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1篇
临床医学   74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57篇
综合类   136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MicroRNA是一类由内源性基因编码的小分子RNA,它通过与靶mRNA分子的3'非编码区非完全互补结合,对其发挥负性或正性调控,而起到调节转录后基因表达的作用.这些小分子物质能够调节或者改变体内多种蛋白质的表达,参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及多种病理、生理过程.在神经系统中,microRNA参与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发育,突触的形成、重塑等生理过程.在很多神经系统的异常和疾病状态,如阿尔茨海默病、自闭症、精神分裂症及神经病理性疼痛等,都有microRNA的参与.如今有越来越多关于microRNA在神经系统疾病中作用的研究,从而为阐明这类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证据,同时也为一些难治性的神经系统疾病提供更好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2.
目的:比较丙泊酚或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后麻醉复苏质量。方法:选择ASAⅠ级,拟于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七氟烷组(S组)和异丙酚组(P组),每组15例。麻醉诱导采用丙泊酚,芬太尼,爱可松。完成气管播管后,S组吸入七氟烷维持麻醉,P组静脉持续输注丙泊酚(4~6)mg/kg·h维持麻醉。两组均同时复合瑞芬太尼连续输注,根据血流动力学变化调整瑞芬太尼给药速度,维持循环稳定。观察各时点血流动力学参数,苏醒时间,肌力等级,疼痛评分,躁动评分并记录。结果:P组在手术开始时血压低于S组(P<0.05),其它各时点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苏醒时间、肌力、疼痛评分和躁动评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丙泊酚或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后苏醒迅速,躁动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83.
麻醉和手术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现代医学的发展对麻醉学医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麻醉学医师的培养是医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方面.在当今的医疗体制下,医生的综合素质如非技术性技能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作为卫生部首批麻醉学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提出并实施了"典型案例+情景模拟+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培训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为培养综合素质优良的麻醉学医师发挥了积极作用.
Abstract:
Practice of anesthesia is very challenging due to the complicated athophysiological changes during the surgery, while improved surgical techniques and enhanced expectation of life quality make anesthesia even more challenging. The residency training program of anesthesiologist is critical to the improvement of integrity level of anesthesia. During the medical training, non-technical skills necessary for effective anesthetic practice should be centered.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edical training centers of anesthesiologist, has established a new training modality which is "typical case + scenario simulation + problem-based learning". This new training modality is believed to enhanc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anesthesiologists.  相似文献   
84.
芬太尼是临床麻醉中使用最多的镇痛药物之一.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芬太尼,有时可以诱发咳嗽反射(fentanyl-cough reflex,FCR;or fentanyl-induced cough,FIC).随给药剂量、途径和速度的不同,FCR的发生率从2.7%~65%不等.FCB是临床中的常见现象,可引起颅内压、眼内压和腹腔内压力升高等不良反应.利多卡因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FCR,不同报道的抑制效果和最低有效剂量变化较大,而且并未报道应用利多卡因时的安全性.本文就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85.
盐酸丁卡因粉剂用于开胸手术后硬膜外镇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盐酸丁卡因粉剂用于开胸肺叶切除术后硬膜外麻醉病人自控镇痛的镇痛效果及其对呼吸和循环功能的影响。43例全麻下开胸肺叶切除术病人,随机分为盐酸丁卡因(22例)和盐酸罗哌卡因(21例)两组。两组病人术后均使用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泵,分别采用0.15%丁卡因与0.3%罗哌卡因行硬膜外镇痛48h。镇痛泵设定为单次注射模式:单次剂量6mL,锁定时间1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镇痛效果。术前及术后每日测定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0),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率(FEV1.0/FVC)及呼气流量峰值(PEF)。监测并记录每次注药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表明,硬膜外单次注射局麻药后两组病人VAS均显著降低。两组间术后FEV1.0/FVC和PEF改变率无显著性差异。给药后两组病人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的改变率亦无显著性差异。开胸术后使用0.15%丁卡因行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的镇痛效果及对呼吸和循环功能的影响与0.3%罗哌卡因相似,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86.
背景 围手术期意外低体温是手术患者常见的并发症,预保温作为一项行之有效的保温方式,已经成为国外体温保护的推荐措施,然而在国内的临床研究和工作中并没有引起重视. 目的 对预保温在防治围手术期低体温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围手术期体温保护提供参考. 内容 概述预保温的理论基础及由来,总结预保温在当前临床研究中的应用及其效果,阐述包括预保温的设备、温度设置、保温时间等在内的研究进展. 趋向 预保温应在临床中得到更多应用,其策略的规范化和最优化需更多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支持.  相似文献   
87.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是一组包括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c-Jun氨基端激酶1/2/3、p38亚型(α,β,γ和δ)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的丝/苏氨酸蛋白激酶,能够介导增殖、分化、凋亡、免疫、炎症等一系列细胞活动。痛觉敏化是一种中枢和外周伤害性感受器的重塑机制。大量研究显示,MAPKs在糖尿病动物模型的脊髓和背根神经节中广泛激活,在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DNP)中枢敏化和外周敏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此外,一些药物也可通过抑制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中MAPKs的激活来缓解DNP。本文主要总结了MAPKs在DNP中枢和外周敏化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8.
椎管内阿片类药物是常用的麻醉镇痛方式之一,但瘙痒是该镇痛方式给患者带来的极大困扰,目前的治疗手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通过综述椎管内阿片类药物所致瘙痒的治疗现状、基础研究进展(包括神经递质学、阿片受体学和信号通路学),结合本课题组关于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与椎管内阿片类药物所致瘙痒的相关研究,为治疗椎管内阿片类药物所致瘙痒提供新思路。NMDA受体在椎管内阿片类药物所致瘙痒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NMDA受体拮抗剂在治疗椎管内阿片类药物所致瘙痒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及全身性炎症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介质(NV)组、糖尿病+介质(DV)组和糖尿病+辛伐他汀(DS)组3组,每组8只,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建模后第7、14、21、28天记录各组大鼠的血糖、体质量、机械性刺激缩足阈值(PWMT)和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PWTL);建模后第28天取大鼠腰段脊髓背角和血清,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脊髓背角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的表达,蛋白激酶B(AKT)、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p38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的磷酸化水平,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浓度。结果 建模后第14、21、28天,DV组的PWMT值分别为(8.6 ± 0.8)、(7.1 ± 1.6)、(7.8 ± 0.8)g,明显低于NV组的(12.0 ± 0.9)(q =8.482,P =0.000)、(11.6 ± 1.5)(q =11.309,P =0.000)、(11.7 ± 1.5)g(q =9.801,P =0.000);建模后第21、28天,DS组的PWMT值分别为(9.4 ± 1.4)(q =5.780,P=0.000)、(9.7 ± 0.9)g(q =4.775,P=0.003),明显高于DV组。建模后第7、14、21、28天,各组间的PWTL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DV组大鼠脊髓背角中RAGE的表达量明显高于NV组(q =6.299,P =0.000)和DS组(q =2.891,P =0.025);DV组大鼠脊髓背角中AKT磷酸化水平明显高于NV组(q =8.915,P =0.000)和DS组(q =4.103,P =0.003)。DV组大鼠脊髓背角中ERK(q =8.313,P =0.000)、p38蛋白(q =2.965,P=0.022)和JNK(q =7.459,P =0.000)的磷酸化水平明显高于NV组;DS组脊髓背角中JNK的磷酸化水平明显低于DV组(q =3.866,P =0.004),ERK(q =1.987,P =0.122)和p38蛋白的磷酸化水平(q =1.260,P =0.375)与DV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V组大鼠的血清ox-LDL和IL-1β水平分别为(41.86 ± 13.40)ng/ml和(108.16 ± 25.88)pg/ml,均明显高于NV组的(24.66 ± 7.87)ng/ml(q =3.606,P =0.003)和(49.32 ± 28.35)pg/ml(q =5.079,P =0.000);也明显高于DS组的(18.81 ± 5.62)ng/ml(q =4.833,P =0.000)和(32.73 ± 11.73)pg/ml(q =6.510,P =0.000)。结论 辛伐他汀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糖尿病大鼠的机械痛阈,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糖尿病大鼠脊髓背角中RAGE/AKT的激活和JNK的磷酸化有关。辛伐他汀还可以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血清中ox-LDL和IL-1β的含量,减轻全身性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0.
目的 调查术前患者对麻醉信息的需求,为临床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向择期手术前患者发放调查问卷询问其对麻醉信息及提供方式的需求.结果 400例术前患者中92.8%希望接受麻醉教育,81.8%期望麻醉访视,73.5%期望麻醉术前门诊.患者最希望了解的内容为麻醉前后的注意事项、术后减轻疼痛的方法和麻醉方式的选择(>85%).受过高等教育组的期望程度显著高于未接受高等教育组(97.0%vs 88.7%,P<0.05).希望的信息提供方式为宣传手册(67.3%)和视频(37.8%),H组患者较L组更支持宣传手册(75.1% vs 59.6%,P=0.001).结论 术前患者对麻醉信息的需求较高,可根据患者特点选择教育内容和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