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背景:股骨偏心距的重建对于恢复外展肌力和髋关节周围软组织张力平衡,维持关节稳定,恢复关节功能,减少置换后跛行,降低假体磨损、人工关节脱位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探讨全髋置换的重建偏心距对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对比分析采用组配式假体(S-ROM)行全髋置换20例20髋患者及采用普通假体(Corail)行全髋置换19例20髋患者的相关资料,通过临床(Harris评分)和X射线测量,对两组患者置换后髋关节功能和偏心距重建率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与结论:纳入患者均无感染、骨折、脱位,无深静脉血栓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临床随访:在组配式假体和普通假体两组中,股骨偏心距重建组与未重建组置换前Harri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置换后12个月及末次随访偏心距重建患者Harris评分高于未重建者(P 〈 0.05)。髋关节外展活动度大于未重建患者(P 〈 0.05)。X射线随访:组配式假体和普通假体两组中股骨偏心距重建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χ2=3.956,P 〈 0.05),39髋(98%)股骨假体位于中立位,1髋(2.5%)轻度外翻位,两组中股骨偏心距得到重建与未得到重建患者的髋臼假体外展角及前倾角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说明组配式假体和普通假体两组中股骨偏心距得到重建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和髋关节外展活动度优于未得到重建者,组配式假体偏心距重建率高。  相似文献   
12.
龙彦 《中国医药导报》2012,9(4):71-72,74
目的观察铝碳酸镁与伊托必利联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多潘立酮片,对照组加用铝碳酸镁,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伊托必利。两组疗程均为4周,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37%,对照组为69.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腹痛症状及呕吐胆汁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铝碳酸镁与伊托必利联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能有效缓解腹痛、呕吐胆汁等临床症状,促进胃内炎症愈合,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有效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刘巍  刘丽红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3):8096-8096
留置尿管术是在导尿后,将导尿管保留在膀胱内,引流尿液的方法,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一项护理操作技术。1留置尿管对排尿的影响膀胱具有贮尿和排尿的双重功能,当某些疾病或手术等原因需留置导尿管时,临床常采用开放尿管引流尿液。留置尿管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瑞巴派特对幽门螺杆菌(HP)阴性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胃液、胃黏膜组织中前列昧素E2(PGE2)及白介素-8(1L-8)含量的影响:方法将HP阴性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1SA)及放射免疫法测定治疗前后胃液及胃黏膜组织中PGE2和IL-8含量,并进行临床症状评分。结果治疗后胃液及胃黏膜组织中PGE2含量治疗组明显高于治疗前水平(P〈0.01),IL-8含量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临床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P〈0.01),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仅有上腹痛及反酸症状改善(P〈0.05),总有效率为60.0%。结论瑞巴派特可促进HP阴性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胃液及胃黏膜组织中PGE2合成并抑制IL-8释放,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是安全有效的胃黏膜保护药物.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羟考酮复合依托咪酯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11月全麻下行无痛胃镜检查的老年患者120例,男62例,女58例,年龄65~79岁,体重46~68 kg,ASAⅠ—Ⅲ级,随机分为四组,每组30例:羟考酮1组(O1组)、羟考酮2组(O2组)、羟考酮3组(O3组)及对照组(C组)。O1、O2、O3组分别静脉注射羟考酮0.025、0.05、0.075 mg/kg,C组静脉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2 min后四组静脉注射依托咪酯0.2 mg/kg。术中出现呛咳或体动反应时,静脉追加依托咪酯0.1 mg/kg。记录胃镜检测时间;追加依托咪酯的情况;记录呛咳、体动、呼吸抑制、头晕、恶心呕吐、肌震颤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O1、O2和O3组追加依托咪酯例数明显少于C组(P0.05);O2和O3组追加依托咪酯例数明显少于O1组(P0.05)。O1、O2和O3组呛咳、体动、恶心呕吐和肌震颤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O2和O3组呛咳、体动、恶心呕吐和肌震颤发生率明显低于O1组(P0.05)。O3组呼吸抑制和头晕发生率明显高于C、O1和O2组(P0.05)。结论羟考酮0.025、0.05、0.075 mg/kg复合依托咪酯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其中羟考酮0.05 mg/kg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背景:股骨偏心距的重建对于恢复外展肌力和髋关节周围软组织张力平衡,维持关节稳定,恢复关节功能,减少置换后跛行,降低假体磨损、人工关节脱位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探讨全髋置换的重建偏心距对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对比分析采用组配式假体(S-ROM)行全髋置换20例20髋患者及采用普通假体(Corail)行全髋置换19例20髋患者的相关资料,通过临床(Harris评分)和X射线测量,对两组患者置换后髋关节功能和偏心距重建率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与结论:纳入患者均无感染、骨折、脱位,无深静脉血栓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临床随访:在组配式假体和普通假体两组中,股骨偏心距重建组与未重建组置换前Harri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置换后12个月及末次随访偏心距重建患者Harris评分高于未重建者(P < 0.05)。髋关节外展活动度大于未重建患者(P < 0.05)。X射线随访:组配式假体和普通假体两组中股骨偏心距重建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χ2=3.956,P < 0.05),39髋(98%)股骨假体位于中立位,1髋(2.5%)轻度外翻位,两组中股骨偏心距得到重建与未得到重建患者的髋臼假体外展角及前倾角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说明组配式假体和普通假体两组中股骨偏心距得到重建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和髋关节外展活动度优于未得到重建者,组配式假体偏心距重建率高。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8.
文题释义:直接前入路:改良于Smith-Peterson入路及Heuter前入路,其实是一种改良的单切口Smith-Peterson入路,利用阔筋膜张肌、股直肌及缝匠肌之间的肌间隙直达髋关节,是一种真正从肌间隙进入的微创入路, 有着较好的肌肉保护、不易损伤运动神经、术后脱位率低、 康复快等先天优势。但采用直接前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有较长的学习曲线,与传统入路相比存在术后髋关节脱位、假体松动、神经损伤等发生风险。 加速康复外科:是指采用有询证医学证据的围术期处理一系列优化措施,减少手术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创伤应激,达到快速康复目的。其核心内容包括:①围术期多模式镇痛;②术后早期下床活动;③术后早期进食水;④避免或减少使用引流管等;⑤控制性输液,避免过多或过少的液体输注。其成效主要体现在: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加速患者安全康复;显著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整体医疗费用;减轻社会及家庭负担。 背景:后外侧入路是全髋关节置换的最常用手术入路。近年来直接前入路全髋关节置换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多,并获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 目的:比较仰卧位直接前入路与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的临床疗效。 方法:纳入2015年4月至2019年4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拟行单侧初次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90例,其中男35例,女55例,年龄35-70岁,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直接前入路组(n=45)和后外侧入路组(n=45)。术后随访评估髋关节Harris评分、目测类比评分、假体初始固定质量、髋臼杯安全范围。试验干预及治疗方案获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结果与结论:①90例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3-51个月,平均14个月;直接前入路组发生2例术中股骨大转子骨折、1例股外侧皮神经损伤、4例股神经损伤、20例阔筋膜张肌损伤,后外侧入路组未发生上述并发症;②直接前入路组术后1个月的髋关节Harris评分、目测类比评分均优于后外侧入路组(P < 0.05),末次随访时两组间髋关节Harris评分、目测类比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③直接前入路组44髋股骨假体位于中立位,1髋处于内翻位,全部假体初始固定质量优;后外侧入路组43髋股骨假体位于中立位,2髋处于内翻位,全部假体初始固定质量优,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④直接前入路组髋臼杯位于Lewinnek安全范围的比率高于后外侧入路组(100%,82%,P < 0.05);⑤结果表明与后外侧入路相比,仰卧位直接前入路全髋关节置换能显著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术后早期快速康复,获得更精准的髋臼假体角度,更有利于获得双下肢等长,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入路;但该技术操作有一定的技术难度,需要经历学习曲线,同时存在一些不同于其他入路的并发症。 ORCID: 0000-0002-6796-6438(李永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锡类散思密达联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伴不典型增生临床疗效。方法:锡类散思密达保留灌肠每晚一次,治疗4周后复查。结果:临床完全缓解32例,有效8例,无效2例,有效率95.23%;结肠镜下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组织病理从治疗前轻度38例、中度4例治疗后无不典型增生30例、轻度10例、中度2例改变。结论:锡类散思密达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症状改善快,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