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44篇
  免费   449篇
  国内免费   156篇
耳鼻咽喉   26篇
儿科学   26篇
妇产科学   28篇
基础医学   302篇
口腔科学   55篇
临床医学   783篇
内科学   340篇
皮肤病学   75篇
神经病学   96篇
特种医学   144篇
外科学   158篇
综合类   3710篇
预防医学   738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905篇
  1篇
中国医学   588篇
肿瘤学   16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133篇
  2021年   292篇
  2020年   161篇
  2019年   360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240篇
  2016年   340篇
  2015年   346篇
  2014年   413篇
  2013年   477篇
  2012年   522篇
  2011年   479篇
  2010年   488篇
  2009年   598篇
  2008年   513篇
  2007年   541篇
  2006年   451篇
  2005年   399篇
  2004年   366篇
  2003年   330篇
  2002年   300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1概述 细胞受刺激后立即表达的基因称"即早基因"(immediate early genes,IEG),包括c-fos、c-jun等.c-fos癌基因是由两类急性鼠致癌反转录病毒携带的v-fos癌基因的细胞同源序列.  相似文献   
82.
1 概述细胞受刺激后立即表达的基因称“即早基因”(immediateearlygenes,IEG) ,包括c-fos、c -jun等。c -fos癌基因是由两类急性鼠致癌反转录病毒携带的v -fos癌基因的细胞同源序列。目前人类c-fos基因核苷酸序列也被测定出来 ,它是一段3.5kb的DNA ,由 4个外显子和 3个内含子组成 ,共有 380个氨基酸 ,该基因定位于染色体 1 4q2 1 - 2 3上 ,其表达产物是细胞核的磷酸蛋白[1 ] 。正常情况下 ,c -fosmRNA和FOS蛋白在中枢神经中有低水平表达[1~ 3] 。但在机体受到机械、化学、缺血性脑损伤后 ,c -fosmRNA和FOS蛋白的表达水平有很大的…  相似文献   
83.
目的: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B细胞表面功能分子表达的特征及其功能状态,评价以FcγRⅡB1(CD32)为代表的B细胞自身抑制调节机制在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并以免疫磁珠法(MACS)分离纯化B细胞。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B细胞受不同激活物刺激后细胞内钙([Ca2 ]i)的反应。用ELISA法检测B细胞与刺激物共同培养后所分泌IgG的量。采用流式细胞术及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B细胞膜表面CD32、CD19及IgM的表达水平。结果:(1)以羊抗人μ链的F(ab′)2片段及完整IgG分别刺激SLE患者B细胞时,其[Ca2 ]i反应的比值显著低于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P<0.05)及正常人对照(P<0.01)。(2)分别用葡萄球菌A蛋白(SPA)单独刺激与SPA和羊抗人μ链的完整IgG抗体共同刺激SLE患者的B细胞所分泌的IgG的比值,明显低于RA患者及正常人对照组(P<0.05)。(3)SLE患者与RA患者及正常对照组B细胞上CD19、CD32及IgM的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E患者B细胞上CD32抑制性信号传导的异常,可能是导致B细胞过度活化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84.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托吡酯对癫癎大鼠临床发作及脑电活动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健康Wistar大鼠60只制作杏仁核点燃模型,然后用托吡酯(分20、40、80 mg/kg三组)进行灌胃,记录用药后杏仁核后放电阈值、皮层及杏仁核后放电持续时间及大鼠双前肢抽动时间。结果:托吡酯灌胃后相同强度电刺激点燃大鼠所需刺激次数明显增加;托吡酯(40、80 mg/kg)灌胃后4 h,杏仁核后放电阈值升高、杏仁核及皮层后放电时程缩短、双前肢抽动时间缩短。结论:托吡酯可明显缩短杏仁核点燃大鼠癫 癎发作时间,缩短杏仁核及皮层后放电持续时间,升高杏仁核后放电阈值。  相似文献   
85.
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继发大面积脑梗死常因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所致 ,但作数字减影式脑动脉造影 (DSA)后继发大面积梗死则临床少见。现将我们临床工作中碰到的 1例报道如下。1 病例报告患者男性 ,5 7岁 ,汉族 ,贵州籍。因“突发头痛伴呕吐 2天”于 2 0 0 3年 4月 30日急诊入院。有“高血压”病史 10年 ,“高血压性心脏病”病史 6年 ,“2型糖尿病”病史 5年。入院时体格检查 :T36 .8℃、P76次 /min、R18次 /min、BP 18.4 / 10 .1kPa( 137/ 76mmHg)。神志清楚 ,对答切题 ,语言流利。两眼球各方向活动均不受限 ,双瞳孔圆形等大 ,直径约 2 …  相似文献   
86.
为探讨胃癌患者125Ⅰ粒子组织间永久性植入治疗的安全性,我院从2004年3月至2005年1月对21例胃癌患者,术中加用125Ⅰ粒子组织间永久性植入治疗,观察加用125Ⅰ粒子组织间永久性植入治疗后,患者的生命征、白细胞总数、免疫功能和吻合口愈合等早期临床表现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大鼠松果体细胞增龄变化。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1~2月龄组,4~5月龄组,11~12月龄组和≥24月龄组4个组。采用H-F染色、Benda胶质细胞染色和TUNEL法细胞凋亡染色光镜观察,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松果体细胞数从4~5月龄组至≥24月龄组递减(P<0.001),而胶质细胞数随增龄递增(P<0.01),松果体细胞凋亡随增龄增多(P<0.01),松果体细胞胞质随增龄电子密度降低,细胞器减少,线粒体扩张、嵴断裂呈空泡状,粗面内质网排列紊乱、池扩张,脂滴增多。结论:大鼠松果体随增龄而出现松果体细胞减少、胶质细胞增多,松果体细胞退变。这些变化可能是导致机体衰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8.
目的 了解贵州省鸡源空肠弯曲菌的分子流行特征,阐明各地菌株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特征。方法 在贵州省随机抽取7个大型养鸡场,共采集210份鸡的新鲜粪便样本,分离培养出38株空肠弯曲菌,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对分离株的序列型及克隆复合体进行构成和聚类分析,与PubMLST数据库中来自国内的分离株分子特征进行比较。结果 贵州省38株鸡源空肠弯曲菌分为23种ST型和8个克隆复合体,其中9种是目前中国大陆地区已有的ST型,2个等位基因和8种序列型为新发现的。ST型构成比前四位分别是ST - 45、ST - 161、ST - 354、ST - 4 324,与数据库中已有的6株贵州来源菌株相比,不存在共同的ST型。优势克隆复合体(CC - 45、CC - 354、CC - 52)与数据库中鸡源分离株的前三位克隆复合体没有重叠。菌株遗传进化树显示,本研究中属于优势克隆复合体的18株菌与国内部分人源、猪源、野生鸟源、鹅源分离株有较近的遗传距离。结论 贵州省鸡源空肠弯曲菌具有高度遗传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地域流行特征。序列型与国内华东地区的分离株有较高的交叉性,部分分离株与国内人、野生鸟、鹅等来源分离株遗传距离近,应加强对不同地区、不同宿主来源空肠弯曲菌的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INS)及服糖后2小时胰岛素(Insulin 2 hours after 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INS-2H)与高血压发病的风险。方法 本研究采用全人群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了贵州省12个区(县)的48个乡镇共9 280人进行调查,排除基线HbA1c、INS及INS-2H缺失及有高血压病史者,最终纳入1 684例进入分析。中位随访6.23年。采用Cox生存回归分析HbA1c、INS及INS-2H与高血压发病的相关性。PAF及Survival计算人群归因危险百分比。结果 HbA1c和INS-2H每升高一个单位,高血压发病风险分别增加31.5%和1.1%。HbA1c高水平组发病风险是低水平组的2.87倍。相比第一分位组,INS-2H第四分位组发病风险增加73.6%。HbA1c水平控制在6.3 mmol/L及以下可降低人群8.6%的发病。INS-2H水平分别控制在8.81 mIU/L、15.60 mIU/L、24.30 mIU/L以下,可降低人群22.6%、11.9%和6.8%的发病。年龄>42岁组的人群中,HbA1c高水平组发病风险是低水平组的2.84倍; INS-2H第二、三、四分位组发病风险分别是第一分位组的2.001倍、2.145倍和2.145倍。男性人群中,HbA1c高水平组发病风险是低水平组的2.760倍; INS-2H第三、四分位组发病风险是第一分位组的1.828倍和2.116倍。结论 HbA1c及INS-2H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在年龄>42岁和男性人群更为敏感。控制HbA1c及INS-2H能有效降低人群高血压发病。  相似文献   
90.
目的 分析贵州省2012—2019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开展AFP病例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贵州省2012—2019年AFP病例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贵州省2012—2019年共报告1 714例AFP病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65例/10万,无明显季节性分布,男性发病率(3.14/10万)高于女性发病率(2.07/10万),1~6岁儿童居多(55.43%),以散居儿童(45.22%)和集体单位儿童(托幼机构、学校)(42.47%)为主;脊灰疫苗免疫史≥3剂次的病例占91.72%;AFP病例肠道病毒分离率为8.38%;27.48%的病例为短暂性肢体麻痹;16.45%的病例残留麻痹。结论 贵州省仍需保持AFP病例监测的高敏感性和及时性,保持常住儿童脊灰疫苗高覆盖率,提高流动儿童接种率,筑牢免疫屏障。随访时加强健康教育,促进病例肌力恢复,提高生存质量,保护成年后劳动生产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