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5篇
  免费   162篇
  国内免费   136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29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180篇
口腔科学   56篇
临床医学   265篇
内科学   206篇
皮肤病学   25篇
神经病学   57篇
特种医学   57篇
外科学   188篇
综合类   544篇
预防医学   104篇
眼科学   29篇
药学   361篇
  4篇
中国医学   79篇
肿瘤学   8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177篇
  2012年   291篇
  2011年   290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目的通过对2012年3月至2014年11月贵阳市第五人民医院238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lar lavage fluid,BALF)细胞病理学检查结果分析,探讨其在临床肺部疾病诊治中的意义。方法留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15~20m L,所有标本用Thin Prep液基细胞学技术涂片后行HE染色、过碘酸-雪夫(PAS)染色、六胺银(GMS)染色、抗酸染色。结果238例BALF标本中查见异常成分的80例(33.6%);其中卡氏肺囊虫47例,分枝杆菌15例,真菌8例,巨细胞病毒2例,复合感染3例,查见肿瘤细胞5例。结论本院送检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异常检出率高,细胞病理学检查为肺部疾病诊断提供方便快捷的形态学依据,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2.
目的通过玻璃酸钠注射配合三色敷药外用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根据其膝部症状、体征恢复情况作出客观评价,并进一步探讨其治疗作用机理。方法采用60例膝O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三组,治疗一疗程(5周)后分别对三组病例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三组在治疗后与治疗前积分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尤其是治疗组经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具有极其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Ⅰ、Ⅱ经治疗后疗效积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Ⅰ、Ⅱ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Ⅰ、Ⅱ有效率均为75%。故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Ⅰ、Ⅱ,两个对照组之间治疗效果相当。结论玻璃酸钠注射配合三色敷药外用,二者具有协同作用,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3.
本文报道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在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的3例食管巨大血管瘤患者的内镜下改变及疗效,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内镜下食管静脉瘤治疗的方案选择。  相似文献   
64.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诊断婴幼儿浅表血管瘤分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鉴别婴幼儿浅表血管瘤增生期与退化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根据Mulliken分类法与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表达,将经手术病理诊断为血管瘤的39例患儿分为增生期血管瘤及退化期血管瘤,比较不同分期血管瘤的血管指数(VI)、血流指数(FI)及血管血流指数(VFI)。结果 血管瘤增生期24例,VI 0.51±0.11,FI 38.06±6.64,VFI 19.54±5.52;退化期15例,VI 0.32±0.15,FI 30.81±10.29,VFI 11.07±6.47。增生期VI、FI、VFI均高于退化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能实时、清晰、动态显示肿块的血流情况,并对血管瘤分期的鉴别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对急性有机磷中毒脑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中毒组、常规治疗组和高压氧治疗组,正常对照组6只,其余3组各18只,建立大鼠急性有机磷中毒脑损伤模型。中毒组、常规治疗组和高压氧治疗组分别于建模后1、3、7 h(每个时间点6只)下腔静脉采血检测丙二醛(MDA)的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荧光定量PCR检测海马组织HIF-1α mRNA的表达。结果与中毒组比较,高压氧治疗组的海马组织HIF-1α mRNA的表达和血清MDA含量逐渐下降(P<0.05),而血清SOD活性逐渐升高(P<0.05)。结论高压氧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性脑损伤的保护机制与抗氧化损伤和抑制HIF-1α的表达有关,且高压氧干预越早越好。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究牵张刺激对乳鼠心房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电流(Ito)、内向整流钾电流(IK1)和动作电位时程(APD)的影响。方法:取1日龄SD乳大鼠心脏,分离、消化获得心房肌细胞。于细胞牵引装置培养24 h分组:对照组不予牵张刺激;牵张组予增加12%硅胶膜面积牵张刺激24 h。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方法记录细胞膜Ito、IK1和APD的变化。结果:在+60 mV刺激电压水平,牵张组Ito密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16±04)pA/pF vs (121±29) pA/pF,P<001]。在-120 mV刺激电压下,牵张组IK1密度较对照组增大[(-108± 08) pA/pF vs (-88±09)pA/pF,P<001]。牵张组动作电位复极50%(APD50)和复极90%(APD90)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105±14)ms vs (155±24) ms,(300± 28) ms vs (563±36) ms,P<001]。结论:牵张刺激可降低乳大鼠心房肌细胞Ito密度,增大IK1密度,缩短APD,这可能是压力负荷增大致心房电重构的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67.
显微手术治疗颅底脑膜瘤2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治疗颅底脑膜瘤的手术入路和操作要点.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行显微切除术的颅底脑膜瘤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以多螺旋CT和MRI对瘤体的解剖位置和血供走向作综合分析,分别选择额下、翼点、枕下等手术入路切除,对照组统一采取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对比分析2组手术疗效,总结手术技巧.结果 除小脑桥脑角脑膜瘤外,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全切除19例,其中SimpsonⅠ级14例,SimpsonⅡ级5例,次全切除4例;对照组全切除12例,其中SimpsonⅠ级10例,SimpsonⅡ级2例,次全切除11例;观察组全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0%,显著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3.8%(P〈0.05).结论 颅底脑膜瘤解剖位置深,血供丰富,手术入路应以最大限度显露手术视野和最低程度减少脑组织牵拉为原则,尽可能接近颅底病变区域;在此基础上,精确掌握瘤体与周边组织的解剖关系,谨慎操作,避免医源性血管和神经损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8.
目的 观察胃乐散对大鼠实验性溃疡血栓素A2(TXA2)和前列腺素I2( PGI2)及环氧合酶2(COX-2)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胃乐散低剂量组、胃乐散中剂量组、胃乐散高剂量组和雷尼替丁组.采用冰醋酸烧灼法制备大鼠胃溃疡模型,连续用药后第14天处死大鼠,取溃疡部位组织提取蛋白.用ELISA法检测组织中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水平变化,并观察TXB2/6-Keto-PGF1α的比值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组织中COX-2的含量.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6-Keto-PGF1α、COX-2水平降低(P<0.05),TXB2及TXB2/6-Keto-PGF1α升高(P<0.05);胃乐散高剂量组6-Keto-PGF1α的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胃乐散中、高剂量组及雷尼替丁组6-Keto-PGF1α、COX-2的含量增加,特别是胃乐散高剂量组增加更为明显(P<0.01),胃乐散高剂量组及雷尼替丁组TXB2低于模型组(P<0.05),特别是TXB2/6-Keto-PGF1α降低更为显著(P<0.01).结论 胃乐散治疗胃溃疡可能是通过促进PGI2分泌,纠正TXA2/PGI2的失衡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69.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的高流行区,大样本的调查显示我国慢性HBV感染者高达1.2亿人之多.由于持续HBV感染及复制激发的免疫应答失调是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病情进展的根本原因,要阻止疾病进展,应进行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核苷(酸)类似物是目前公认有效的抗HBV的药物之一,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主要通过抑制DNA聚合酶的复制从而发挥抗HBV作用.其在有效抗病毒治疗的同时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有何影响.本文就近年来此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双孔法治疗后纵隔肿瘤的可行性。方法取健侧卧位前倾30°,于患侧腋中线第6肋间做1 cm长切口为胸腔镜观察孔,腋前线第3/4肋间做一3 cm长操作切口。经操作口置入电凝钩及吸引器,切开纵隔肿瘤外膜后使用圆头吸引器于包膜内钝性分离并完整切除肿瘤。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胸。平均手术时间46.5 min(35~78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65.5 ml(30~110 ml),术后胸腔引流时间平均2.5 d(1~4 d),术后平均住院4.5 d(3~7 d)。术后病理:神经纤维瘤8例,神经鞘瘤4例,畸胎瘤3例,支气管囊肿2例,淋巴结结核2例,脂肪瘤1例。20例随访6~12个月,无复发。结论胸腔镜下双孔法治疗后纵隔肿瘤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