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6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1 病历简介 患者男,22岁,因"自服鱼胆4枚后恶心、呕吐5小时"入院.入院前5小时自服鱼胆(认为鱼胆可以清肝明目)4枚,鱼种类和重量不详.其后逐渐出现恶心、呕吐、腹胀、双侧腰部酸胀不适,被家人送本院急诊科治疗.入院诊断"急性鱼胆中毒".在急诊科行清水洗胃、硫酸镁导泻、活性炭胃内吸附残余毒物等措施后于2003年3月23日15时收入急诊ICU继续治疗.  相似文献   
52.
1 病例简介 患者,女,34岁.1小时前,患者房东因为发现1周左右时间没有见到其人,报警后警察破门而入,发现患者昏迷在床,见患者床旁有空的矿泉水瓶和水果、方便面等残余的垃圾,未见有可疑药物残余或相关药瓶.患者平卧,处于昏迷状态,全身恶臭,无其他特殊气味,遂送本院急诊科诊治.根据房东讲述,患者平时身体健康,未述有任何疾病病史.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猪皮、尸体皮在冷冻保存过程中 ,消毒剂、冷冻及抗冻剂对皮肤细菌的影响。方法 :将新鲜消毒的中厚猪皮、尸体皮和经过 - 80℃降温 ,LN2 冻存的猪皮、尸体皮各取 6块行需氧菌和厌氧菌培养 ,而后做细菌学检测。结果 :猪皮冷冻前后三组各时间点均检出细菌 ,尸体皮仅冷冻前和冷冻后对照组及 10 %D -KR组检出细菌 ,余未检出细菌。所检出的需氧菌为表皮葡萄球菌和棒状杆菌 ,厌氧菌为丙酸杆菌和贪婪丙酸杆菌。猪皮所检细菌量 3- 5CFulog/g ,尸体皮 <4CFulog/ g。结论 :猪皮细菌检出率明显高于尸体皮 ,冷冻对细菌检出率有一定影响 ,温度越低影响越大 ,但与冷冻时间长短无关。抗冻剂对皮肤细菌无影响。常规清洗消毒方法不能完全清除皮肤细菌。  相似文献   
54.
采用切开挂线引流治疗58例复杂性肛瘘配合中药内服及外洗,1次治愈49例,2次治愈9例,治愈率100%。治愈时间19-50天,平均25.3天。术后随访半年至3年,无复发及肛门失禁、肛门移位、肛门畸形等后遗症,肛门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疤痕子宫再次妊娠早孕终止的最佳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6月就诊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的140例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疤痕子宫再次妊娠早期患者(孕周≤7周资料),其中药流61例,B超引导下负压吸宫术79例。结果药流患者术后并发症较吸宫术组少,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尽管药流患者阴道出血时间长和阴道出血量多所占比例高于吸宫术组,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药流成功者与失败者进行组间比较后发现,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流成功与否是决定其在发生并发症的比例上是否较吸宫术者具有优势的因素。应根据具体情况及孕妇意见选择终止妊娠的方式。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骨折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术的疗效及操作方法.方法 对16例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骨折采用后侧入路国产PDLLA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术,术后定期随访并进行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术后6~12个月随访结果:16例骨折均愈合,抽屉试验阴性,Lysholm评分平均92分.结论 对有移位的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骨折行后路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术疗效可靠,操作简便,不需特殊设备,不需二次手术取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57.
关节制动制作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张洪  江捍平  王大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12):1843-1844,1848
目的 探讨应用关节制动的方法制作OA动物模型的可行性及可靠性。方法 成年新西兰太白兔28只,左后肢膝关节伸直住石膏管型固定,分别于制动后1,2、4和6周随机处死一只.观察其左后肢膝关节软骨病理改变,了解制动效果,其余动物6周后取左侧膝关节软骨及滑膜标本为实验组.对侧肢体膝关节软骨及滑膜标本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软骨及滑膜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6周后,无论从大体还是镜下以及细胞凋亡情况,兔左后肢膝关节均呈典型的OA特征。结论 膝关节伸直位制动5—6周是一个制作OA动物模型的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8.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12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经阴道直肠前突折叠缝合、肛门直肠粘膜纵行折叠基底硬化注射、耻骨直肠肌切断反转包埋术等方法配合中药治疗功能性出口梗阻所致顽固性便秘123例,痊愈80例(65.04%),显效27例(21.95%),好转11例(8.94%),无效5例(4.07%),总有效率为95.93%。  相似文献   
59.
目的: 研究从G-CSF动员的外周血细胞(PBC)悬液培养的成纤维细胞样(F-L)细胞的特性。 方法: 取PBC中贴壁细胞分4组培养:①RPMI-1640组;②L-DMEM组;③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组;④白细胞介素-3(IL-3)组。流式细胞仪分析各组培养的F-L细胞特性。 结果: 培养2-3周后,4组均能收获到F-L细胞,细胞贴壁生长,但不融合,不能连续传代培养,③④组细胞数量明显多于①②组,4组F-L细胞表型相似:CD33+、CD11c+、CD64+、CD14+、CD45+、HLA-DR+、CD86+、CD34-、CD38-、CD3-、CD19-、CD56-、CD29-、CD44-、CD105-;与单核细胞(PB-M)表型差异仅CD38表达不同而与间质干细胞(MSC)或树突状细胞(DC)表型明显不同。 结论: 从PBC培养的F-L细胞为巨噬细胞,不是MSC或DC;G-CSF、IL-3能提高F-L细胞培养数量,不改变PB-M向巨噬细胞分化的分化方向。  相似文献   
60.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亚群及其HLA-DR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亚群和其HLA-DR表达变化及血浆中DC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4色荧光流式细胞术分析57例乳腺癌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的患者及正常对照的外周血DC前体细胞pDC1/pDC2(CD11c+CD123-/CD11c-CD123+)比值及其HLA-DR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2p40(IL-12p40)、白细胞介素-10(IL-10)、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结果:57例乳腺癌患者中, 2例Ⅲ期、4例Ⅳ期外周血pDC缺乏,其余患者Ⅰ、Ⅱ、Ⅲ、Ⅳ期外周血pDC1/pDC2比值分别为1.62±0.59、1.41±0.63、0.91±0.32、0.81±0.29,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94±0.44,P<0.05);Ⅰ、Ⅱ、Ⅲ期患者术后1周pDC1/pDC2比值为1.71±0.47、1.52±0.54、1.04±0.36,与术前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术后6个月pDC1/pDC2比值分别为1.92±0.72、1.63±0.65、1.28±0.34,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提高(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仅Ⅰ期患者恢复正常(P>0.05),Ⅱ、Ⅲ期患者仍然显著降低(P<0.05)。乳腺癌患者pDC亚群HLA-DR表达以及血浆中IL-12p40、 IL-10、IFN-γ、IL-4水平及IL-12p40/IL-10、IFN-γ/IL-4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Ⅰ-Ⅳ期乳腺癌患者外周血pDC1/pDC2比值降低,部分Ⅲ、Ⅳ期患者外周血pDC缺乏。pDC的HLA-DR表达及DC分泌相关细胞因子的能力没有同步变异。术后患者pDC亚群Ⅱ、Ⅲ期明显改善,Ⅰ期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