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1篇
  免费   361篇
  国内免费   93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150篇
口腔科学   24篇
临床医学   305篇
内科学   177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27篇
特种医学   205篇
外科学   611篇
综合类   385篇
预防医学   524篇
眼科学   113篇
药学   235篇
中国医学   107篇
肿瘤学   1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170篇
  2020年   196篇
  2019年   116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253篇
  2013年   213篇
  2012年   360篇
  2011年   297篇
  2010年   190篇
  2009年   170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左心室收缩功能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住院死亡率的影响。方法收集169例重度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白细胞、血气分析、C反应蛋白、N端脑钠肽前体及心脏彩超等,依据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将其分为两组:左室收缩功能正常组(EF%≥50%)及左室收缩功能障碍组(EF%<50%),进而比较两组患者死亡率及炎症因子等的差异。结果所有重度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中,35名(20.71%)EF%<50%,6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17.41%,134名患者(79.29%)EF%≥50%,6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4.45%。左室收缩功能正常组与障碍组之间在C反应蛋白、N端脑钠肽前体、动脉血乳酸水平及死亡率方面有显著差异(P<0.01)。EF与C反应蛋白呈负相关(r=-0.31,P<0.01)。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EF<50%是重度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 2.38,95%CI 1.32~7.73)。结论重度慢阻肺急性加重住院患者中20.71%伴有左室收缩功能障碍,EF<50%是其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Ⅰ期气管、环气管部分切除端端吻合术在治疗重度颈段气管狭窄中的有效性、适应证和风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9年11月采用Ⅰ期部分气管、环气管切除端端吻合术治疗的重度颈段气管狭窄患者29例。其中男19例,女10例,17~51岁,平均31岁。手术方法包括气管-气管端端吻合(18例)、环气管吻合(9例)和甲状软骨气管吻合(2例)。狭窄程度按照Myer-Cotton法分为Ⅲ度18例,Ⅳ度11例。 结果 狭窄长度1~4 cm,平均2.5 cm。一次性手术成功拔管25例(86%)。术后并发症:皮下气肿1例,再次狭窄4例,吻合口裂1例,暂时性声带麻痹1例。 结论 Ⅰ期端端吻合术是一种有效治疗重度颈段气管狭窄的手术方法,手术成功率高。严格的术前适应证选择和术者经验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3.
目的 调查分析西安市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家族聚集性疫情传播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COVID-19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及密切接触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疫情的传播链,采集病例及相关人员的鼻咽拭子标本进行SARS-CoV-2核酸检测。 结果 本次疫情累计发现4例普通型、1例危重症型确诊病例和2例无症状感染者,危重症病例最终死亡。首例病例A于2020年1月31日发病,其他病例在首例病例发病后的1~13 d内发病,病例B、C和D、E分别为二、三、四代病例。 结论 家族聚集性疫情是COVID-19的防控重点,及早发现传染源,对密切接触者进行筛查隔离,防止传播扩散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4.
目的:通过对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的症状体征的采集以及免疫指标的检测,探究PBC患者中医证型与免疫指标的关系。方法:采集90例PBC患者的症状体征等四诊资料进行辨证分型。采用流式细胞法检测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Th1细胞和Th2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结果:PBC患者的中医证型分为湿热蕴结证、肝郁脾虚证、瘀血阻络证、肝肾阴虚证4型,其中瘀血阻络证39例(43.33%)所占比例最大;主要症状体征分别为:身倦乏力74例(82.22%),绝经69例(76.67%),纳差48例(53.33%),脾肿大41例(45.56%)等。在细胞免疫方面,瘀血阻络证患者的CD8^+与肝郁脾虚证、肝肾阴虚证患者相比更低(P<0.05),伴有血瘀证患者IL-6、IFN-γ较非血瘀证者高(P<0.05)。结论:PBC患者的中医证型以瘀血阻络证占比最多,主要症状及体征有身倦乏力、绝经、纳差、脾肿大等;瘀血阻络证患者CD8^+与肝郁脾虚证、肝肾阴虚证者相比更低;PBC血瘀证患者IL-6、IFN-γ较非血瘀证高。  相似文献   
65.
目的对鼠疫疫区监测中捕获到的形态学变异沙鼠进行分类鉴定。方法运用形态学鉴定技术和DNA条形码技术综合鉴定。结果该鼠体重50.3 g,体长115 mm,尾长88 mm,后足长28 mm,耳长16 mm。颅骨长31.6 mm,宽19.8 mm,齿隙长9.1 mm。体背棕灰色,基部暗灰色,中段沙黄色,尖端黑色;腹毛污白色,尾毛鲜棕黄色,下面杂生白毛,尾端有黑色毛束。爪基部浅褐色,尖部灰色。DB沙鼠的序列与NCBI中子午沙鼠序列同源性为99%。NJ系统发育树显示所有测试沙鼠序列成两个高置信度分支,长爪沙鼠聚为一类,DB沙鼠与子午沙鼠聚为一类,DB沙鼠与子午沙鼠遗传距离≤1%,与长爪沙鼠遗传距离为9-10%。结论定边县鼠疫监测中形态学变异沙鼠鼠种为子午沙鼠。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喉上神经阻滞联合环甲膜穿刺在颈髓损伤患者经鼻清醒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80例拟行颈椎减压植骨内固定术需要经鼻清醒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超声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体表定位下行喉上神经阻滞联合环甲膜穿刺后经鼻气管插管,超声组在超声引导下行喉上神经阻滞联合环甲膜穿刺后经鼻气管插管。记录入室后(T0)、气管导管进入咽喉(T1)、气管导管进入声门即刻(T2)、插管成功后5 min(T3)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和心率(heart rate,HR),并记录插管成功情况、插管时间及记录患者术后耐管程度。 结果 对照组T1 、T2 、T3 时的MAP和HR均明显大于T0(P<0.05)。超声组T1 、T2 、T3 的MAP和HR与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组呛咳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超声组患者术后耐管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超声引导喉上神经阻滞联合环甲膜穿刺能够满足经鼻清醒气管插管的需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7.
目的水凝胶是含水量高和体表面积大的化学性惰性合成高分子,当植入到脊髓组织中,为细胞和轴突提供力学支持。本研究对修复脊髓损伤水凝胶制备、物理特性进行研究。方法本研究交联的水凝胶由2-甲基丙烯酸羟(HEMA).2乙基三甲基氯化物(methacryloyloxy,MOETACL)共聚物合成。利用氯化钠(NaCl)微粒制备水凝胶的孔隙,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结构。结果计算水凝胶在单位体积上的孔隙数,孔的平均直径和平均体积。以HEMA.MOETACL为基础的水凝胶在其组成上具有显著特征。结论均质多孔的水凝胶,其在修复脊髓损伤的生物特性上具有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68.
目的:回顾性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住院行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发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及大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以2008年9月~2010年8月收住的235例STEMI在12 h内行直接PCI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病例组(包括MACCE及大出血)和对照组。搜集手术、药物、实验室等相关因素,包括急性梗死相关血管、术中有无慢血流和无再流发生及处理、处理前后血流分级、急性梗死相关血管球囊预扩张及支架扩张最高压力等数据,同时搜集左室射血分值、血小板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嗜碱性粒细胞计数、凝血系列、肝肾功、血脂4项、空腹血糖及心肌标志物等检测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的方法分析上述因素与MACCE及大出血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病例组在急性IRA行直接支架植入术的比率、凝血酶原时间、CK方面高于对照组(P<0.05),在年龄、急性IRA慢血流及无再流的发生率、术前术中IABP的使用率、Killip分级、并发CTO的血管数量、急性IRA预扩最高压力、FPG、Cr、CK-MB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病例组在冠脉内替罗非班使用率、行2次PCI的比率、急性IRA支架的最高压力方面低于对照组(P<0.05),在男性患者的比率、慢血流及无再流处理前和处理后TIMI分级、植入支架的总数量、UA、TC、LDL-C、HDL-C、左室射血分数值(LVEF)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LVEF值与MACCE及大出血具有相关性(P<0.05),慢血流及无再流处理后TIMI分级与MACCE及大出血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其中年龄呈正相关,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慢血流及无再流处理后TIMI分级及左室射血分值呈负相关。结论:高龄、慢血流及无再流处理后TIMI分级小和LVEF值低是MACCE及大出血的危险因素;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是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69.
Correction for ‘Oxidative carboxylation of olefins with CO2: environmentally benign access to five-membered cyclic carbonates’ by Liang Wang et al., RSC Adv., 2020, 10, 9103–9115.

Th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regrets that incorrect details were given for Ref. 10b, 11b and 11c in the original article. The correct versions of Ref. 10b, 11b and 11c are given below as Ref. 1, 2a and 2b, respectively.Th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apologises for these errors and any consequent inconvenience to authors and readers.  相似文献   
70.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全肺切除术后的长期生活质量。方法采用生活质量测定量表核心量表(QLQ-C30)调查从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科治疗的60例全肺切除术后NSCLC患者,将其分为两组,A组:年龄<60岁的患者;B组:年龄≥60岁的患者。对其术前和术后3、6和12个月的QLQ-C30得分进行比较。结果术前、术后生活质量相比较:①功能方面:两组术后体力均显著下降,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②症状方面:两组术后第3、6个月疲乏、呼吸困难均加重,B组患者术后第12个月呼吸困难与术前比较仍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患者疼痛、呼吸困难症状,在术后3、6个月较A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疲乏症状,在术后3、6、12个月较A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症状指标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年龄<60岁的NSCLC患者行全肺切除术后的生活质量优于年龄≥60岁的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