromagnetic pulse,EMP)辐照对大鼠左心室肌组织的生物效应。方法:10只雄性同窝SD大鼠随机分为辐照组与正常对照组2组,每组5只。在锥形平板GTEM小室内对辐照组大鼠进行EMP辐照,EMP辐照参数为:场强200 k V·m-1,脉冲前沿3.5 ns,脉宽14 ns,重复频率1 Hz;正常对照组进行假辐照。辐照后18 h取大鼠左心室肌,提取RNA,经反转录后用Cy3、Cy5荧光标记,获得两组动物来源c DNA探针,c DNA探针与基因表达谱芯片进行杂交,结果由扫描仪扫描并用软件进行分析统计。结果: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108条,表达增强的有51条,其中功能已知或部分已知的11条,占22%;表达减弱的有57条,其中功能已知或部分已知的15条,占26%。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代谢、神经递质、肌肉收缩、凋亡、应激等方面。其中蛋白激酶C、热休克蛋白70、辅酶Q10、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5-羟色胺受体2C、锌指蛋白10、干扰素γ、雄激素调节蛋白、雌激素调节蛋白等可能在EMP对大鼠心脏生物学效应方面起重要作用。结论:EMP辐照可诱导大鼠左心室肌组织多个基因特异性表达。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结直肠碰撞瘤(CRCT)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1例CRC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行组织学观察、免疫组化和基因检测,进而复习相关文献,同顾性分析国内外11例CRCT情况。结果 CRCT以高龄(>65岁)男性患者多见,临床表现无特殊,术前诊断率低,最后诊断需病理检查与免疫组化检查,基因分析有助诊断。病理特点为同一部位出现2个不同组织类型的肿瘤结合,瘤组织间无移行和混合,有各自的转移途经,以腺癌和恶性淋巴瘤的碰撞多见。治疗以手术为丰,辅以化疗、放疗。结论 CRCT在临床中罕见,诊断、治疗均困难,预后较差,临床需要提高认识,相关的临床病理特点有待进一步总结。  相似文献   
44.
目的 准确测定SPF新西兰兔生物学特性尤其是疾病相关的指标,并进行性别间比较。 方法 取70-80日龄左右SPF新西兰兔30只,饲养一周后,精确称量体重及主要脏器重量;采集动脉血测定血液生理、生化、血气指标;颈动脉插管测定动脉压,呼吸支持情况下进行开胸测定心室压。 结果 雄性与雌性新西兰兔比较: 甲状腺、肾上腺、肝的质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脑、脑垂体、甲状腺的脏器系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甲状腺、肾上腺、肝的脏脑比系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红细胞平均体积、平均血红蛋白量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谷氨酰转肽酶、淀粉酶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血气分析、心率、颈动脉收缩/舒张压,左心室收缩/舒张压,右心室收缩/舒张压不存在性别间差异。 结论 性别对新西兰兔脏器重量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有一定影响,而血气、血压、心率及心室压等不存在性别间差异。  相似文献   
45.
目的:评价半导体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3/2013-03到我院眼科就诊33例33眼难治性青光眼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半导体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激光能量1000~3000 mW,时间2000~3000ms,击射范围270°~360°,击射点20~40点。随访观察并记录患者临床症状、视力、眼压、眼前节及并发症,随访时间为6 mo。
  结果:最后随访时32例(97%)的患者眼部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术前平均眼压为50.26±9.37mmHg,最后随访6mo时平均眼压下降为18.38±8.73mmHg,治疗前后眼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例(6%)术后3mo时眼压再次升高,给予再次激光治疗,术后并发症为前房炎症反应9例(27%),前房出血5例(15%),结膜下出血2例(6%),结膜充血水肿12例(36%),眼球萎缩1例(3%)。结论:半导体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是一种简便、降压显著、痛苦小、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6.
47.
陈京霞  邹秀兰  张楚  许炜 《中国药房》2015,(8):1103-1104
目的:观察普拉洛芬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术后干眼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Ⅲ~Ⅳ期的48例(80眼)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术后分别给予普拉洛芬(A组40眼)及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液(B组40眼)点术眼,术后3、7、14、28 d分别从自觉症状、干眼泪膜破裂时间及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结果:A组患者于用药后3 d干眼症状开始好转,于用药后7 d干眼症状改善最为明显;B组患者干眼症状没有明显改善,部分干眼症状加重。结论:普拉洛芬不仅能很好的控制激光光凝带来的炎性反应,更能有效的缓解干眼症状。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离体条件下细胞穿透肽Tat-LK15运载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ence RNA,siRNA)沉默RGC-5视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 line,RGC-5)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n NOS)基因的可行性,为在体条件下研究Tat-LK15运载siRNA沉默n NOS表达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1通过凝胶阻滞分析测定Tat-LK15与siRNA的最佳交联比。流式细胞术检测Tat-LK15/FAM-siRNA以最佳交联比转染RGC-5细胞的转染效率;不同剂量Tat-LK15(1、2.5、5、10和20μg)孵育RGC-5细胞24 h,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2制备n NOS高表达的RGC-5细胞模型。3将RGC-5细胞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Tat-S组(Tat-LK15运载n NOS/siRNA转染模型细胞)、Lipo-S组(LipofectamineTMRNAi MAX运载n NOS/siRNA转染模型细胞)及Tat-N组(Tat-LK15运载NCsiRNA转染模型细胞),通过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各组nN OS表达水平。结果 Tat-LK15与siRNA质量比为2∶1时可完全包裹siRNA,达到最佳交联,此时其转染效率为(84.4±3.9)%。当Tat-LK15剂量为20μg(6.1μmol·L-1)时才出现一定细胞毒性,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10.3±1.1)%vs(7.4±0.9)%,P<0.05]。造模后RGC-5细胞nN OS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Tat-S组nN OS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Tat-S组与Lipo-S组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Tat-LK15能高效转染siRNA,细胞毒性低,离体条件下可有效运载siRNA沉默nN OS的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细胞膜galectin-1抗体阻断对黏附LST-R1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galectin-1在LST-R1细胞的表达。galectin-1抗体预孵LST-R1细胞后种植于Ⅰ型胶原(20μL/孔)包被的48孔板中,流式细胞仪检测黏附LST-R1细胞凋亡变化。结果galectin-1表达于LST-R1细胞膜表面,galectin-1抗体预孵LST-R1细胞后结合率为(67.2±6.73)%。galectin-1抗体阻断组黏附细胞呈不规则角形,而对照组黏附细胞呈圆形或类圆形;黏附LST-R1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46±0.89)%和(8.61±1.23)%。结论LST细胞黏附至细胞外基质后,膜表面galectin-1可促进黏附细胞凋亡增加,表明膜表面galectin-1可能参与了LST病变侧向扩散非侵袭性生长特性的形成。  相似文献   
50.
糖尿病对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及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王钢 《实用老年医学》2006,20(5):335-337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动态血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ABP)及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的影响。方法 选取36例单纯EH及33例合并T2DM的EH患者,行24hABP监测,对2组患者的ABP及BPV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单纯EH患者相比,合并T2DM的EH患者日间平均收缩压(dmSBP)(P〈0,05)、日间脉压(dmPP)(P〈0.01)、日间收缩压标准差(dSBPSD)(P〈0.01)及日间收缩压标准差变异系数(dSBPCV)(P〈0.05)显著增大。结论 T2DM加重EH患者心血管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异常,引起ABP及BPV增大;改善其体内糖代谢状况,将有助于改善其心血管系统血流动力学,从而减少心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