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512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287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60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202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炎,因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常预后不良。因此探究其发病机制,开发有效药物显得至关重要。该文回顾整理近年来有关IPF动物造模及试验方法研究,为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药物研究提供良好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42.
脂代谢紊乱对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影响。根据中医理论特点,脂毒可以归为"毒"邪概念。该文试着从脂毒及毒损肾络角度出发,探讨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旨在为临床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大黄虫胶囊联合痤疮合剂治疗结节囊肿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2013年1月—2013年6月结节囊肿型痤疮患者46例,予大黄虫胶囊联合痤疮合剂分别治疗1~2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时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1个疗程和2个疗程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1.73%和86.95%,治疗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大黄虫胶囊联合痤疮合剂在治疗结节囊肿型痤疮中有良好疗效,用药2个疗程的效果优于用药1个疗程的效果,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44.
周代文化中,脾五行属性为木,其形成原因是当时祭祀活动,以动物内脏在空间的方位对应四季所应方位使然。在中国古代文化的观念之中,空间上的同位,可以使得功能上得以互通,这种互通在早期的实践中,仅仅是"感而遂通"的,具有神秘或超自然色彩的。汉代文化中,脾五行属土,其形成原因一方面是继承了周代以脾为尊的思想,另一方面则是汉武帝时期以土德承天下,以土为贵。这说明,脾的五行属性由木转为土,影响其转变的原因,参杂了诸多的历史、文化乃至政治的因素。  相似文献   
45.
导师孟安琪教授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经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盆腔炎是生育期妇女多发病、常见病,多病程较长,且反复发作,缠绵难愈。近几年由于妇科小手术的不断增加,无菌操作观念不够重视等原因,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地危害着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孟安琪教授详细研究其发病机制,通过中医辨证论治,中药多种途径给药,在慢性盆腔炎的治疗上,尤以临床上多见的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46.
对常用的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制备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出合理且易于控制的模型制备方法。根据统计学原理,采用医学参考值范围来确定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建立的标准。提出建立地区内、范围内的实验动物生理正常值数据库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7.
雷诺病在中医学中属痹证范畴。目前临床未有雷诺病的特效药,且西药具有一定的副作用。陈以国教授在临床上,以"舒阳郁、调气血"为原则,选用四逆散加味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8.
脓毒症是各种严重创伤、烧伤、再灌注损伤及外科大手术常见的并发症,探讨脓毒症的发病机制,阐述"化瘀扶正、通腑和胃"思想在防治脓毒症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9.
通过对《黄帝内经》有关情志疗法经文的考察,整理出情志相胜法、移精变气法、语言开导法、暗示诱导法、宁心安神法等常用情志调治方法,调治原理主要是通过调畅气机、平衡阴阳、协调脏腑、形神兼养来实现。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脂肪肝中医证型与性别、职业、年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7~12月就诊的脂肪肝患者263例,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流行病问卷调查患者性别、年龄、职业、症状、体征等信息,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各证型的发病率依次为脾虚湿滞型、湿热困脾型、肝郁脾虚型,脂肪肝的发病年龄主要集中于41~60岁,不同性别、年龄脂肪肝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无显著性差异。肝郁脾虚型患者多见于无业及退休人员,脾虚湿滞型患者多见于脑力劳动者,湿热困脾型患者分布于各职业类别中。结论脾虚湿滞型是脂肪肝的常见证型,41~60岁是脂肪肝发病的高峰期,脂肪肝的中医证型与职业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