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2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93篇
预防医学   37篇
药学   25篇
  1篇
中国医学   6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合理的生产管理与科学施策是苜蓿获得优质高产的重要保障,本文为滴灌苜蓿优质高效生产提供参考和依据。根据作者多年的田间试验研究结果、生产实践调查及结合相关文献分析,从滴灌苜蓿田间供水、滴灌带合理布置、最佳播种期选择、施肥策略、田间生长管理、干草收获时间选择及田间干燥技术等方面,将滴灌苜蓿生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系统阐述了绿洲区滴灌苜蓿优质高效生产的田间管理措施及注意事项,提出了滴灌苜蓿优质高效生产的管理模式与科学施策。以期为绿洲区滴灌苜蓿的优质高效生产制定合理的田间管理制度提供科学依据及实际生产指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原驻训士兵返回平原后高原脱适应症发生率及与训练倦怠之间的关系。方法抽取驻疆某部高原驻训返回平原1周后140名士兵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士兵训练倦怠问卷方式进行测评,分有、无高原脱适应症状两组,比较两组训练倦怠间的差异性,同时分析高原脱适应症与训练倦怠的相关性。结果①高原驻训士兵返回平原后脱适应症发生率为80.00%,与高原维稳部队返回平原后脱适应症状发生率78.36%(χ2=0.188,P=0.664)、高原移居者返回平原后脱适应症发生率75.10%(χ2=1.279, P=0.258)均无显著性差异。疲倦(12.86%)、头晕(11.43%)、乏力(10.00%)位居高原脱适应症状前3位。②有高原脱适应症状士兵训练倦怠总分及身心耗竭、训练疏离得分显著高于无高原脱适应症状士兵( P<0.01)。体质量超重士兵高原脱适应症发生率显著高于体质量正常士兵(P<0.05)。③进入高原驻训士兵返回平原后,高原脱适应症与训练倦怠的回归方程(P<0.01)为:训练倦怠=0.498×高原脱适应症-0.126×年龄+0.038×军龄+0.069×文化程度+0.029×体质指数。结论高原驻训士兵返回平原后高原脱适应症与训练倦怠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性,减少高原脱适应症的发生,有助于降低训练倦怠程度。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PTE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微血管密度表达改变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抑癌基因PTE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微血管密度在51例子宫内膜癌和1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并对5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术后随访。结果51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抑癌基因PTE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率和微血管密度,平均值分别为43.1%、76.5%、35.32±10.09,与正常子宫内膜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χ2分别为8.817、19.636,t=34.254,均P<0.05)。抑癌基因PTE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微血管密度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存在一定的关系。子宫内膜癌生存时间与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分级、肌层浸润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微血管密度表达有关;但肌层浸润、手术病理分期、微血管密度表达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P<0.05)。抑癌基因PTEN对预后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微血管密度高表达和抑癌基因PTEN表达降低可能是参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子宫内膜癌的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分级、肌层浸润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微血管密度表达是评价子宫内膜癌预后的重要指标,但肌层浸润、手术病理分期、微血管密度是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构建数字化教学平台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教育模式是教育发展的趋势。文章从经费投入、政策导向及管理等方面对石河子大学从加强硬件建设、充实网络教学资源和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三方面,对构建数字化网络教学平台,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研究与实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圆形分布在职业伤害中的应用,揭示职业伤害的时间分布特征。方法回顾性研究某有色金属企业20 a来职业伤害的发生情况,圆形分布方法分析发生时间的分布特征。结果职业轻伤4 607例,重伤161例,死亡73例。职业伤害在季节、月份和日期分布上没有集中趋势(P>0.05);在24 h分布多发于中班(8:00~16:00),圆形分布推断高发时段在4:30~17:00。结论职业伤害在24 h分布有集中趋势;圆形分布方法可作为分析职业伤害时间特征的一种统计方法。  相似文献   
17.
李晶  刘斌  孙侃 《医学综述》2005,11(12):1100-110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不可逆的视功能损害或完全失明。近年来,从现代分子生物学、组织病理和专业临床等领域不同角度交互渗透,进行大量观察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表达的研究进展尤为突出。近几年研究表明,VEGF在DR发生、发展,尤其在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现将有关研究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取红心萝卜色素并研究其稳定性。方法分别用盐酸、乙酸、乙醇、丙酮等溶剂进行提取,然后用正交设计法优化提取条件。结果乙醇提取效果好,用乙醇进行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9 h,乙醇与红心萝卜汁的比例1∶1。结论此实验方法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1999年后巴彦淖尔市及周围区域流行性出血热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的原因。方法对2005年春末在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有HFRS病人的居民区捕获褐家鼠119只、小家鼠21只、获得鼠血条126份、9份病人血清和2份正常人血清样本。以间接免疫荧光和RT—PCR等流行病学检测技术,综合全市人文地理特征分析。结果恢复期病人及病人密切接触者的IsG均显示对SEO型L99株抗原的反应滴度高于HTN型76-118株,从褐家鼠筛选出9个阳性标本,对其部分S和部分M核苷酸序列进行系统发生分析,均为SEOI亚型。结论汉城病毒为巴彦淖尔市流行性出血热暴发的主要病原体。褐家鼠为优势鼠种,有很高的感染率和带病毒率,是主要传染源和储存宿主。  相似文献   
20.
大蒜蒜酶提取纯化及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从鲜蒜中分离纯化蒜酶的方法和临床常用剂对酶活性的影响,为今后工艺的进一步放大、优化和合理临床应用提供必要理论参数。方法:以天然蒜氨酸作底物,采用丙酮酸法测定酶浓度;以牛血清白蛋白为标准,采用考马斯亮兰G-250法测定蛋白质浓度。结果:从鲜蒜中提取纯化蒜酶,其粗酶浸提液的最佳组成为Na2HPO4-KH2PO4缓冲溶液;硫酸铵沉淀酶蛋白的最适饱和度范围为0%~35%;选用超滤技术脱盐;蒜酶最佳调节等电点为4.9。在临床常用溶剂中,含氯化钠的注射液(不含葡萄糖)对蒜酶活力有显著的激活作用,而含葡萄糖的注射液则较强地抑制了蒜酶活力;75%和95%乙醇具有强烈的杀酶作用。结论:本研究为今后工艺的进一步放大与优化和蒜酶合理临床应用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