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探讨四肢锁定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内固定失效相关因素及对策.方法 随访11例四肢骨折锁定钢板断裂病例,6例更换为交锁髓内针固定,2例重新选用长跨度、低切迹锁定钢板固定,3例选用关节近端锁定解剖钢板固定.分析锁定钢板选用及内固定技术对骨折愈合的影响.结果 11例钢板断裂时间为术后2~5个月,平均4个月.再次手术后随访时间14~19个月,平均随访17个月,11例均骨性愈合,无内固定再失败病例.结论 11例锁定钢板内固定失败与未正确选择锁定钢板螺钉、术中操作技术及术后早期负重相关.正确选用锁定钢板长度及螺钉配置、术中微创操作、骨缺损区植骨、术后个体化康复锻炼能促进骨折愈合、防止锁定钢板断裂.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髋臼中心化的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型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62例髋关节发育不良型骨关节炎患者(68髋)行THA手术,按时间段分为两组.A组:2006年12月前的24髋按Harris常规方法处理;B组:2007年1月后的44髋采用以卵圆窝为向导的下移加深、后上挤压植骨和钉状臼嵌合的髋臼中心化手术技术处理.手术前后测量下肢短缩,进行Harris髋关节评分,用Pagnano法测量旋转中心与实际旋转中心的垂直(Y轴)和水平(X轴)距离,统计两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结果 62例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下肢短缩和Harris评分:术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B组优于A组(P〈0.05).术中出血量B组较A组多(P〈0.05),手术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Y轴上变化:术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B组更接近真实的旋转中心,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髋臼中心化的THA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型骨关节炎能更好地纠正旋转中心、下肢短缩,改善髋关节功能,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3.
目的:评价在胸腰椎爆裂骨折手术中应用矢状曲度参考模棒的临床意义.方法:312例正常人体行站立标准侧位X线摄片,通过Cobb法(测量相邻椎体上终板垂线夹角),得到胸腰椎相邻节段矢状曲度参考值并制作正常矢状曲度参考模棒.将126例胸椎、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行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观察组连接棒的弧度按参考模棒进行预弯,对照组凭借医师经验行连接棒的预弯.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患者术前、术后即刻、末次随访的伤椎前缘压缩比、固定节段矢状曲度丧失角度及Frankel 分级.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对照组分别为138.4±35.3min、276.7±40.7ml;观察组分别为105.3±38.9min、201.5±45.8ml,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即刻椎体前缘高度压缩比及固定节段矢状曲度丧失角度对照组分别为(80.5±2.7)%、8.3°±2.7°,观察组分别为(94.4±2.4)%、1.1°±0.7°,末次随访时对照组分别为(74.2±3.7)%、11.7°±3.3°,观察组分别为(93.7±2.5)%、1.2°±0.9°.术后即刻、末次随访时两个时间点对照组和观察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同组间比较,对照组末次随访与术后即刻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观察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Frankel分级恢复情况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连接棒预弯弧度以矢状曲度模棒为参考可以更好地恢复胸腰椎骨折的椎体高度及矢状曲度,使患者术后获得更好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24.
郭勇  苏莲英  丁勇 《西部医学》2014,(2):234-236
目的 比较关节镜下射频和开放手术治疗臀肌挛缩症的疗效,探讨关节镜手术的适应证.方法 对21例行关节镜下射频手术和25例行开放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疼痛、手术并发症、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手术疗效等指标的优劣.结果 关节镜组在切口长度、术后疼痛、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4项指标明显优于传统开放手术组(P<0.05),而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手术疗效与开放手术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关节镜下射频松解治疗轻中度臀肌挛缩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美观且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5.
前路减压植骨K形钛板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并截瘫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谭伦  郭勇 《实用骨科杂志》2005,11(6):495-497
目的 探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及K形钛板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并截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前路减压,植骨及K形钛板内固定术。结果 随访6-42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伤椎高度恢复90%者36例,恢复80%者12例,无K形钛板断裂和松动现象。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除A级9例未能恢复外,其集装箱检验恢复1-2级。结论K形钛板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靠,合并症少,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是治疗胸腰椎骨折较理想的内固定系统。  相似文献   
26.
聚丙交酯膜防治肱骨髁上骨折术后的肘关节粘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在儿童移位肱骨髁上骨折切开复位术中应用聚丙交酯膜 (PLA膜 )防治肘关节粘连的效果。方法 将 4 8例肱骨髁上严重移位性骨折患儿分成两组。PLA膜组 :2 0例 ,行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后 ,于骨折部前后各放 1张大小合适的PLA膜 ;对照组 :2 8例 ,行单纯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两组术后早期均行肘关节功能锻炼。将两组患儿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作对比分析。结果 PLA膜组随访 10~ 16个月 ,平均 12个月 ;对照组随访 12~ 16个月。术后肘关节功能优良率 :PLA膜组为 85 % ,对照组为 5 7 1%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PLA膜对人体无毒副作用 ,能有效防止肘关节术后粘连。  相似文献   
27.
章娜 《海南医学》2011,22(16):87-88
目的比较杜冷丁两种给药途径对于骨科术后的镇痛效果和副作用。方法选择我科2008年3月至2009年4月100例骨科术后疼痛患者,按时间先后采用杜冷丁肌肉注射和微量泵静脉推注镇痛,观察48h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并评定患者用药后疼痛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泵静脉推注杜冷丁组镇痛效果优于肌肉注射组,两组副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杜冷丁微量泵静脉推注镇痛效果优于肌肉注射组,而且安全、简单。  相似文献   
28.
目的评价应用胫骨远端内侧解剖型锁定钢板经皮固定治疗胫骨下段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对26例胫骨下段粉碎性骨折患者以胫骨远端内侧解剖型锁定钢板经皮固定治疗,以临床功能和X线检查评定治疗效果。结果全部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1~35个月,平均19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5.6周,按Tohner—wruhs评分,优17例,良6例,可3例,优良率88%。结论应用胫骨远端内侧解剖型锁定钢板经皮固定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创伤小,固定可靠,有利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9.
林旭  刘跃辉  吴刚  段宏  陈孟诗  黄学进 《西部医学》2012,24(8):1455-1459
目的比较跨腕关节支撑钢板与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取16个新鲜前臂标本的桡骨远端,制备AO C3型不稳定性骨折模型。标本随机分为A、B、C、D 4组(n=4),A组为钢板固定组,B组为钢板结合克氏针固定组,C组为外固定架固定组,D组为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固定组。每组标本在生物力学实验机上依次进行抗压缩、抗弯曲、抗扭转实验,并收集数据进行比较。结果生物力学结果显示,在轴向压缩以及弯曲试验中,钢板组稳定性要强于外固定架组(P〈0.05);在扭转试验中,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克氏针固定后,可以增加钢板组与外固定架组的抗弯曲和抗扭转的强度(P〈0.05)。结论对于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跨腕关节支撑钢板固定在抗压缩和抗弯曲的稳定性上,要强于外固定架,而在抗水平扭转的稳定性上两种方法无差异;结合克氏针固定,可以增加跨腕关节支撑钢板和跨腕关节外固定架,抗弯曲以及抗扭转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0.
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臼发育不良型骨关节炎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谭伦  郭勇 《临床骨科杂志》2005,8(6):523-524
目的探讨髋臼发育不良型骨关节炎行人工全髋置换治疗效果。方法对10例(16髋)因髋臼发育不良所引起的严重骨关节炎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结果随访时间4~68个月,采用Mereled’Aubigne评分标准:优5例,良4例,中1例。结论髋臼发育不良型骨性关节炎行人工全髋置换术可获得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