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04篇
  免费   491篇
  国内免费   131篇
耳鼻咽喉   48篇
儿科学   692篇
妇产科学   127篇
基础医学   153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949篇
内科学   215篇
皮肤病学   20篇
神经病学   271篇
特种医学   194篇
外科学   916篇
综合类   1467篇
预防医学   419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293篇
  2篇
中国医学   165篇
肿瘤学   17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77篇
  2019年   154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136篇
  2016年   194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287篇
  2013年   295篇
  2012年   395篇
  2011年   464篇
  2010年   452篇
  2009年   585篇
  2008年   516篇
  2007年   498篇
  2006年   441篇
  2005年   340篇
  2004年   296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胰岛素抵抗是代谢综合征发病的中心环节.代谢综合征不仅包括一系列常见的代谢相关性疾病,同时也包括乳腺癌、胰腺癌、肝癌、胆囊癌和结直肠癌等常见的恶性肿瘤.胰岛素抵抗是这些肿瘤发病的重要病理生理学基础之一.此外,代谢综合征与慢性炎症状态相关,其细胞因子的异常可影响肿瘤的生长.该文就胰岛素抵抗与肿瘤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2.
液体通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新的通气模式——液体通气。液体通气有两种类型:完全液体通气和部分液体通气。部分液体通气是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相对新型的治疗途径。该文介绍呼吸介质全氟碳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液体通气的概况,阐述部分液体通气的作用机制、安全性和技术要求,并提及部分液体通气在其他领域的运用。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IABP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19例患者IABP使用时间平均为93.6h,其中13例成功地进行介入治疗(13/14,92.9%),2例成功接受外科搭桥,2例在等待搭桥术过程中死亡,1例药物治疗。三支血管病变10例(占52.6%),二支病变(前降支+回旋支)1例(占5.3%),单纯前降支5例(占26.3%),单纯左主干2例(占10.5%)。住院期间总死亡4例(4/19,21.1%),介入治疗病人死亡2例(2/14,14.3%),未介入或搭桥治疗死亡2例(2/3,66.7%)。结论 IABP支持下急诊行冠脉介入治疗,可显著提高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患者的生存率,未能介入治疗和左主干病变经介入治疗后血液动力学仍不稳定者应及时采取外科搭桥治疗。  相似文献   
994.
儿童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和诊治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胰腺炎(AP)的发病特点.方法回顾36例AP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治疗的分析.结果儿童AP的病因:胆结石5例,胆总管囊肿6例,胆总管下端梗阻性病变2例,胰头占位性病变1例,胰管多发性结石1例,流行性腮腺炎并发AP 1例,恶性淋巴瘤左旋门冬酰胺酶诱导化疗中并发AP 2例,坏死性淋巴结炎并发急性坏死性胰腺炎1例.可能诱发因素:病前进食油腻食物或暴饮暴食4例,有家族史1例,无明显诱因12例.临床分型:轻型急性胰腺炎(MAP)33例,重型急性胰腺炎(SAP)3例.转归:3例因经济原因自动出院,1例死亡,其余均治愈.结论儿童AP的病因以胆道疾病和特发性为主,胰腺病变一般较轻,预后良好.B超、CT和ERCP、MRCP检查对于发现病因和临床分型至关重要.对儿童AP尚需制订合理的诊疗常规.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索小儿骨髓内皮细胞和内皮祖细胞的分离培养,为组织工程血管、补片或带瓣管道的制备找新的种子细胞来源.方法采集小儿骨髓,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单核细胞,内皮细胞培养液EGM-2培养,种植于提前包埋了纤维连接蛋白的培养皿进行体外扩增,分别取48 h内贴壁细胞和48 h后贴壁细胞,应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技术鉴定内皮细胞系列标志:CD34、CD31、FLK-1、VE-Cadherin和Ⅷ因子以及祖细胞标志CD133.结果经过梯度密度离心和贴壁法选择的细胞表达内皮细胞特异性抗原CD34、CD31、FLK-1、VE-Cadherin和Ⅷ因子,部分表达CD133.培养至第5代细胞形态基本相似,细胞总数可以达到108以上.结论自小儿骨髓可以分离培养出内皮细胞和内皮祖细胞并能体外扩增,可以作为构建组织工程血管、补片或带瓣管道的种子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996.
分析术后肺功能损伤的各方面表现,从以往对肺功能损伤因素和机制的认识,阐述了肺功能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以及心脏手术围术期肺功能损伤防治的进展。  相似文献   
997.
运脾方对小鼠耐缺氧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运脾方对小鼠常压耐缺氧作用,探索运脾方临床治疗儿童厌食症的作用机理。方法:随机选取60只健康小鼠,设立正常组、阳性对照组(消食健儿糖浆组)、运脾方大剂量组、运脾方中剂量组、运脾方小剂量组,采用常压密闭缺氧的方法,记录小鼠缺氧状态的存活时间,观察运脾方对小鼠耐缺氧作用的影响。结果:运脾方能能明显延长小鼠在常压缺氧条件下存活时间(P〈0.05),提高小鼠耐缺氧能力。结论:运脾方具有明显增强实验小鼠的耐缺氧作用。  相似文献   
998.
二尖瓣反流程度影像学评估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二尖瓣反流程度的评估在二尖瓣病变外科手术的术前病例选择及手术方案的确定中起重要作用。二维超声心动图虽是评价反流程度的首选方法,但其存在的不足使其无法成为“金标准”。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如三维超声、多排螺旋CT、MR等,基于新技术的评价指标部分弥补了二维超声的缺陷,提高了二尖瓣反流程度的评估精确度。本文综述二尖瓣反流程度影像学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进行FAB(French-American-British Cooperative Group)和WHO(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两种分类诊断的比较研究.方法118例AML患者根据FAB和WHO分类方法重新分类诊断,并进行中位生存时间(median survival time,MST)和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的预后评估.结果根据WHO分类AML伴有重现细胞遗传学异常35例(33.7%),AML伴有多系病变21例(20.2%),治疗相关性AML 2例(1.9%),AMLWHO分类不明或同FAB分类46例(44.2%).各组的3年OS分别为(75.1±7.8)%、(47.4±13.9)%、(50.0 ±35.4)%和(54.9±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类型的染色体对AML预后影响明显.染色体预后良好的3年OS为(87.4±6.9)%,预后中等的3年OS为(69.3±7.3)%,预后不良的3年OS为(19.6±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于初发的AML患者进行WHO分类,能更有效地评估疾病的发展和预后.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输血前检测对血液选择及输注疗效的重要性。方法:对2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儿进行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交叉配血,并评估输血疗效。结果:2例标本的血型鉴定反定型中,均表现为O型红细胞凝集,抗体筛查均为阳性。根据抗体鉴定反应格局,一例标本含类抗-C抗体,另一例标本抗体性质不明。予输注适宜洗涤红细胞悬液后,患者病情得到改善,输血疗效评价为有效。结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体内不规则抗体比较复杂,应根据抗体性质尽量选择无相关抗原的血液输注。如自身抗体显示Rh血型等相关特异性时,应选择缺乏此抗原的红细胞悬液输注;如自身抗体性质不明,则应选择多份ABO血型相同的血液做配合性试验,采用患者血清与献血者红细胞反应最弱的血液;若患者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特别是抗C3d阳性,可对献血者血液进行洗涤处理后予以输注,避免献血者血液中残留的补体成分引起患者溶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