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6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71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244篇
口腔科学   40篇
临床医学   277篇
内科学   158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68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科学   108篇
综合类   241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337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212篇
  1篇
中国医学   46篇
肿瘤学   9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148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172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991.
目的:通过分析苯并芘(BaP)诱导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DNA甲基化水平的变化,探讨BaP致癌的作用机制。方法:以正常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为研究对象,使用梯度浓度BaP(0、10、20和40 μmol/L)染毒处理,构建不同染毒周期(1周、9周和15周)的细胞株,使用5-甲基胞嘧啶(5-mC)细胞免疫荧光检测各组细胞基因组DNA整体甲基化水平的变化,并进一步利用Western blotting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不同染毒周期细胞甲基化蛋白酶(DNMT1、DNMT3a、DNMT3b、MBD2)表达的变化。结果:BaP染毒后,16HBE细胞的5-mC荧光强度表达下降,且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和染毒时间的延长,这种下降趋势更明显,其中40 μmol/L BaP染毒处理细胞15周时,肉眼已难以观察到可见荧光。与对照组比较,BaP染毒可下调细胞DNMT1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并呈现明显的剂量和时间反应关系(P均 < 0.05),但DNMT3a、DNMT3b、MBD2蛋白的表达变化不明显(P均 > 0.05)。结论:BaP可诱导16HBE细胞基因组DNA整体甲基化水平下调,DNMT1在其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2.
Freehand三维超声成像系统因其扫描方式自由、能提供更大的成像视角和更高的图像分辨率等优点,比较符合医生习惯和手术室环境,成为近年来超声影像引导介入手术的主要研究方向。Freehand三维超声从一系列不规则的二维B超图像入手,重构器脏结构的三维体数据,并进行三维渲染显示。体数据重建是Freehand三维超声成像系统的关键技术,对提高重建图像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对Freehand三维超声体数据的重建算法进行归纳和分类,比较分析其中的典型算法,最后对Freehand三维超声体数据重建算法的研究状况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93.
霍光  邓美蓉  麻华武 《吉林医学》2009,30(13):1289-1290
目的:探讨血管加压素联合肾上腺素在心肺复苏术(CPR)中的作用。方法:将67例呼吸心跳骤停患者随机分为肾上腺素组(对照组)32例和血管加压素联合肾上腺素组(治疗组)35例,观察自主心律恢复时间、1h有效率、24h有效复苏成功率。结果:对照组、治疗组自主心律恢复时间分别为(21.5±4.5)min、(9.5±3.5)min;1h有效率分别为41%和77%;24h有效复苏成功率分别为13%和43%。治疗组的自主心律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1h有效率、24h有效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心脏骤停患者,在标准心肺复苏中,联合应用血管加压素和肾上腺素,可有效缩短自主心律恢复时间,提高1h有效率和24h有效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994.
章蓉  刘家昌  韩露  黄蔚宁 《中国药事》2009,23(5):436-438
目的探讨如何建立减少过期药品的前期控制体系。方法分析我国居民剩余药品的来源和处理方法,运用管理学的控制理论探讨建立以减少剩余药品产生为出发点的前期控制体系。结果与结论通过减少居民对药品的盲目消费、完善药品包装制度、建立未使用药品的逆向物流体系和建立长效的公众沟通机制等多种措施,实现对过期药品的前期控制。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的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SPA基因序列分析技术(SPA-typing),应用于金葡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准确溯源。方法按照GB/T4789-2003对样品进行菌株分离和生化鉴定。对同一起食物中毒分离的金葡菌株,分别用PFGE和SPA-typing技术进行分析。结果在食物中毒调查中共7份样品分离出金葡菌。该批菌株经PFGE分型呈现为一致的带型,相似性系数为100%。SPA-typing分型均为t 5593型。结论 PFGE和SPA-typing均显示患者、剩余食品和加工环境来源菌株均为同一克隆群。这是一起由于加工环境污染金葡菌引起的食物中毒。PFGE和SPA-typing分型技术均显示了良好的分型效果。  相似文献   
996.
目的建立高灵敏度的饲料中己烯雌酚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方法利用抗原与抗体间免疫化学反应原理,测定饲料中己烯雌酚的含量。结果己烯雌酚线性范围0.0~4.5μg/kg,相关系数为-0.999 7。对样品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加标样品浓度为0.25、0.75、2.25μg/kg,得到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76.0%,82.7%,94.2%。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适合饲料中己烯雌酚检测,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筛选。  相似文献   
997.
目的为探索中小学生校内非故意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学生非故意伤害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在2009—2010学年期间对深圳市21所中小学校进行哨点主动监测,学生发生伤害后填写《深圳市中小学生伤害报告》卡,由校医报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果报告校内非故意伤害病例212例,发生率为0.53%;伤害病例平均年龄(13.83±3.031)岁;男生伤害发生率高于女生(χ^2=101.18,P〈0.01)。伤害发生部位主要为上肢(49.5%)、下肢(28.8%)和头部(15.6%);受伤类型主要是跌落或坠落伤(38.2%),其次是运动伤(18.4%);伤害的后果为骨折(33.5%)、挫伤或擦伤(24.1%)、开放伤(24.1%)、扭伤或拉伤(15.2%);93.60%伤后能够完全恢复。结论学生校内非故意伤害的控制与干预应以社区为基础,强调共同责任,需社会多部门、多领域的共同协作,提高学校安全工作管理水平,从而降低非故意伤害在校园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建立检测香港海鸥形菌的实时荧光PCR方法。方法:根据香港海鸥形菌以16SrDNA基因设计探针和引物,建立检测香港海鸥形菌荧光PCR方法,并对建立的方法进行特异性、灵敏性的评价。结果:检测体系灵敏度高,菌液的最低检出限可达40 CFU/反应体系;特异性好,对329株细菌的检测符合率达100%。结论:建立的实时PCR检测方法可应用于食源性致病菌中香港海鸥形菌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999.
目的了解深圳市广州管圆线虫宿主淡水螺和鼠类动物自然感染情况。方法分层随机抽样采集深圳4个行政区域的淡水螺类和鼠类,人工消化法分离检查螺内的广州管圆线虫Ⅲ期幼虫;结合心肺病原学检查和血清抗体法检测,调查鼠类的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状况。结果共调查深圳市4个行政区螺类358只、鼠类331只,检出广州管圆线虫感染阳性螺76只、阳性鼠50只。捕获的阳性螺种为亚马逊瓶螺和褐云玛瑙螺,阳性鼠均为褐家鼠。两种阳性螺的总阳性率为39.79%,种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P=0.788),但大螺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小螺(χ2=10.06,P=0.002)。针对鼠类的血清学抗体检查法具有与病原学心肺解剖法相当的诊断价值,褐家鼠的广州管圆线虫IgG抗体阳性率为15.38%,未成年鼠的感染率明显低于成年鼠(P<0.001),雌鼠和雄鼠的感染率分别为22.22%和9.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9,P=0.002)。结论深圳市广州管圆线虫的主要淡水螺中间宿主为亚马逊瓶螺和褐云玛瑙螺,主要终宿主为优势鼠种褐家鼠。媒介宿主的感染率较高,是深圳地区广州管圆线虫病重要传染源。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腹部实质脏器外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8年12月~2010年8月本院收治的25例腹部实质脏器外伤患者的CEUS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常规超声与CEUS敏感度、特异度的差异。结果:与手术或增强CT诊断对照,CEUS诊断肝脾损伤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5%和66.7%,显著高于常规超声的59.1%和33.3%,两种方法敏感度和特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EUS在诊断腹部实质脏器外伤中操作简便、实时、无创、经济、可重复性好,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较高,对指导临床选择治疗方案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