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1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结合16层螺旋CT扫描在肝小血管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常规B超和16层螺旋CT对20例肝小血管瘤(〈30mm)进行对照分析,所有病例均经3-6个月追踪、回访证实。结果20例肝小血管瘤患者B超检出率为100%,B超发现病灶不能定性者2例,平扫有3例未发现病灶,增强扫描检出所有病灶并全部给予定性诊断。结论肝小血管瘤大部分表现为B超高信号、CT平扫低密度,超声检出率优于CT平扫,对超声低回声者往往定性困难,而螺旋CT增强扫描可以准确诊断,二者联合运用能提高对肝小血管瘤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22.
邱芳  张兴芳  张志军  蒲鑫 《华西医学》2012,(8):1186-1189
目的探讨贵州地区进行宫颈癌机会性筛查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2011年10月贵州省人民医院妇科门诊及住院进行宫颈癌机会性筛查的1 842例患者资料,筛查方法包括液基细胞学技术、宫颈刮片、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检测、HPV第2代捕获杂交法检测、阴道镜检查,以病理确诊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结果贵州地区女性人群的HPV平均感染率为21.87%。共检出宫颈癌前病变39例(2.12%),宫颈癌2例(0.11%)。结论医院内就诊女性宫颈病变检出率高,应高度重视其机会性筛查,有助于早期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23.
背景:中国很多地方做过骨密度的变化规律及骨质疏松症的调查,但对于地处西部的贵阳地区,尚缺乏对的骨密度变化规律和骨质疏松症全面系统的随机调查。 目的:调查贵阳地区成人骨密度,为该地区骨质疏松的预防、诊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2008/2011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对贵阳地区共1 334例年龄为20~79岁的人群进行骨密度测定,测定部位包括腰椎1~4椎体、右股骨近端,以峰值骨密度减低2. 0 SD为诊断骨质疏松症标准,按性别、10岁一个年龄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与结论:贵阳地区男、女骨密度峰值均在20~29岁年龄组,女性50岁、男性60岁以后骨密度值明显降低。20~29岁的女性人群中出现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和骨丢失率较高的异常现象。提示对于女性小于50岁和男性小于60岁,应加强普及骨质疏松预防知识,50岁以上的女性和60岁以上的男性还应同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以减少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同时该调查为贵阳地区骨质疏松症的诊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4.
背景:膝关节的解剖形态个体差异显著,而传统膝关节置换手术定位力线方法复杂,不能准确预测术中患者的力线位置、假体大小及截骨量。 目的:探讨基于医学图像三维重建、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以及3D打印制造的个性化手术导航模板辅助下全膝关节置换的临床效果。 方法:采用CT或者磁共振扫描设备对患者进行扫描,获取患者医学图像数据;采用二维医学图像处理技术进行骨骼的三维重构;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进行导航模板的设计;采用3D打印技术制造个性化手术导航模板,并进行临床全膝关节置换;置换后采用影像学评估术后效果。 结果与结论:Arigin 3D Pro(昕健医疗技术有限公司)能够准确重构出患者下肢骨骼三维模型,自主研发的三维设计软件Arigin Surgical Templating(昕健医疗)能够精确定位包括下肢力线、股骨旋转轴等在内的下肢相关轴线及截骨参考点。该组研究设计和制作的个性化膝关节手术导航模板,术中和股骨髁与胫骨平台骨性解剖结构贴合紧密,无明显移动;全膝关节置换后患者下肢力线偏差小于3°。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PDCA循环法结合360°教学考核评估体系在贵阳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培)过程管理中的初步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2018年贵阳市市属医院151名住培学员基本资料,对照组(2013级)按原贵州省专科医师培训要求进行常规管理及考核,PDCA-360°组(2015级)严格按国家标准执行PDCA循环...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老年腰椎后路手术术后脑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患者使用星状神经节阻滞,并与30例常规对症支持治疗的患者比较,在治疗后1、5、7d两组MMSE量表评分变化情况,并统计治疗后7d患者的主要精神症状。结果两组术后1d时MMSE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5d和7d,观察组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7d,观察组存在定向障碍、语言障碍、记忆障碍以及精神萎靡的比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实施腰椎后路手术后的患者,较易出现术后脑功能障碍,使用双侧的星状神经节阻滞能有效改善患者精神症状,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7.
宫腔镜治疗38例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正文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0):4140-4141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开展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将患者的病例资料、临床治疗资料等搜集整理,并与经治医师、责任护士共同探讨病例,探讨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结果]①手术情况:26例患者单纯行宫腔镜息肉切除术,9例同时行部分子宫内膜切除;11例行全部子宫内膜切除术,1例同时行子宫不全纵隔切除术。手术均顺利完成,患者出现术中并发症,手术时间(18.24±2.34)min,出血量(10.39±1.08)ml,术后5~7d出院。②疗效评价:术后1、3、6、12、18个月常规随访,并在以后的每年中门诊复查1次,满意率达100%。所有患者最短随访3月,最长随访3年,至今未发现复发病例。③妊娠情况及妊娠结局:8例有生育要求,,1例已妊娠,5例已足月分娩,无前置胎盘、胎盘黏连等并发症发生;1例自然流产;1例稽留流产。④病理检查:38例患者术后病理学检查均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其中单发83例,多发43例,最多6枚,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直径5mm~4cm。⑤手术并发症:本次研究中,无手术并发症出现。[结论]宫腔镜是目前唯一能够在直视情况下对子宫内膜生理与病理变化进行检查诊断的方法,也是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金标准。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8.
背景:中国很多地方做过骨密度的变化规律及骨质疏松症的调查,但对于地处西部的贵阳地区,尚缺乏对的骨密度变化规律和骨质疏松症全面系统的随机调查.目的:调查贵阳地区成人骨密度,为该地区骨质疏松的预防、诊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08/2011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对贵阳地区共1 334例年龄为20~79岁的人群进行骨密度测定,测定部位包括腰椎1~4椎体、右股骨近端,以峰值骨密度减低2.0 SD为诊断骨质疏松症标准,按性别、10岁一个年龄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结论:贵阳地区男、女骨密度峰值均在20~29岁年龄组,女性50岁、男性60岁以后骨密度值明显降低.20~29岁的女性人群中出现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和骨丢失率较高的异常现象.提示对于女性小于50岁和男性小于60岁,应加强普及骨质疏松预防知识,50岁以上的女性和60岁以上的男性还应同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以减少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同时该调查为贵阳地区骨质疏松症的诊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退行性腰椎滑脱症(D.S)的有效治疗及护理。方法:采用红花注射液10ml加伊痛舒2ml行脊柱两旁的夹脊穴注射,骶管神经阻滞、龙氏手法复位及患者平卧YK-智能温热牵引床牵引10~15次一疗程。结果:本组45例,治愈28例,约占62.3%,显效15例,约占33.3%,无效2例,约占4.4%,有效率约为95.6%。结论:通过这样的综合性非手术治疗和精心护理这类病人,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及时为病人解除了病痛。  相似文献   
30.
目的 研究不同性别及年龄因素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代谢指标、血清骨保护素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92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性别的不同,将本组92例患者分为男性组36例和女性组56例;根据年龄的不同,将92例患者按10岁为一年龄段分组,分为40~50岁组38例,50~60岁组27例,60~70岁组17例,>70岁组10例。分别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患者的骨代谢指标(BGP、ALP)、血清骨保护素(OPG)及骨密度(BMD)进行检测,统计分析不同性别、年龄阶段患者各指标水平的变化趋势。结果 男性组患者平均BGP、ALP、OPG指标水平均低于女性组(P均<0.05),平均腰椎正位、右股骨颈BMD均高于女性组(P均<0.05)。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 BGP、ALP、OPG指标水平逐渐升高(P<0.05);同时,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腰椎正位、右股骨颈BMD指标值逐渐下降(P<0.05)。结论 性别及年龄是影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代谢指标、血清骨保护素及骨密度指标水平的重要因素,通过其影响机制的分析可为该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