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14篇
  免费   1590篇
  国内免费   286篇
耳鼻咽喉   586篇
儿科学   279篇
妇产科学   210篇
基础医学   1005篇
口腔科学   159篇
临床医学   3652篇
内科学   3042篇
皮肤病学   735篇
神经病学   756篇
特种医学   882篇
外科学   4491篇
综合类   3918篇
预防医学   1006篇
眼科学   265篇
药学   1453篇
  11篇
中国医学   1382篇
肿瘤学   558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274篇
  2021年   472篇
  2020年   403篇
  2019年   403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257篇
  2016年   412篇
  2015年   344篇
  2014年   813篇
  2013年   821篇
  2012年   1156篇
  2011年   1240篇
  2010年   1386篇
  2009年   1687篇
  2008年   1983篇
  2007年   2274篇
  2006年   2236篇
  2005年   1952篇
  2004年   1625篇
  2003年   1208篇
  2002年   982篇
  2001年   421篇
  2000年   584篇
  1999年   395篇
  1998年   265篇
  1997年   205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98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喉癌局部组织的细胞免疫状态与前列腺素类物质前列环素及血栓素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了28例喉鳞癌患者局部组织内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状况,并与该患者残喉健康侧组织及喉良性肿瘤患者的瘤组织进行对比;同时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检测了上述喉鳞癌、喉良性肿瘤患者和正常人血浆前列环素(PGI2)及血栓素A2(TXA2)的含量,并以它们在健康人血浆中的含量为正常对照。结果 喉癌组织内浸润的CD4和CD8细胞数明显升高,而且CD8细胞多于CD4细胞,提示喉癌组织局部的细胞免疫功能受抑。同时喉癌患者血浆中PGI2和TXA2的稳定代谢产物6-酮-前列腺素F1α及血栓素B2(TXB2)的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以TXB2升高更明显。结论 喉癌患者体内前列腺素类物质PGI2/TXA2与其癌组织局部细胞免疫受抑有关,因而可作为生物学标记提示喉癌组织局部的细胞免疫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比较在行氩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治疗中使用不同接触镜填充液对中央角膜厚度的影响 ,以寻找最适用于该治疗的填充液。方法 对 4 6例 (5 2眼 )患者进行氩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治疗 ,每次分别随机使用 0 2 5 %氯霉素、1%羧甲基纤维素及医用透明质酸钠组作为安放全眼底激光角膜接触镜填充液 ,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均用角膜测厚仪测量患者中央角膜厚度。结果 治疗后使用 0 2 5 %氯霉素组中央角膜平均增厚 (31 4± 10 2 ) μm ,1%羧甲基纤维素组中央角膜平均增厚 (10 6± 4 3) μm ,医用透明质酸钠组中央角膜平均增厚 (8 0± 3 5 ) μm。方差分析显示 :氯霉素组与另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P <0 0 1) ,羧甲基纤维素组与透明质酸钠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1%羧甲基纤维素及医用透明质酸钠作为安放全眼底激光角膜接触镜的填充液对角膜水肿程度的影响明显小于0 2 5 %氯霉素 ,是可供选用的优良填充液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凝血酶(TM)大鼠脑内注射对核因子-κB(NF-κB)活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tuRNA表达及白细胞浸润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TM、TM+组织蛋白酶G(CATG)、TM+N.乙酰半胱氨酸fNAC)脑内立体定向注射制作动物模型,在不同的时间点处死动物,应用EMSA技术检测NF-κB活性,RT—PCR技术检测ICAM-1 mRNA表达.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来检测中性粒白细胞的浸润情况。结果TM脑内注射后6hNF-κB活性开始增加(P〈0.05),24h时达高峰(P〈0.01),然后逐渐下降。TM脑内注射后24h ICAM-1 mRNA表达开始增加(P〈0.01),48h达高峰(P〈0.01),然后逐渐下降。MPO活性动态变化趋势与ICAM-1 mRNA相似。TM+NAC组ICAM-1 mRNA及MPO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TM+CATG组NF-κB活性、ICAM-1 mRNA表达及MPO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TM通过蛋白酶激活受体-1(PAR-1)激活NF-κB,诱导ICAM-1 mRNA表达.促进白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104.
隆乳术并发症的超声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隆乳术后并发症的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21例隆乳术后并发症行7.0~11.0MHz的高频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全部检测所见均得到手术证实。结果 隆乳术后出现假体折叠、移位、包膜挛缩、硬化、硅胶囊破裂渗漏等,均有较特异的二维超声图像,其邻近组织有少量或较多的彩色血流信号和多普勒频谱表现。结论 超声影像学检查是隆乳术并发症的可靠检测手段,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5.
颅咽管瘤影像学分型与手术入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咽管瘤是鞍区常见的肿瘤之一,肿瘤大多起源于垂体结节部上端的残余上皮,少数起源于鞍内垂体前后叶之间的残余颅颊裂,偶可见发生于鼻腔、蝶窦及蝶骨内。简言之,肿瘤沿着垂体柄和垂体生长,这决定了颅咽管瘤起源部位、生长方式的多样性,没有一种“定式”入路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在实  相似文献   
106.
武汉市健康儿童麻疹抗体水平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武汉市13岁以下儿童麻疹免疫水平,发现易感人群,加强重点人群的麻疹防制工作,笔者于2003年7月至11月对武汉市儿童麻疹抗体水平进行了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7.
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疗效及不良反应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为评价左旋氨氯地平降压疗效及不良反应,并与氨氯地平相比较。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平行对照方法,将12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分成左旋氨氯地平组(60例),口服2.5~5mg·d~(-1)和氨氯地平组(60例),口服5~10mg·d~(-1)。观察5周。每周一次上午延迟1~4小时用药并测诊室谷值坐位血压、心率、观察不良反应。结果:5周未左旋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组治疗有效反应率分别为86.7%和83.3%,每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组间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左旋氨氯地平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7%,氨氯地平组为16.7%(P>0.05),但试验组不良反应程度更轻微。结论:左旋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同样有效,不良反应可能更小。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进一步认识维思通和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临床疗效及副反应差异。方法 :收集 14篇关于维思通和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对照研究的文章 ,并作再分析。结果 :维思通和氯氮平治疗前后z1=2 5 13,P <0 0 1;z2 =19 72 ,P <0 0 1,及两组治疗后评分ΔZ2 =- 5 78,P>0 0 5 ,Δ d =0 2 6 ,表明维思通和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均有效 ,且维思通对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的疗效优于氯氮平 ,但这种差异效应偏小。在副反应方面 ,维思通的锥体外系反应、失眠症状明显多于氯氮平 χ2 =41 40 ,P <0 0 1;χ2 =2 5 0 6 ,P <0 0 1,其它副反应则明显少于氯氮平 (χ2 =10 2 1~ 119 6 0 ,P <0 0 2 )。结论 :维思通和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均有显著疗效 ,且维思通疗效优于氯氮平 ,差异有显著性 ,两药的副反应亦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109.
Marshall-White综合征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arshall-White综合征临床少见,近几年来报道逐渐增多,自1994年以来国内已有20例报道[1-4]。为分析该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我们对协和医院皮肤科门诊1999年10月至2006年6月所诊治的10例该综合征患者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0例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19~37岁,平均年龄(29.4±5.5)岁。其中2例为学生,2例为公司职员,其余6例为工人。病程1~3年。所有患者均因无明显诱因出现上下肢白斑而就诊。皮肤科检查:四肢(以前臂及小腿伸侧为主,包括手背和足背)呈淡红色或暗红色斑,其上散在直径1~2cm苍白色斑点,边界清,形状不规则,似大理石样…  相似文献   
110.
失去神经支配后骨骼肌微循环血管将发生明显的退化和重塑,不再保持正常状态时的空间分布规律,造成肌肉组织不同程度的缺血、缺氧,不利于肌肉维持正常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可促进肌萎缩的发生、发展.失神经骨骼肌收缩能力丧失、交感神经对血管支配障碍、神经营养性作用丧失及组织细胞学变化均对骨骼肌微循环血管的形态功能产生一定影响.该文就失神经骨骼肌微循环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