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1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2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探讨首都医科大学国际学院学生临床外科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教学模式.留学生存在跨文化适应障碍,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有所不同且思维活跃.现阶段对临床留学生的教育普遍存在缺乏有经验的教师、缺乏因地制宜的教材、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学法.通过对临床带教模式的改革,对国际学院学生进行外科分组轮转,1对1带教,加强操作,鼓励动手实践.对临床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加强临床操作教学,放手不放眼,教授临床知识,引导学生对临床专科职业方向的选择.为了确保和提高国际学院学生的教学质量,加强临床一线医师和国际学院学生的共同参与性,对留学生外科临床实习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探索、建设和改革.  相似文献   
42.
回顾分析32例经CT诊断的外伤后老年性椎体单纯楔形变患者的X线和CT检查资料.CT检查均诊断为椎体单纯楔形变;X线片检查诊断为压缩性骨折23例,椎体单纯楔形变9例.CT检查对外伤后老年性椎体单纯楔形变较为敏感和特异.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骨创伤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血糖变化特点.[方法]选择本院骨创伤患者15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在本院健康体检者1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血浆D-二聚体及血糖变化情况.[结果]下肢骨折组D-二聚体阳性率较高为81.4%,其次是全身多发骨折阳性率为60.7%,上肢骨折组阳性率为41.3%,骨盆及关节置换术组阳性率为35.3%,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D-二聚体与血糖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术后d1、d3、d5、d7 D-二聚体与血糖含量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程度骨创伤患者血浆D-二聚体与血糖含量不同,术前严重伤组其含量明显高于重伤组与轻伤组(P<0.05),术后d1、d3、d5、d7严重伤组的D-二聚体与血糖含量明显高于重伤组与轻伤组(P<0.05),且随时间的延长D-二聚体与血糖含量呈下降的趋势.[结论]骨折患者术后有明显的应激现象,存在血栓形成的危险,且随创伤程度增加越明显,因此检测骨创伤患者血浆D-二聚体及血糖水平,可提高对伤情的判断和改善预后,并有利于减少下肢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颈椎后纵韧带骨化(OPLL)的遗传关联性.方法 OPLL病例组和正常对照组各200例,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直接测序法分析BMP-4上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6007C>T(rs17563),-5826G>A(rs1957860), 3564C>T(rs2855532)和IVS-160C>T(rs2071047)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分布.结果 两组间位点rs17563、rs2855532基因型与等位基因型有显著性差异(P<0.05).病例组中rs17563带C+基因型与C-基因型骨化椎体数量有非常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前者骨化椎体数量明显少于后者;rs2855532 T+基因型与T-基因型骨化椎体数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前者骨化椎体数量多于后者.余两位点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BMP-4基因的两个单核酸多态性位点rs17563、rs2855532等位基因型突变与OPLL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45.
林欣  曾峥  王磊  崔维  刘洋 《脊柱外科杂志》2011,9(4):200-202
目的手术显微镜下完成腰椎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并观察疗效。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1月,行显微镜下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30例,通过术前及术后1年患者影像学资料观察、腰椎神经功能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定手术效果。结果腰椎神经功能JOA评分由术前14.7±4.5分升至术后27.3±2.8分,改善率为(85.5±8.5)%;VAS评分由术前7.9±1.5分下降至术后1.4±0.6分,改善率为(86.4±1.9)%;ODI由术前72.3±1.5恢复至术后15.5±7.8,改善率为(81.5±6.3)%。术后影像学显示突出髓核摘除满意。结论手术显微镜下完成腰椎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切口小、视野清晰、术中出血量少、骨性结构破坏小,减少对神经根及硬膜囊的手术刺激,安全可靠、效果好,但熟练操作需要较长时间的显微外科基础训练。  相似文献   
46.
目的比较在椎间孔镜下后方腰椎板间入路和侧后方椎间孔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和适应证。方法 2009年9月~2011年2月L5S1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20例,在椎间孔镜辅助下,分别通过后方腰椎板间入路和侧后路行经皮椎间盘切除术。结果通过后方腰椎板间入路手术6例患者、侧后方椎间孔行经皮椎间盘切除术12例实施手术,1例后方椎板间入路不成功即刻改为侧后路,1例侧后路手术后3天症状改善不明显再次行开放手术。结论 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通过后方腰椎板间和侧后方椎间孔两种入路,适应证各有不同,需要仔细地进行术前评估。  相似文献   
47.
背景:骨形态发生蛋白4基因与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相关性研究目前较少。 目的:测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4的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17563和rs2855532与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关联。 方法: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和正常对照者各40例,收集受试者的周围静脉血提取DNA,PCR法进行目的片段骨形态发生蛋白4的单核酸多态性位点rs17563和rs2855532的扩增并测序。 结果与结论:黄韧带骨化症组中rs17563和rs2855532位点带“T”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证实,骨形态发生蛋白4上的2个单核酸多态性位点rs17563和rs2855532等位基因型突变与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48.
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8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的治疗效果。方法:对86例(95膝)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关节镜检及有限化微创清理术,根据HSS膝关节评定系统及Denis疼痛测定法进行术后疗效评定。结果:86例,平均随访20个月(6~36月),其中69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关节功能改善,优良率达78.95%。结论:关节镜有限清理术可有效缓解OA症状,改善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9.
目的总结双极人工股骨头治疗GardenⅢ型或Ⅳ型股骨颈骨折合并帕金森病(PD)的临床疗效。方法股骨颈骨折合并PD 23例,采用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移位明显的股骨颈骨折,并评估其疗效。结果所有病人术中术中出血量为120~360 ml,平均出血量(220. 0±34. 5) ml,手术时间为50~75分钟,平均手术时间(65. 0±10. 5)分钟。有4例随访丢失,有2例因心脑血管事件分别于术后3个月和9个月死亡,1例因肺部感染于术后14个月死亡。术后出现常见并发症为肺部感染、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和泌尿系感染。术后1年的Harris评分优4例,良12例,可4例,差1例,2例分别于术后3个月和9个月死亡未评分,优良率69. 6%。结论对于合并PD的GardenⅢ型或Ⅳ型股骨颈骨折病人,手术风险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术后康复难以配合,周期较长。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小切口前路零切迹自锁融合器治疗四节段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因颈椎病行四节段前路椎间隙减压零切迹自锁融合器固定融合的患者24例,记录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术前及术后随访时颈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椎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v index,NDI),采用Odom标准评价末次随访时患者临床疗效的主观满意度;同时采用X线及CT进行影像学评价,比较术前,术后随访时颈椎曲度,活动度,融合节段高度,C_(2~7)矢状位力线(C_(2~7) 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T_1倾斜角(T_1 slope)等参数,并计算末次随访时的融合率。结果 24例均获完整随访,随访21~68个月,平均(40.6±5.3)个月,手术时间110~230 min,平均(133±24.2) min。术中出血65~300 ml,平均(85.5±33.6) ml,术后1个月随访时VAS、JOA、NDI评分分别为(1.7±1.75)分,(10.5±1.58)分及(13.4±6.02)分;末次随访时分别为(1.9±2.23)分,(12.8±1.61)分及(14.7±5.91)分;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评分与术前VAS评分(4.1±2.53)分,JOA评分(8.3±1.05)分及NDI评分(30.1±7.25)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Odom标准,末次随访时优良率为87.5%。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颈椎整体曲度分别为(17.8±5.76)°、(15.3±5.87)°较术前颈椎曲度(8.9±7.85)°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融合节段高度分别为(80.5±6.55) mm、(78.8±5.83) mm,均高于术前的(72.4±8.46)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C_(2~7)SVA及T_1 slope分别为(24.5±8.67) mm、(28.1±7.32)°;(23.9±7.17) mm、(27.9±8.11)°均较术前(21.4±9.63) mm、(23.6±6.56)°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无内固定相关并发症。末次随访时融合率达89.7%。并发症包括吞咽困难7例,C_5神经根麻痹4例,轴性痛6例。结论零切迹自锁融合器行四节段颈椎前路椎间隙减压融合内固定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获得坚强的融合,并改善颈椎曲度及矢状位力线。但是四节段ACDF,其手术适应证选择较窄,对手术技巧要求较高,仍然具备一定的难度及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