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13篇
  免费   1440篇
  国内免费   514篇
耳鼻咽喉   154篇
儿科学   140篇
妇产科学   110篇
基础医学   668篇
口腔科学   220篇
临床医学   1232篇
内科学   1589篇
皮肤病学   41篇
神经病学   297篇
特种医学   216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711篇
综合类   3961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1214篇
眼科学   258篇
药学   921篇
  11篇
中国医学   593篇
肿瘤学   1126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286篇
  2021年   334篇
  2020年   351篇
  2019年   216篇
  2018年   208篇
  2017年   152篇
  2016年   219篇
  2015年   242篇
  2014年   1094篇
  2013年   982篇
  2012年   1696篇
  2011年   1622篇
  2010年   1051篇
  2009年   922篇
  2008年   571篇
  2007年   709篇
  2006年   624篇
  2005年   406篇
  2004年   301篇
  2003年   296篇
  2002年   270篇
  2001年   233篇
  2000年   165篇
  1999年   159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从血液流变学角度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患者围术期的管理。方法 择期行TURP手术32例,于术前、术中、术毕和术后4h,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果 低切粘度、血浆粘度、低切还原粘度、中切还原粘度在术毕和术后4h时比术前显著升高;术中、术毕、术后4h与术前比较,红细胞刚性指数增高,变形指数下降。结论 TURP围术期应注意降低血液粘度、保护红细胞。  相似文献   
42.
海洛因成瘾大白鼠中脑腹侧被盖区超微结构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燕  韦献良  叶峻 《广西医学》2004,26(4):472-475
目的 模仿人类吸毒成瘾方式建立海洛因成瘾动物模型 ,研究其中脑腹侧被盖区超微结构改变 ,为深入研究海洛因成瘾神经生物学、行为学、神经药理学、成瘾戒断治疗等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递增法人为建立海洛因成瘾动物模型 ,设立对照组和模型组 ,取两组动物中脑腹侧被盖区于电镜下观察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海洛因成瘾大白鼠中脑腹侧被盖区神经元胞体、轴突、树突都出现变性、坏死、调亡等超微病理结构改变。正常对照组电镜超微影像正常。结论 海洛因成瘾大鼠脑组织出现广泛性、多发性损害 ,且以变性为主 ,神经元凋亡是海洛因成瘾致脑神经元死亡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43.
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眼内填充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敏丽  区显宁  梁勇 《广西医学》2003,25(10):1891-1893
目的:讨论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眼内C3F8或硅油填充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对61例(61眼)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行玻璃体切除联合冷冻、惰性气体C3F8或硅油眼内充填治疗,术后密切观察随访6个月.结果;玻璃体切除联合冷冻、惰性气体C3F8或硅油眼内充填治疗术后视网膜解剖复位49例,其中行最后随访时的视网膜复位率80.3%。视网膜复位眼最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眼内填充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有良好的疗效,解除视网膜牵引及合理选择充填物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4.
目的 通过问卷调查表对患者戴用附着体义齿后的主观感受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上下牙列缺损患者42例,共制作带塑料插入件栓式附着体义齿47例,于戴牙后1个月,患者基本适应戴用义齿,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患者戴用义齿后的适应情况、对义齿的满意程度及咀嚼功能的变化等.结果 患者对带塑料插入件栓式附着体义齿和传统可摘局部义齿两种修复方式比较,在总的满意度、美观、舒适、咀嚼、语言、适应期、食物结构改变等方面,前者明显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带塑料插入件栓式附着体义齿在美观及功能上不仅能满足患者的要求,而且远优于传统可摘局部义齿.  相似文献   
45.
低剂量γ射线全身照射对猴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索大动物低剂量全身照射的适宜剂量 ,以便评价低剂量全身照射应用于临床的可能性。方法 食蟹猴 32只随机分为 4组 ,用γ射线 (吸收剂量率为 0 175mGy min)分别照射0、30、5 0和 75mGy。分别在环磷酰胺处理前、后 ,亦即照射前和照射后 1、2、8、33和 5 0周检测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自然肿瘤红细胞花环试验 (NTERT)。结果 结果显示白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尤其是CD1 6 参与免疫调控 ,出现时间 剂量的反应 ;体液免疫中以IgA升高为特征 ,照射后第 8周 5 0和75mGy 2个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NTERT结果显示 ,在照射后第 2周 ,第 1、2、3组分别与第 4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但第 1组分别与第 2、3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γ射线单次低剂量全身照射对免疫功能低下模型的食蟹猴红、白细胞免疫功能有增强其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外周炎症时大鼠背根神经节(dorsalrootganglion,DRG)细胞μ-和κ-阿片受体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用角叉菜胶(carrageenan,CAR)在大鼠右后足皮下注射产生外周炎症,分别于正常和炎症后6、12、24和72h取右L4~5DRG。用原位杂交的方法观察正常及炎症期间DRG细胞μ-和κ-阿片受体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正常大鼠的部分DRG细胞内可见μ-和κ-阿片受体mRNA表达。外周炎症后6h,表达μ-和κ-阿片受体mRNA的DRG细胞的数和μ-和κ-阿片受体mRNA表达量增加,24h表达量最高,72h下降至正常。结论外周炎症能使大鼠DRG细胞μ-和κ-阿片受体mRNA表达增加。提示外周炎症时大鼠DRG细胞μ-和κ-阿片受体合成增加。为阿片类物质应用于外周镇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7.
上胸椎前方手术入路的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研究上胸椎与其毗邻组织结构的解剖关系,为探讨上胸椎前方手术入路提供参考.方法取20具经防腐处理的尸体标本,模拟上胸椎前路手术,部分劈开胸骨,并分别经不同的血管、神经间隙显露椎体,比较不同的血管、神经间隙入路的暴露范围及其优缺点.观察上胸椎毗邻的血管、神经等组织结构的走行及其与椎体的对应关系.结果头臂干外侧间隙入路(头臂干与右头臂静脉、左头臂静脉根部之间的间隙)95%可显露达T3椎体以下,而头臂干内侧间隙入路(气管食道鞘与头臂干、左头臂静脉之间的间隙)只有45%可显露达T3椎体以下.上腔静脉与升主动脉之间的间隙只能在直视下显露T4,并且视野狭小.右喉返神经在T1,2水平从迷走神经发出,绕过锁骨下动脉斜行走向内上,在T1椎体上缘水平附近走向气管食道沟.胸导管75%在T1椎体到T1-2椎间盘水平入左侧静脉角,约50%最高点达T1水平.左头臂静脉55%平T3椎体水平从上腔静脉发出.主动脉弓主干约80%在T3-4椎间盘水平横过椎体.结论头臂干外侧间隙入路操作简单、显露清楚,可以很容易地显露T3和T4椎体;头臂干外侧间隙与头臂干内侧间隙相比,可多显露0.5~1个椎体.但由于迷走神经穿过此间隙并在此发出心支,所以应注意保护迷走神经.在右侧施行T1,2水平手术时易损伤右喉返神经.在采用左侧入路时应注意胸导管的走行,避免损伤胸导管.  相似文献   
48.
土白蚁菌圃对大鼠睾丸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用土白蚁菌圃2550、1125、562.5mg/kg喂养wistar大白鼠14周,结果大鼠睾丸重量增加,曲细精管生精细胞旺盛,睾丸组织中DNA含量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提示土白蚁菌圃有延缓动物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49.
下腔静脉滤器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0例DVT患,使用进口铁质滤器,经股静脉或颈静脉途径置人下腔静脉,随访8—20个月。结果:10例患中无一例发生肺动脉栓塞和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置人方法简单,安全;可有效防止肺动脉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50.
吕军影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1):186-187
目的:了解类风湿关节炎与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以期发现相互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探讨类风湿关节炎细胞凋亡特征。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1995-01/2003—12 Medline和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外文库与类风湿关节炎及细胞凋亡相关的文章,检索词为“rheumatoid arthritis,apoptosis”,限定文章语种为英文。计算机检索1995—01/2003-12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清华同方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关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与细胞凋亡相关的文章,限定文章语种为中文,检索词为“类风湿关节炎,细胞凋亡,舌象”。 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类风湿关节炎与细胞凋亡相关性研究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纳入标准:①类风湿关节炎与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②类风湿关节炎与细胞凋亡的临床研究。③中医舌象与细胞凋亡的研究。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82篇关于类风湿关节炎与细胞凋亡研究的文章,13篇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69篇文章中,58篇为重复性研究,11篇为综述类文章。资料综合:13篇文献中有11篇文献是通过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从关节滑膜、外周血检测中发现类风湿关节炎存在着细胞凋亡异常,提示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药物和物理治疗的实质均与滑膜细胞凋亡有关。余2篇是其他疾病舌象的细胞凋亡研究,揭示舌象细胞凋亡与疾病的病理相关,目前未找到有关类风湿关节炎舌象与细胞凋亡的有关报道,说明中医舌象与细胞凋亡的相关性研究存在许多空白。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优越性,从文献资料显示目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方法,可能通过影响类风湿关节炎的细胞凋亡而发挥作用。中医证型与细胞凋亡的研究仅限于少数的一两个病种,而舌象为证的重要诊断部分,故类风湿关节炎证(或舌象)细胞凋亡的内在联系有待研究,以进一步揭示类风湿性关节炎证的本质、舌象形成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