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21.
目的 探讨65岁以上中国老年T2DM患者起始加用每日1次地特胰岛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本研究是一项为期24周的多中心开放观察性研究。本文将入选的中国患者分为高龄组(≥65岁)或低龄组(〈65岁)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进入试验的患者中702例(21.5%)进入高龄组,2565例(78.4%)进入低龄组。整个研究过程中两组均未报告药物严重不良反应和严重低血糖事件。和胰岛素治疗前比较,试验结束时平均体重的变化值高龄组-0.17 kg(95%CI:-0.39~0.04),低龄组-0.15 kg(95%CI:-0.29~-0.01);HbA1c变化值高龄组?0.99%(95%CI:-1.12~-0.86),低龄组?1.22%(95%CI:-1.29~-1.14);FPG变化值高龄组-2.48 mmol/L(95%CI:-2.69~-2.27),低龄组-2.74 mmol/L(95%CI:-2.86~-2.62)。试验结束时,高龄组试验前接受过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平均胰岛素日剂量为12.33 IU,未接受过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为15.38 IU;低龄组试验前接受过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平均胰岛素日剂量为15.03 IU,未接受过胰岛素治疗的患者16.98 IU。 结论 对65岁以上老年T2DM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的患者起始加用每日1次地特胰岛素治疗安全有效,其安全性及降糖效果均与65岁以下患者相似。  相似文献   
22.
目的对比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效果与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依据抽签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治疗采用甲巯咪唑(口服,初始剂量30 mg/d,后以5~10 mg/d的维持剂量继续治疗,连续治疗12个月),对照组治疗采用丙硫氧嘧啶(口服,初始剂量为250 mg/d,后以40~90 mg/d的维持剂量继续治疗,连续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甲状腺功能指标水平变化、肝功能指标水平变化、肝功能异常率与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甲状腺功能指标(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总甲状腺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2.46±0.14)nmol/L比(2.78±0.18)nmol/L、(121.64±5.30)nmol/L比(125.73±5.32)nmol/L、(9.21±1.24)pmol/L比(10.28±1.17)pmol/L、(29.16±2.53)mol/L比(30.48±2.41)p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22.18±1.16)U/L比(23.20±1.08)U/L、(37.80±4.12)U/L比(39.85±5.06)U/L、(84.46±5.24)U/L比(87.38±4.30)U/L、(14.41±1.36)μmol/L比(15.28±1.53)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肝功能异常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7.5%(7/40)比75.0%(30/40)],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7.5%(39/40)比85.0%(3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运用甲巯咪唑治疗的临床效果较确切,治疗效率与安全性较高,对肝功能的影响较小,值得临床推荐运用。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与2型糖尿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399例成功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无心肌缺血症状的、无已知甲状腺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分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组(17例)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382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结果.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中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为4.3%(17/399),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组中男性比例及吸烟比例均低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17比194/382,P=0.007;2/17比136/382,P=0.043).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组无症状心肌缺血发生5例,甲状腺功能正常组为130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4).两组年龄、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不是2型糖尿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探讨炎症因子对2型糖尿病尤其老年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103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年龄及是否合并心脑血管病变分别分组。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所有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FBG、HbA1c、TC、TG、LDL-C水平,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1)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65岁者,血清hsC-RP、TNF-α、IL-6水平均高于年龄〈65岁者(P〈0.01)。(2)合并心脑血管病变者,血清hsC-RP水平较高于无心脑血管病变者(P〈0.05)。年龄≥65岁中合并心脑血管病变者,血清hsC-RP水平高于无心脑血管病变者(P〈0.05)。(3)血清hsC-RP水平与年龄和血清TG水平呈正相关(r=0.257,P〈0.01;r=0.220,P〈0.01)。影响hsC-RP的因素主要为年龄,回归方程为y(hsC-RP)=2.407+0.100年龄。(4)2型糖尿病中≥65岁者合并心脑血管病变的发生率高于〈65岁者(P〈0.01)。结论hsC-RP与大血管病变相关,但IL-6和TNF-α与大血管病变无明显相关性;年龄增长是血清hsC-RP水平升高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5.
目的 研究糖尿病肾脏病(DKD)患者血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与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白蛋白尿短期进展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住院治疗的75例2型DKD患者作为DKD组,取同期就诊的60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DM组、体检的6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  相似文献   
26.
为观察倍欣在治疗 2型糖尿病中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对 60例 2型糖尿病患者用倍欣治疗 3个月 ,对比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结果 :治疗后空腹血糖显著降低 (P <0 .0 5 ) ,餐后血糖非常显著降低 (P <0 .0 1 ) ,倍欣的主要不良反应是轻度腹胀和排气增加。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体质指数(BMI)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161例,根据BMI分为正常组(n=50)、超重组(n=85)与肥胖组(n=26)三组,所有患者分别于发病后72 h内、发病后30 d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E峰/A峰。结果超重或肥胖组在入院时及30 d随访时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均显著大于正常组(入院时:134.9 ml±33.4 ml/146.9 ml±60.6 ml比134.9 ml±33.4 ml,P=0.016;30 d随访时:149.9 ml±36.6 ml/159.4 ml±54.5 ml比136.0 ml±36.2 ml,P=0.030),超重或肥胖组在入院时及30 d随访时的LVEF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组(入院时:49.7%±7.7%或46.8%±7.1%比51.7%±7.6%,P=0.030;30 d随访时:52.9%±7.6%或50.88%±7.1%比55.3%±7.5%,P=0.042)。超重及肥胖组的E/A值与正常组相比在发病72 h及30 d随访时均无显著差异(入院时分别为:0.86±0.23、0.84±0.23比0.85±0.25,P=0.951;30 d随访时分别为:0.97±0.25、0.97±0.20比0.99±0.25,P=0.835)。结论合并超重或肥胖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心室的扩大与LVEF降低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代谢综合征(MS)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首次AMI患者共161例,根据是否合并MS分为MS组86例与非MS组75例.所有患者分别于发病后72 h内、发病后30 d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AMI患者中MS的患病率为53.4%,MS组LVEDV在入院时(139.5+41.3)mL及30 d随访时(154.1±40.8)mL均显著高于非MS组[分别为(124.4±36.9) mL和(139.1+36.3)mL];但2组的LVEF水平、E/A比值在人院时(LVEF:0.494±0.072vs0.504±0.083;E/A比值:0.85±0.24 vs0.86±0.23)及30 d随访时(LVEF:0.525±0.068 vs 0.543±0.083;E/A比值:0.97±0.23vs0.99±0.2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S在AMI患者中具有较高的患病率,但对于心肌梗死患者近期左心室功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MS)的临床特征及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及肾脏损害的影响。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257例,分为合并代谢综合征组(MS组,120例)和非代谢综合征组(非MS组,137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下肢动脉硬化、脑梗死的发病情况。结果代谢综合征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胰岛素抵抗值、胆固醇、三酰甘油均较非代谢综合征组明显增高,MS组β细胞功能较非MS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代谢综合征组患者尿酸及尿白蛋白排泄率较非代谢综合征组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代谢综合征组冠心病的发病比例显著高于非代谢综合征组(P<0.05)。结论与非代谢综合征组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比较,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β细胞功能较差、胰岛素抵抗及肾脏损害较重,冠心病发生率更高。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绝经后女性患者血糖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规律治疗1年以上的2型糖尿病绝经后女性患者30例,其中15例为血糖控制较好组[GGC组:平均年龄(61.2±1.1)岁],另外15例为血糖控制较差组[PGC组:平均年龄(63.4±0.9)岁].另设正常对照组15例[NC组:平均年龄(61.8±1.5)岁].分别测定3组成员股骨颈及L1~4水平的BMD、空腹及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IGF-1、空腹C-肽、血钙、血磷、血镁、全段甲状旁腺素、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结果 3组在iPTH和IGF-1水平上差异无显著性.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患者比较,股骨颈BMD值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2型糖尿病绝经后女性骨密度水平与IGF-1、体重等指标相关,骨吸收增加与高血糖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