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目的 探讨侧卧位放大镜辅助下内外侧小切口手术松解肘关节僵硬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采用侧卧位放大镜辅助下内外侧小切口松解手术治疗的16例肘关节僵硬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7例;年龄19~57岁,中位年龄33.5岁。病因:尺骨鹰嘴骨折6例,肘关节脱位4例,内上髁骨折2例,桡骨头骨折4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2例,肱骨髁上骨折1例,尺骨冠突骨折1例,肱骨骨折1例;其中5例患者合并2种病因。病程5~60个月,中位病程8个月。术前合并尺神经麻木症状12例,异位骨化6例。术前肘关节屈伸活动度为(58.63±22.30)°,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4.3±1.6)分,Mayo评分为(71.9±7.5)分。记录患者内、外侧切口长度;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采用手术前后患侧肘关节Mayo评分、VAS评分、肘关节屈伸活动度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患者外侧切口长度为3.0~4.8 cm,平均4.1 cm;内侧切口长度为2.4~4.2 cm,平均3.0 cm。1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9个月,平均9.2个月。末次随访时,1例患者存留轻微肘关节疼痛,3例残存轻微尺神经麻木症状...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不同观测视角下胸弯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儿双肩美学指标的差异及各视角下AIS患儿双肩美学指标与影像学指标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 为临床治疗评估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纳入分析2022年7至10月连续于南京鼓楼医院接受治疗的43例胸弯型AIS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男9例, 女34例;年龄(14.3±1.5)岁。所有患儿均在术前摄立位全脊柱正侧位片与前方、后方的肩部水平及较高水平(与地面垂直距离固定为180 cm)外观照。于外观照测量以下6个美学指标:肩角(α1)、腋窝角(α2)、肩部面积指数1(SAI1)、肩部面积指数2(SAI2)、内肩高度差(SHi)、外肩高度差(SHo);于X线片测量以下8个影像学指标:影像肩高差(RSHD)、第一肋角(FRA)、锁骨肋骨交点高度差(CRCI)、喙突高度差(CPH)、T1倾斜(T1 tilt)、锁骨角(CA)、锁骨胸廓角度差(CCAD)、Cobb角。分析比较不同视角下各双肩美学指标间是否存在差异及其与双肩影像学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在同一水平面上, 所研究美学指标在患儿前方及后方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同在患...  相似文献   
33.
为探讨患者骨质疏松时骨矿物含量与骨骼形态变化的相关性,对259例骨质疏松症患者用双能X城骨密度测量仪(DEXA)同步进行骨矿物含量测定和形态学分析,并预测骨折危险性。通过骨密度(BMD)、脊柱椎体前高(A)、中高(M)和后高(P)的测量及分析得出结合指数。结果表明:当结合指数<-5SD时,即提示出现骨质疏松骨折。  相似文献   
34.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12):1104-1107
材料表面纳米结构对细胞行为有着重要影响,目前比较热门的材料表面纳米结构有:纳米凹陷结构、纳米沟槽结构、纳米纤维结构、纳米管结构等。不同表面结构对细胞的形态、迁移、增殖、分化有着不同的影响,本文就几种常见表面纳米结构对细胞行为的影响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铁超载对小鼠单核细胞RAW264.7向成熟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低铁对照组、高铁干预组3组,用含有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的培养基诱导RAW264.7向破骨细胞分化,在此过程中加入去铁胺(DFO)和不同浓度的枸橼酸铁铵(FAC)。对培养第4天和第7天的细胞进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对TRAP阳性细胞进行计数,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培养基中TRAP-Sb的含量。结果(1)高铁干预组的TRAP阳性细胞数高于正常对照组和低铁对照组(P〈0.05),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2)高铁干预组的TRAP-Sb的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具有浓度依赖性。结论铁超载能促进RAW264.7向破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36.
目的通过去势大鼠骨折模型,探讨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过程中膜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的特点。方法57只6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卵巢切除组(OVX)和对照组(SHAM),术后3个月pQCT随访观察到OVX组的骨密度(BMD)显著下降。随后OVX组和SHAM组均构建闭合性股骨骨折模型,每周摄X线片随访骨折愈合情况并行骨痂定量分析。第2、4、8周取材,行显微CT(micro-CT)三维骨痂定量分析和组织学分析,并于第8周采集标本进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SHAM组膜内成骨的新生骨量在骨折愈合早期显著高于OVX组(P=0.031),骨折区域的软骨形成也较OVX组活跃,但未构成显著性差异。随着软骨内骨化的进行,SHAM组软骨内成骨区域的新生骨量显著高于OVX组(P=0.023)。骨折后8周时,SHAM组骨折愈合率高于OVX组,生物力学强度也明显优于OVX组(P=0.044)。结论骨质疏松对骨折愈合中膜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的过程均产生负性作用,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伴综合征的脊柱侧凸患者手术治疗的风险及效果.方法:2000年8月至2006年4月共对15例伴有综合征的脊柱侧凸(SS)患者实行手术矫治,同期手术治疗侧凸严重程度匹配的特发性脊柱侧凸(IS)患者12例.回顾分析两组患者术前的侧凸情况、肺功能、骨密度,手术方法、时间、固定节段,侧凸矫正及随访时的矫正丢失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骨密度及胸主弯患者的肺功能均降低且组间无显著性差异.SS和IS分期手术者分别占40.0%和16.7%,前者高于后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693min和508min(P<0.05),平均固定节段分别为12.9个和10.7个(P<0.05);胸丰弯侧凸矫正率分别为49.4%和58.6%,两组无明显差异;腰主弯矫正率分别为48.8%和59.5%,后者高于前者(P<0.05);两组并发症及随访中的矫正丢失无明显差异.结论:SS患者和IS患者一样存在低骨街度,胸弯者也存在肺功能降低.SS患者的胸主弯矫正与IS患者无明显差异,但受到自身综合征的影响;腰主弯矫正较差,手术时间及融合节段均较IS患者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38.
引起脊髓空洞的原因很多,如脑结构畸形、颅内感染后期蛛网膜粘连、肿瘤等。但颅椎区域骨结构发育异常是引起脊髓空洞的常见原因。枕骨、寰枢椎等骨性结构发育异常(发育阻滞、畸形等)引起后颅窝空间狭小、容积减小,  相似文献   
39.
目的:对近年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病例进行总结,分析原因,以减少误诊。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共处理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病例64例。其中有19例患者曾被当地医院诊断为股骨头坏死,1例曾行股骨头坏死髓芯减压手术。对此19例病例的病史、查体及影像学检查及治疗效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病程3个月~2年,表现为腹股沟区隐痛或特殊体位时的疼痛,多表现为运动时或下蹲时疼痛,撞击试验均为阳性(极度屈髋内旋时疼痛)。骨盆平片表现为股骨头非球形样变,头颈比例减小。髋关节侧位片或蛙式位片见股骨头颈部明显骨赘形成、股骨头颈偏移减小、α角增大。13例患者MRI T2相可见股骨头颈部骨髓水肿信号,6例同时髋臼前上缘可见到对应的高信号,5例同时见盂唇损伤。CT同样可见增大的α角与增生的骨赘。所有患者早期均行镇痛对症治疗,正规镇痛治疗3个月,对无效的7例病例行手术治疗。结论:对非球形样改变且MRI存在股骨头水肿的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病例需要有深刻的认识,避免误诊为股骨头坏死。  相似文献   
40.
目的了解高铁环境对人成骨细胞(hFOB1.19)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观察其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 34℃条件下体外培养hFOB1.19,以不同浓度(50、100、200μmol/L)枸橼酸铁铵(FAC)干预48h后,用MTT法检测成骨细胞增殖活性;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成骨细胞凋亡情况;分别用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试剂盒检测成骨细胞MDA含量及SOD、GSH-PX活性。结果用不同浓度FAC干预成骨细胞48h后,FAC50、100和200μmol/L干预组细胞增殖活性分别为(0.63±0.02)、(0.55±0.03)和(0.46±0.0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69±0.04),呈剂量依赖性;FAC50、100和200μmol/L干预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6.98±0.84)%、(11.82±0.66)%和(15.78±0.9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71±0.43)%],呈剂量依赖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骨细胞脂质过氧化物MDA水平呈剂量依赖性升高,成骨细胞抗氧化物酶SOD及GSH-PX活性呈剂量依赖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铁环境可抑制成骨细胞增殖,促进成骨凋亡,其作用机制与氧化应激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