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6篇
  免费   209篇
  国内免费   54篇
耳鼻咽喉   6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46篇
临床医学   163篇
内科学   111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68篇
综合类   592篇
预防医学   8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79篇
中国医学   2056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153篇
  2023年   294篇
  2022年   133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03篇
  2016年   210篇
  2015年   231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191篇
  2012年   487篇
  2011年   477篇
  2010年   374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59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B超诊断肝包虫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女性 ,42岁 ,因右上腹疼痛 2个月而就诊。B超所见 :右肝斜径 14 6cm ,左肝前后径 8 7cm ,被膜光整 ,实质回声略增强、增精 ,于左外叶、右前叶内分别探及 2 43cm× 2 82cm、3 .0 6cm× 3.17cm的圆形无回声区 ,其周边规整 ,内部被多个细线样稍强回声分隔成多个小的无回声区 ,整个无回声区似“车轮状”另于右后叶探及一 2 .47cm× 2 .44cm的等回声区 ,其周边规整 ,可见很窄的低回声晕 ,内部可见少许的液性暗区 ,B超提示 :肝包虫病 ,多发病灶型 (左外叶与右前叶一多房囊肿型 ,右后叶一实块型 )。血象 :嗜酸性粒细胞增…  相似文献   
22.
范诗琪  金娟 《新中医》2023,55(7):43-47
目的:基于CiteSpace软件对冠心病血瘀证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为未来该领域研究提供一定借鉴。方法:检索建库至2022年3月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收录的有关冠心病血瘀证的研究文献,运用CiteSpace软件绘制文献年度发表量、关键词共现、聚类及突现的可视化知识图谱。结果:最终纳入1 683篇文献,年度发表量呈上升趋势,高频及高中心性关键词有心绞痛、气虚血瘀、气滞血瘀等,临床疗效、心功能、心力衰竭、血脂的突现强度持续至今。结论:冠心病血瘀证领域研究不断发展,气虚血瘀证及气滞血瘀证为领域重要研究证型,生物标志物特征是领域研究热点,合并焦虑抑郁状态是领域研究前沿。  相似文献   
23.
褥疮源流考     
褥疮是常见的临床并发症,除患者自身痛苦外,其治疗费用和护理难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文章通过对褥疮古代文献的梳理,从病名、病因病机、治法对褥疮源流进行考证,分析历代医家对褥疮病因病机的认识,并结合现代研究对褥疮的治疗方法进行总结,以冀为当代临床认识、诊治和护理褥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4.
崔丽  曹珣   《陕西中医》2023,(3):406-封3
苏木是常用的具有活血疗伤、祛瘀通经功效的中药材。近年来研究发现,苏木药理作用多样,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肿瘤、抗氧化等作用。苏木在糖尿病并发症、心血管疾病、伤科疾病等疾病治疗方面应用广泛,临床前景广阔。现对苏木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文献进行收集整理,以期为深入开展研究和临床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广泛存在的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用于治疗RA的常规剂型存在诸多局限性,例如非特异性、疗效不佳、用药剂量大、给药频繁以及全身性副作用。目前,纳米技术已经能够解决传统治疗的局限性并简化疾病的复杂性,因此基于纳米技术的药物递送系统正逐渐成为一种用于RA诊断和治疗的新策略,其可使负载的抗炎药物通过主动和被动靶向至发炎区域,实现对关节的特异性、克服剂量和给药频率的增加以及与之相关的不良反应。该文旨在对近年来基于纳米载体的药物递送系统在RA领域中的最新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并阐述如何使用纳米系统将治疗药物输送到发炎关节以控制RA进展。通过探讨目前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亟待解决的挑战,为未来深入研究基于纳米技术的共递系统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6.
应用荧光内窥式共聚焦显微镜(fluorescence endoscopic laser confocal microscope,FELCM)引导关节注射青藤碱固体脂质纳米粒(sinomenine 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Sin-SLN),并考察体外药效评估Sin-SLN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效果。采用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备Sin-SLN,最佳处方工艺下制备的Sin-SLN包封率为64.79%±3.12%,载药量为3.84%±0.28%,测定平均粒径为(215.27±4.21)nm,Zeta电位为(-32.67±0.84)mV,初步稳定性考察中,Sin-SLN放置30 d后稳定性良好。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和卵白蛋白建立兔RA模型,药效实验设对照组、模型组、Sin组(1.5 mg·kg^(-1))、Sin-SLN组(1.5 mg·kg^(-1))和地塞米松组(阳性药,1.0 mg·kg^(-1),ig),对照组和模型组仅穿刺不注射药物,各实验组给予相应药物干预治疗。给药后,每日测量家兔膝关节直径及局部皮肤温度变化,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膝关节直径和局部皮肤温度均下降;使用FELCM观测软骨形态学变化,Sin-SLN组膝关节软骨表面光滑,骨组织结构紧密;采用ELISA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水平,发现Sin-SLN组血清中IL-1和TNF-α表达水平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滑膜组织形态学变化,Sin-SLN组滑膜组织病变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因此,制备的Sin-SLN粒径均匀,性质稳定,通过关节注射给药形成药物贮库,Sin-SLN可有效减轻兔关节肿胀、减轻关节软骨损害,抑制炎症因子表达,抑制关节滑膜上皮增生和炎性细胞浸润,证明Sin-SLN可以有效抑制RA。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究百合地黄汤对抑郁症大鼠血清及粪便代谢组学的影响,筛选差异代谢物和代谢通路。方法:60只大鼠适应性饲养7 d后,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和应激组(50只),采用孤养和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刺激制备大鼠抑郁症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百合地黄汤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给予百合地黄汤后,采用糖水偏好试验和旷场试验进行药效学评价;收集大鼠粪便和血清,应用LC-MS方法对大鼠血清和粪便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后,采用偏最小二乘方判别分析(OPLS-DA)和主成分分析(PCA),并联合t-test和变量投影重要性(VIP)筛选差异代谢物,应用KEGG数据库以及Metaboanalyst 5.0软件对差异代谢物进行通路富集。结果:与正常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糖水偏爱度和自主活动明显减少,给予百合地黄汤后,大鼠的抑郁样行为明显减少,抑郁大鼠的糖水偏爱度和在旷场中的自主活动明显增加。在代谢组学分析中,血清中共筛选出苯丙氨酰苯丙氨酸、5,6-二氢尿苷、L-谷氨酰胺等13个差异代谢物和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以及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等10条代谢通路,粪便中共筛选...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白芥子经皮给药通过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TLR4/NF-κB)炎性轴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5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组、白芥子组及白芥子+TLR4激活剂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组制备佐剂性RA模型。阳性药组右后足涂抹0.27 g/kg扶他林,白芥子组涂抹4.50 g/kg白芥子涂剂,白芥子+TLR4激活剂组涂抹4.50 g/kg白芥子涂剂同时踝关节注射0.25 mg/kg TLR4激活剂LPS,对照组和模型组涂抹等量的面粉糊作对照,制备模型前3 d开始给药,连续18 d。测量不同时间左右后足肿胀度,末次给药后检测热痛和机械痛阈值、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Western blot法检测踝关节滑膜组织中TLR4、NF-κB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白芥子组及白芥子+TLR4激活剂组建模不同时间右后足肿胀度均降低,其中阳性药组和白芥子组均低于白芥子+TLR4激活剂组,白芥子组建模9 d右后足肿胀度低于阳性药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  相似文献   
29.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是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常见病。临床上激素的不合理使用导致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率大大增加。手术治疗是股骨头坏死后期不可避免的,而中医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有着独到的见解,并且中医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具有经济实惠、疗效显著、副作用小等优点。但西医对该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也有着一定的借鉴参考作用。本文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中、西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广大医学人士提供思路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孙申田头针、腹针联合治疗方案对慢性疲劳综合征认知功能下降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45)和对照组(n=45),分别给予基础治疗+孙申田头针、腹针联合治疗方案和基础治疗+常规电针治疗,2组患者均每日1次针刺治疗,每周5次,连续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疗效、疲劳量表-14(FS-14)积分、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得分、完成MoCA评测耗时,并在治疗结束后6月进行随访。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FS-14积分、MoCA评分、完成MoCA量表耗时均优于对照组(P<0.05);6月后随访,治疗组的FS-14积分、MoCA评分、完成MoCA量表耗时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孙申田头针、腹针联合治疗方案对改善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认知能力和反应速度临床效果更好,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