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47篇
  免费   594篇
  国内免费   369篇
耳鼻咽喉   34篇
儿科学   34篇
妇产科学   92篇
基础医学   665篇
口腔科学   323篇
临床医学   990篇
内科学   902篇
皮肤病学   39篇
神经病学   430篇
特种医学   13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730篇
综合类   1488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721篇
眼科学   293篇
药学   614篇
  22篇
中国医学   441篇
肿瘤学   45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232篇
  2021年   304篇
  2020年   312篇
  2019年   166篇
  2018年   158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188篇
  2014年   614篇
  2013年   482篇
  2012年   800篇
  2011年   816篇
  2010年   664篇
  2009年   479篇
  2008年   409篇
  2007年   623篇
  2006年   389篇
  2005年   248篇
  2004年   224篇
  2003年   180篇
  2002年   193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2 毫秒
21.
目的观察黄葵和银杏叶提取物(ECB761)对实验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并探讨可能机理。方法按体重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模型 EGB761组、模型 黄葵组;正常组一次性注射生理盐水,其余各组一次性尾静脉注射阿霉素(ADR)制成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MCNS)模型;两治疗组于造模2周后开始用药,各组每2周测定24 h尿蛋白,实验8周末测定血清TP、Alb、总SOD、MDA含量;肾组织作光镜、电镜检查。结果(1)两治疗组尿蛋白量下降幅度均显著大于模型组(P<0.01);(2)实验8周末,两治疗组血清TP、Alb升高幅度均显著大于模型组(P<0.01和P<0.05)。(3)两治疗组总SOD水平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MDA显著低于模型组。结论黄葵和EGB761能显著降低MCNS模型大鼠的蛋白尿;其减轻尿蛋白的作用与清除氧自由基有关。  相似文献   
22.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与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UR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方法。方法:200例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患者,90例采用MPCNL进行治疗;110例采用URL治疗,其中46例接受辅助ESWL治疗。结果:MPCNL组术后3天结石清除率为97.7%(88/90),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为100%(90/90)。URL术后3天结石清除率为25.4%(28/110),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为81.8%(90/110),均显著低于MPCNL组(P<0.05)。结论:MPCNL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有很高的结石清除率,URL手术治疗效果稍差,可以联合ESWL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3.
微囊化异种甲状旁腺组织移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微囊化异种甲状旁腺(PTG)组织移植对Wistar大鼠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治疗作用及微囊的通透性。方法 40只去甲状旁腺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微囊组、非微囊组、空囊组、空白对照组。用海藻酸-钡交联微囊包裹兔甲状旁腺组织,移植至Wistar大鼠肾包囊。移植后每隔2周取血测血钙,移植后第16周取移植物进行透射电镜检查及T淋巴细胞、大鼠IgG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微囊组移植后第4周血清钙由(1.62±0.04)mmol/L恢复至正常水平 (2.2~2.6)mmol/L,9例维持至观察期结束(P<0.01),非微囊组、空囊组及空白对照组血清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6周取出移植物检测显示移植物活性良好,微囊周围可见较多T 淋巴细胞浸润,囊壁及囊内IgG抗体染色阳性。结论海藻酸-钡交联微囊可对甲状旁腺组织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使甲状旁腺组织较长时间存活并发挥正常功能。但海藻酸-钡交联微囊并未减轻受体免疫排斥反应的激活且未有效的免疫隔离IgG抗体。  相似文献   
24.
αVβ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整合素αVβ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胃癌组织中整合素αVβ3的表达水平,用改良的Weidner方法计数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探讨二者的相关性及与患者临床分期和肿瘤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整合素αVβ3在胃癌原发灶的表达率显著高于邻近正常胃黏膜组织(72.38%vs22.86%,χ2=8.35,P=0.032);浸润性生长、T3~T4期、有淋巴结转移和有远处转移的胃癌组织中αVβ3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膨胀性生长(χ2=14.97,P=0.002)、T1~T2期(χ2=15.21,P=0.015)、无淋巴结转移(χ2=17.89,P=0.025)和无远处转移(P<0.05)的胃癌组织。浸润性生长、T3~T4期、有淋巴结转移和有远处转移的胃癌组织中MVD高于膨胀性生长(t=10.150,P=0.001)、T1~T2期(t=5.961,P=0.001)、无淋巴结转移(t=3.819,P=0.01)和无远处转移(P<0.001)的胃癌组织,且与整合素αVβ3表达呈正相关。结论:整合素αVβ3与胃癌组织生物学行为、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状况等密切相关,可促进胃癌血管生成,其表达的检测对判定胃癌淋巴结转移程度、临床分期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5.
目的了解ret/PTC基因突变与超声、病理诊断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中的关系。方法术前超声检查,并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体取材进行病理诊断和逆转录聚合酶链(RT-PCR)方法检测ret/PTC基因突变。结果在34例超声与病理诊断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中,16例分子生物学检测发现ret/PTC基因突变(47%),其中8例为PTC-1基因突变(50%),2例PTC-2基因突变(12.5%),2例PCT-3基因突变(12.5%),3例PTC-1和PTC-2突变同时存在(18.75%),1例PTC-1和PTC-3突变同时存在(6.25%)。结论ret/PTC基因重组突变可存在于散发的甲状腺乳头状癌中,主要表现PTC-1型。应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基因突变的检测相结合是早期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诱导人肝癌细胞系Bel-7402细胞凋亡及与线粒体跨膜电位的关系。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的As2O3作用于肝癌细胞后,观察As2O3对肝癌细胞生长状态的影响;通过噻唑蓝(MTT)比色法观察其对Bel-7402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共聚焦显微镜及流式细胞术观察经Annexin V-FITC/PI双染后的细胞早期凋亡;通过共聚焦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跨膜电位(MMP)的改变情况;并通过底物染色法反映Caspase-3的活性。结果不同浓度的As2O3作用于肝癌细胞后有明显的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经Annexin V-FITC/PI双染后,可观察到Bel-7402细胞的早期凋亡现象,2μmol/L As2O3作用24h细胞凋亡率为9.89%,作用48h细胞凋亡率为48.53%,而4μmol/L As2O3作用24h细胞凋亡率为18.27%,作用48h细胞凋亡率为67.52%;经As2O3药物作用后,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水平下降,且与药物作用时间和药物浓度有关(P〈0.05);同时Caspase-3活性被激活。结论As2O3可明显抑制肝癌细胞Bel-7402的生长,并使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7.
家禽加工流水线作业工人颈肩腕疾患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49名家禽加工厂作业女工的颈肩腕疾患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观察组职业性颈肩腕疾患OCD,(肩周炎、尺管综合征、腕管综合征、腱鞘炎、肱骨内外髁炎)的总发生率为39.6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其发生率与工龄、年龄及工种别有关。我们认为OCD发生的职业危险因素主要是上肢反复用力活动、静力作业、不合理的操作姿势,而且低温、高温的作业环境对OCD的发生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8.
医疗设备投资决策的敏感性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不恰当的医疗设备投资对医院及患者的利益均会造成损失,因此,在投资决策前进行严谨科学地可行性评估十分必要。通过对净现值的敏感性分析,医院的决策者可以了解各种不确定因素对投资方案经济效果的影响程度,以及投资方案对外部条件变化的承受能力,从而掌握风险条件下正确的决策原则和决策方法。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中国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基因外显子6 C161T多态性与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IO)的相关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ELP)方法测定208例正常健康人(Ⅰ组)、168例非GIO患者(Ⅱ组)和104例GIO患者(Ⅲ组)PPARγ基因外显子6 C161T的基因型。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测定股骨、腰椎等部位的骨密度。 结果 外显子6 C161T有CC、CT、TT 3种基因型。GIO组CC基因型频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CT和TT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非GIO组、应用激素组(GIO组+非GIO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基因型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正常对照组C161T的CC基因型组各部位的骨密度有高于CT和TT基因型组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GIO组和GIO组C161T的CC基因型组腰椎的骨密度明显高于CT和TT基因型组 (P < 0.05),分别为非GIO组CC型(1.04±0.17) g/cm2,CT+TT型(1.02±0.07) g/cm2;GIO组CC型(0.94±0.12) g/cm2,CT+TT型(0.83±0.08) g/cm2。经年龄、体重指数等因素校正后,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PPARγ基因C161T基因型在正常人和应用激素患者之间无明显差异,它可能与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无关。C161T基因型在GIO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它可能与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有关。PPARγ基因C161T多态性与应用糖皮质激素患者腰椎的骨密度有关。等位基因C可能是骨量的保护因子,它可能与应用糖皮质激素后骨量的丢失有关。  相似文献   
30.
三氧化二砷脂质体的制备及其对鼠脑胶质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脂质体注射液对大鼠体内C6胶质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超声薄膜分散法制备As籼脂质体,将126只成瘤大鼠分为As2O3脂质体组、As2O3组、生理盐水组。原子荧光法检测注射As2O3脂质体和As2O3后大鼠脑组织中As2O3浓度。从电镜、TUNNEL和大鼠生存时间等方面研究As2O3脂质体对C6胶质瘤的影响。结果As203,脂质体提高了As2O3的血-脑屏障通过。电镜和TUNEL检测显示:As203脂质体组细胞凋亡率给药后3d为(13.53±1.68)%,7d为(20.03±0.79)%,多于As2O3组和盐水组。动物生存时间亦优于其他两组。结论超声薄膜分散法是制备As2O3脂质体的较好方法。As203脂质体可较As203更明显地诱导鼠脑胶质瘤细胞凋亡,延长载瘤鼠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