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68篇
  免费   219篇
  国内免费   90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6篇
基础医学   71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509篇
内科学   229篇
皮肤病学   30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69篇
外科学   305篇
综合类   927篇
预防医学   84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246篇
  2篇
中国医学   2726篇
肿瘤学   3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320篇
  2013年   257篇
  2012年   278篇
  2011年   286篇
  2010年   296篇
  2009年   375篇
  2008年   400篇
  2007年   341篇
  2006年   383篇
  2005年   415篇
  2004年   370篇
  2003年   332篇
  2002年   195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252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51.
目的:探讨补肾生血方联合西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A)早期疗效的预测指标,为中医补肾治法联合西药治疗AA提供预后参考指标。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8年9月至2021年3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等19家医院就诊并采用补肾生血方联合西药治疗6个月有效的126例患者,评价其治疗4个月时的疗效,根据治疗4个月时的疗效评价结果将其分为4个月有效组和4个月无效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在年龄、性别、疾病分型[包括重型AA(SAA)、非重型AA(NSAA)]、病程、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及基线血象水平[包括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AN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网织红细胞(RET)]、T淋巴细胞及亚群、T-box转录因子(T-bet)、GATA家族转录因子-3(GATA-3)表达水平指标上的差异。结果:4个月有效组在20岁≤年龄<40岁及60岁≤年龄<80岁患者占比较高(P<0.05);两组患者在性别、疾病分型(SAA/NSAA)、病程、有无合并症等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个月有效患者治疗前HGB、WBC、ANC、PLT基线水平明显高于治疗4个月...  相似文献   
52.
随着中医药对膝骨关节炎(KOA)研究的不断深入,现代学者发现诸多中药可从分子层面干预信号通路延缓膝骨关节炎的进展。文中所述中药及其活性成分在干预膝骨关节炎的机制中与信号通路有着密切关系。中药及有效成分可在不同信号通路的传导下调控相应的靶向分子水平,抑制软骨炎性因子、细胞凋亡、软骨基质降解及促进软骨细胞自噬,以达到减轻滑膜炎性水肿和延缓软骨退变的目的。现对国内外中药干预KOA的研究进行系统性总结:黄芩素等可通过阻断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减少软骨细胞炎性因子、凋亡及促进自噬;山茱萸新苷Ⅰ等成分降低Janus激酶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JAK2/STAT3)通路磷酸化活性改善滑膜炎症、延缓软骨基质退变;丹酚酸A等中药活性成分可通过抑制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磷酸化,减轻炎症与软骨基质降解;大黄素等有效成分可降低Wnt/β-连环蛋白(Wnt/β-catenin)通路活性,抑制胶原蛋白与蛋白多糖分解;肉豆蔻苷等通过阻断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信号传导,抑制细胞凋亡;木通皂苷D等可增强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Nrf2/HO-1)通路活性,抑制软骨细胞氧化应激;牛膝总皂苷等通过增强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信号传导,减少软骨基质降解;藏红花素通过激发河马/Yes相关蛋白(Hippo/YAP)活性抑制软骨炎症与凋亡因子增加;川芎嗪阻断Notch通路改善软骨细胞形态与异常;齐墩果酸等通过发挥雌激素信号通路,减轻软骨基质破坏与退变。以上总结旨在为今后开展KOA临床与实验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3.
理论教育与临床实践脱离,是长期困扰中医教育、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问题,是中医理论发展与临床实践活动中诸多问题的根本症结之一。中医理论教育不透、现代医学教育不够的“两不足”,是造成理论教育与临床实践脱离的核心问题,通过“两加强”能有效解决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54.
当归四逆汤(Danggui Sini Decoction,DSD)是治疗血虚寒厥证的代表方剂,具有温经散寒、养血通脉等功效,临床多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雷诺氏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痛经、膝骨关节炎等疾病。在对DSD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的基础上,依据中药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五原则”对其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提示阿魏酸、藁本内酯、肉桂酸、桂皮醛、芍药苷、芍药内酯苷、甘草苷、甘草酸和细辛脂素可作为DSD的Q-Marker,为DSD及其相关制剂的质量控制等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5.
阴虚火旺性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临床证侯特点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56.
大肠腺癌DNA和RNA测定与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探讨大肠腺癌DNA和RNA含量的变化意义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 1985年~ 1992年收治的术后随访 74例病人的大肠腺癌石腊标本重新切片 ,用流式细胞技术进行DNA和RNA含量测定 ,探讨其变化意义与转移预后的关系。结果 :大肠腺癌DNA异倍体与组织学类型无关 ,RNA含量与组织学类型关系密切。DNA异倍体和RNA含量大肠腺癌的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其它脏器转移和根治术后复发均有关。术后生存 5年以上病人的DNA异倍体出现率和RNA含量较术后 1年内死亡病人为低 ,两者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DNA和RNA含量测定可作为判断大肠腺癌的恶性程度、估价预后的客观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57.
清肝袋泡剂治疗高催乳素血症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进一步观察清肝袋泡剂对高催乳素血症(HPRL)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120例(清肝袋泡剂),对照组40例(溴隐亭)。观察血中催乳素(PRL)和相关激素水平及症状变化情况,进行疗效对比。同时通过动物实验对内分泌水平及卵巢、子宫、乳腺的组织形态变化进行同步观察。结果:清肝袋泡剂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PRL水平,对相关激素有良性调节作用,临床疗效良好,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动物实验证明能促进卵泡发育,使子宫内膜出现各动情周期的变化,抑制乳腺腺体增生。结论:清肝袋泡剂可有效治疗HPRL。  相似文献   
58.
中医药防治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现状和思路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简述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后再狭窄发生的机制及中医药防治再狭窄研究的现状。介绍了心脉通胶囊(人参、何首乌、水蛭、丹参等)用于临床防治再狭窄的效果,表明心电图或蹬车试验复查异常率及主要症状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报告了心脉通胶囊6项基础实验研究的结果。提出气阴两虚、血瘀痰阻是PTCA后再狭窄发生的基本中医病机,并对中医药防治再狭窄的思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9.
张鸣鹤辨治干燥综合征经验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干燥综合征或称舍古林综合征 ( sjogrem syn-drom,SS)是一种以外分泌腺受累为主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医没有与之相应的病名 ,一般把它归属于“燥证”的范畴。北京路志正将 SS命名为“燥痹”。SS可单独存在 ,称之为原发性 SS;也常继发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 ( RA)、系统性红斑狼疮 ( SLE)、硬皮病 ( SD)等 ,为继发性 SS。该病 40岁以上妇女多发。男∶女 =1∶ ( 1 0~ 2 0 ) ,发病率仅次于 RA,约为 0 .1 7%~ 0 .2 9%。西医对该病的治疗仅限于激素及免疫调节剂 ,且疗效不肯定。中医治疗的报道大都集中在滋阴润燥…  相似文献   
60.
黄蜀葵花胶囊治疗慢性肾炎湿热证43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观察黄蜀葵花胶囊治疗慢性肾炎湿热证的疗效。方法 :用黄蜀葵花胶囊治疗 43例慢性肾炎患者。结果 :完全缓解 9例 ,基本缓解 16例 ,好转 12例 ,无效 6例 ,总有效率 86 .0 %。湿热症状改善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结论 :黄蜀葵花胶囊是治疗慢性肾炎湿热证的有效新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