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4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 毫秒
11.
12.
目的:探讨镜像疗法(MT)结合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及皮质运动区μ波的影响.方法:选取104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MT疗法,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增加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4周为1个疗程,连续训练3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系统分析单腿运动中核心稳定性与膝关节外翻之间的关系,为单腿运动中核心稳定性训练在改善膝外翻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在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的单腿运动中核心稳定性和膝关节外翻的有关文献,对所有文献信息进行整理及分析,并使用美国卫生保健质量和研究机构(agency for healthcare research and quality, AHRQ)量表和物理治疗证据数据库(the physiotherapy evidence database,PEDro)量表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估,分析单腿运动中核心稳定性与膝关节外翻的关系以及核心稳定性对膝外翻的影响。结果 共检索文献1 807篇,最终纳入有效文献8篇,其中3篇观察性研究中AHRQ量表的11个评定项目中,评价为“是”的有7~9项,5篇试验性研究的PEDro平均评分为7.4分(质量较好)。文献涉及的单腿运动任务包括单腿深蹲、单腿落地、单腿落地垂直跳跃和侧切动作,核心稳定性的测试指标包括腹部及臀部肌电活动、髋关节肌力及活动范围和坐姿躯干控制试验,核心稳定性训练内容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水疗联合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重建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6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对照组行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水疗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治疗8周后下肢功能评分(Lower limbs...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平衡姿势控制训练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CST)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CNLBP)患者的疼痛及静动态平衡控制能力的影响。方法:共有40例CNLBP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18例,女性2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19例)及对照组(2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理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核心稳定性训练和姿势控制训练,对照组进行核心稳定性训练。对照组核心稳定性训练30min/次,每天2次,每周5天,试验组核心稳定训练和姿势控制训练每天各1次,30min/次,每周5天,连续6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3周、治疗6周时对患者进行功能评定。使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价患者疼痛程度,使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患者功能障碍程度,使用三维平衡测试仪进行静动态平衡评估来评价患者的姿势控制能力。静态平衡指标为三种体位下的重心摆动速度;动态平衡指标为稳定时间。结果:治疗3周两组VAS、ODI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闭眼站立和脚前后站立平衡得分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6周两组VAS、ODI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睁眼站立和闭眼站立平衡能力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试验组静动态平衡指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治疗6周试验组VAS、ODI、睁眼站立、闭眼站立、稳定时间得分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脚前后站立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平衡姿势控制训练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可以显著减轻CNLBP患者的疼痛及改善静动态的姿势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可描述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支撑期足内翻的足底压力学参数。 方法 选取能独立步行的脑卒中偏瘫患者22例设为病例组,另选与患者年龄、体重相匹配的中老年健康志愿者17例设为对照组,使用Footscan压力板测量受试者常速行走下的足底压力,采集双足各3次的动态足底压力,得到足内外侧压强比值,记录并分析患者行走时足底各区域的压强峰值和接触面积(本研究所呈现的数据均为某个区域参数相对于所有分区对应参数之和的百分比)。并使用临床痉挛指数(CSI)评价患者患侧踝关节的痉挛程度,并比较对照组健康人与病例组患者健患侧之间上述参数的差异及其相关性。 结果 ①病例组患侧前足内侧压强占所有分区之和的百分比[(23.52±10.15)%]小于对照组优势侧[(29.82±7.45)%],而前足外侧压强的百分比[(45.45±17.71)%]大于对照组优势侧[(37.47±12.60)%];病例组健侧第1趾压强的所占百分比[(9.04±7.47)%]小于对照组优势侧[(14.84±6.54)%],而病例组中足及足跟压强的所占百分比[患侧(38.17±13.57)%,健侧(49.61±26.36)%]均大于对照组优势侧[(25.05±4.92)%],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侧前足外侧压强的所占百分比[(45.45±17.71)%]大于组内患者健侧[(37.04±22.09)%],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病例组患侧第1趾接触面积占全足的百分比[(9.96±1.67)%]大于对照组优势侧[(8.57±1.17)%],前足内侧接触面积占全足的百分比[(14.71±4.64)%]小于对照组优势侧[(17.62±1.52)%],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其余各区域健患侧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病例组患侧全足、前足内外侧压强比值最大值[(27.21±22.73)、(22.81±22.19)]明显小于对照组优势侧[(43.68±23.78)、(41.09±28.1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足跟的足内外侧压强比值的最大值组间比较以及健患侧之间全足、前足及足跟足内外侧压强比值的最大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有患侧小于对照组优势侧及患侧小于健侧的趋势(P>0.05)。④病例组健患侧足在支撑期翻转程度减小,整体呈内翻。⑤病例组经CSI评定有轻度痉挛13例,中度痉挛5例,重度痉挛4例。病例组患侧总体的踝关节CSI得分(10.26±3.38)分,95%可信区间位于8.63~11.89。病例组患侧全足的内外侧压强比值最大值与前足外侧压强呈中度负相关(r=-0.516,P<0.05),与接触面积及CSI无关(P>0.05)。 结论 足底压力可定量描述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足内翻,足内外侧压强比值的最大值是反映脑卒中偏瘫患者足内翻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7.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fNIRS)已广泛应用在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评估及分类诊断中, 本文主要对fNIRS的原理、技术特点、方法学限制及其在ASD研究中关注的脑区分布、任务分类、脑功能连接、分类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旨在为ASD生物标记物的开发及新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正脑卒中是造成人类死亡、残疾及认知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1]。据报道统计2010年全世界就有3300万人患有脑卒中[2],而我国每年有250万新发脑卒中病例,是全世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3]。在我国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约为50%—80%[4—5],其中平衡功能障碍是常见的功能障碍之一[6—7],对患者运动功能、康复治疗及日常生存质量均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帮助患者恢复平衡功能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训练中至关重要。本研究主要探讨三维动态平衡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平衡功能训练后对其平衡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下肢康复机器人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20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后患者,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应用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术后在对照组康复训练基础上增加下肢康复机器人进行康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患肢疼痛情况与肿胀情况、膝关节活动度及膝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200,P<0.05)。治疗后两组患肢肿胀值及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观察组=19.554,t=24.023;t对照组=13.257,t=20.531;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肢肿胀值及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551,t=33.243;P<0.05)。治疗后两组膝关节外旋度数、内旋度数以及屈伸度数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观察组=27.765,t=33.457,t=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