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自1 996~2 0 0 3年对4 6例老年人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38例获得了随访,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38例,男2 0例,女1 8例。年龄6 0~86岁,平均6 8岁。左侧1 7例,右侧2 1例;新鲜骨折34例,陈旧性骨折4例。股骨颈骨折1 2例,按Garden分型:Ⅰ型2例,Ⅱ型2例,Ⅲ型5例,Ⅳ型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2 6例,按Evans分型:Ⅰ型1 5例,Ⅱ型1 1例。致伤原因:被汽车撞伤3例,骑自行车摔伤6例,行走中跌倒2 3例,从床上坠落6例。新鲜骨折受伤到手术的时间2~1 6d ,平均8d ,陈旧性骨折平均1 2d。入院时空腹血…  相似文献   
12.
棘突截骨椎管成形术治疗单纯性腰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棘突截骨椎管成形术治疗单纯性腰椎管狭窄症,并进行临床与影像学评估。方法:手术方法为单侧椎板显像棘突基底截骨,将棘突-韧带-骶棘肌整体推离对侧椎板。切除椎板上下缘和黄韧带,潜式扩大椎管和摘除椎间盘。35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接受该手术,术后进行疗效评分(Oswestry问卷)和腰椎管直径测量。结果:术后1年腰腿痛平均改善78.4%,术后4年平均改善76.3%,术后中期疗效下降不显著(P>0.05)。术后CT显示椎管矢径平均增加19.7%, 横径平均增加17.5%,棘突截骨后原位愈合率为91%。结论:棘突截骨椎管成形术操作简单,神经减压充分,手术并发症少,腰椎稳定性破坏轻。该术式治疗单纯性腰椎管狭窄症术后近、中期疗效和影像学评估满意。  相似文献   
13.
股骨转子部骨折好发于老年人,及时采用坚强内固定手术治疗可使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残率和死亡率。以色列Disc-O-Tech公司研制的FIXIONPF型可膨胀自锁式髓内钉是骨科内固定技术一项最新研究成果,它是在PFN(proxi mal femoral nail)的基础上改良而成,不仅具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非侵人性下肢筋膜间隙感染的成功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5年6月~ 2012年6月收治的13例非侵入性下肢筋膜间隙感染患者进行手术脓肿清除,术中置VSD引流,术后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抗感染及营养支持治疗,观察在院治疗效果和术后复发情况.结果 13例病人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24个月,病人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无复发.结论在非侵入性下肢筋膜间隙感染的外科治疗中,彻底的脓肿清除是基础,深度(持续、足时、通畅)引流是关键,敏感药物抗感染是条件,营养支持是保障.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介绍一种治疗先天性侧方半椎体所致脊柱侧弯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半椎体骨骺破坏止长、骶棘肌肌力均衡,利用肌肉牵拉结合术后外固定矫形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弯共10例.结果1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5~5年,平均3.5年,10例平均矫正度数17°,无一例畸形加重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本术式符合人体生物力学要求,更接近自然矫正,创伤小、出血少,对3~5岁因畸形椎体导致的脊柱侧弯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锚定式颈椎椎间融合器临床应用中期随访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后应用锚定式颈椎椎间融合器(anchoring cervical intervertebralfusion cage,ACIFC)植骨融合的中期随访结果。方法:2006年10月~2008年2月收治颈椎疾病患者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龄25~69岁,平均48.2岁。颈椎病31例,其中脊髓型14例,神经根型9例,混合型8例;下颈椎不稳症4例;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5例;Klippel-Feil综合征2例。均经前路行椎间盘切除减压、ACIFC植骨术,融合节段:单节段27例,双节段14例,三节段1例;共置入ACIFC 58枚,C3/4 11枚,C4/5 13枚,C5/618枚,C6/7 14枚,C7/T1 2枚。初次行颈椎手术者40例,颈椎术后再手术2例。术后定期行X线片及MRI复查,判定植骨融合及邻近节段退变情况;采用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COA)40分法及颈椎残障指数(NDI)评分系统评价患者术前、术后颈脊髓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5例患者术后24h内出现咽部疼痛,经对症治疗于术后1周内症状消失。术后48h内发生轴性症状2例(3.4%),经对症处理术后1周症状明显改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4.5年,平均4年。58个椎间隙均获骨性融合,融合时间2.5~6个月,平均3.5个月。术前COA评分30.21±2.69分,术后末次随访时37.18±1.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改善率71.2%;术前NDI为40.03±3.92,术后末次随访时为29.95±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5~4.5年(平均4年)发现融合节段邻近节段退变5例(11.9%),其中融合节段相邻上位椎间盘3例,下位椎间盘2例。结论: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后应用ACIFC行植骨融合,融合率高,轴性症状及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率低,中期随访结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腰椎椎间融合术中椎弓根钉植入的位置对邻近椎间盘的影响。方法:将51例腰椎椎间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患者按螺钉角大小分组。术后行临床与影像学随访,并对32例患者成功进行随访。结果:术后有4名患者放射检查显示邻近椎间盘变窄,以螺钉角大者明显。结论:椎弓根螺钉角过大对早期出现邻近间盘退变有影响。早期放射学改变不一定伴随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持续负压引流技术在骶髂关节结核合并腰骶部巨大脓肿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5年10月~2010年10月临床收治的17例骶髂关节结核合并腰骶部巨大脓肿患者行手术病灶清除,术后应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7~10天,观察在院治疗效果和愈后复发情况。结果 17例病人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8个月,病人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无结核病灶复发。结论骶髂关节结核合并腰骶部巨大脓肿在手术清除脓肿病灶后,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的应用能够使创腔内炎性积液排空干净,并能确保切口愈合、防止术后复发,在骨与关节结核的临床治疗中拓展了技术空间,具有重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背景:在聚乳酸-聚羟基乙酸中加入β-磷酸三钙可调控其降解速率和强度。 目的:观察β-磷酸三钙/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异烟肼/左氧氟沙星缓释材料修复兔股骨髁骨缺损的效果。 方法:制作兔右股骨髁直径5 mm、长10 mm的圆柱形骨缺损模型,随机分3组,其中两组分别于骨缺损处植入β-磷酸三钙/聚乳酸-聚羟基乙酸材料和β-磷酸三钙/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异烟肼/左氧氟沙星缓释材料,空白对照组不植入任何材料。通过影像学、大体标本、组织学检查评价骨缺损修复效果。 结果与结论:术后12周时,β-磷酸三钙/聚乳酸-聚羟基乙酸材料组和β-磷酸三钙/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异烟肼/左氧氟沙星缓释材料组骨缺损都得到修复,两组新骨占缺损区面积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空白对照组骨缺损未修复。表明β-磷酸三钙/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异烟肼/左氧氟沙星缓释材料可以很好修复兔股骨髁缺损。  相似文献   
20.
人工髓核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介绍人工髓核置换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及短期疗效观察结果。方法 对2002年2月~2003年5月接受人工髓核置换术的28例患者,进行短期随访,时间6个月~1年9个月,平均1年2个月,通过其自觉症状变化及X线片情况,初步判断治疗效果。结果所有病人复查X线片,术后椎间高度不同程度恢复,未见有髓核位置的明显变化,也未发现有终板塌陷的现象。患者下腰椎活动度及腰痛均有改善。结论 腰椎间盘人工髓核置换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是脊柱解剖与功能重建的一种趋势,术后合理的康复治疗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