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89篇
  免费   553篇
  国内免费   279篇
耳鼻咽喉   60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29篇
基础医学   412篇
口腔科学   26篇
临床医学   1071篇
内科学   770篇
皮肤病学   58篇
神经病学   101篇
特种医学   186篇
外科学   254篇
综合类   1577篇
预防医学   358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1147篇
  11篇
中国医学   808篇
肿瘤学   224篇
  2024年   126篇
  2023年   406篇
  2022年   271篇
  2021年   362篇
  2020年   322篇
  2019年   261篇
  2018年   267篇
  2017年   300篇
  2016年   288篇
  2015年   371篇
  2014年   397篇
  2013年   412篇
  2012年   532篇
  2011年   532篇
  2010年   406篇
  2009年   413篇
  2008年   485篇
  2007年   380篇
  2006年   261篇
  2005年   204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制备姜黄素自胶束化固体分散体,并考察其体内药动学。方法 溶剂蒸发法制备自胶束化固体分散体,测定其累积溶出率、饱和溶解度、稳定性、理化性质、自胶束化性能。12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灌胃给予姜黄素及其自胶束化固体分散体的0.5%CMC-Na混悬液(100 mg/kg),于0.083、0.167、0.25、0.5、0.75、1、2、3、4、6、8、12、24 h采血,UPLC法测定姜黄素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 自胶束化固体分散体呈圆球形,表面光滑,分散均匀,无粘连,60 min内累积溶出率为(90.31±2.24)%,饱和溶解度为(583.17±16.78)μg/mL,粒径为22 nm, PDI为0.048,Zeta电位绝对值为1.2,在6个月内稳定性良好。姜黄素以无定形状态存在,与载体(F127、TPGS)之间可能发生氢键效应。与原料药比较,自胶束化固体分散体Cmax、AUC0~t、AUC0~∞升高(P<0.01),tmax、t1/2延长(P<0.0...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究白花丹素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足细胞凋亡及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p70核糖体蛋白S6激酶(p70S6K)/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4EBP1)通路的影响。方法: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雷帕霉素2 mg/kg组、白花丹素50、100 mg/kg组、白花丹素100 mg/kg+自噬抑制剂2 mg/kg组,每组12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联合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DN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组给予相应药物处理,1次/d,连续给药8 w。每日观察大鼠的一般状态,并比较给药前后大鼠的体质量变化;检测大鼠24 h尿微量白蛋白(U-mAlb)含量,并检测空腹血糖(FBG)、血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含量;过碘酸雪夫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足细胞标志蛋白足细胞裂孔膜蛋白(Nephrin)、肾母细胞瘤基因1(WT-1)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肾小球足细胞超微结构变化;蛋白印迹法检测肾脏组织凋亡、自噬和mTOR/p70S6K/4EBP1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的一般状态较差,出现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基质增多等肾脏病理损伤以及肾小球足细胞足突倒伏、足突相互融合、部分足突消失,24 h U-mAlb、FBG、Scr、BUN含量、肾组织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和mTOR(p-mTOR)/mTOR、p70S6K(p-P70S6K)/P70S6K、4EBP1(p-4EBP1)/4EBP1蛋白比值明显升高(P<0.05),肾组织Nephrin、WT-1、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自噬相关基因12(Atg12)蛋白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II/LC3-Ⅰ蛋白比值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白花丹素50、100 mg/kg组大鼠的一般状态、肾脏病理和肾小球足细胞损伤明显改善,24 h U-mAlb、FBG、Scr、BUN含量、肾组织Caspase-3、BAX蛋白、p-mTOR/mTOR、p-P70S6K/p70S6K、p-4EBP1/4EBP1蛋白比值明显降低(P<0.05),肾组织Nephrin、WT-1、BCL-2、Atg12蛋白、LC3-II/LC3-Ⅰ蛋白比值明显升高(P<0.05);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能减弱白花丹素100 mg/kg对DN大鼠的改善作用(P<0.05)。结论:白花丹素可能通过抑制mTOR/P70S6K/4EBP1信号通路,激活自噬,抑制足细胞凋亡,进而减轻DN大鼠肾脏损伤。  相似文献   
43.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患者的病例资料、感染源及感染部位。抽取脓液或分泌物并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鉴定。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分析。对病例的性别、年龄、职业、入院前病程、糖尿病、累及间隙数量、白细胞计数值进行对比,分析发生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86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69.77%有明确牙痛史,17.44%患糖尿病,39.53%患者于发病7 d内就诊,15.12%患者白细胞计数≥15×10^(9)/L,56.98%患者出现蜂窝状炎症。以牙源性为主要感染来源,占比72.09%。牙源性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中,主要病因为智齿冠周炎。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主要为多间隙感染,占比54.65%。下颌下间隙感染为单间隙与多间隙感染患者主要感染部位。送检标本细菌检出率为75.58%,共检出病原菌112株,48.22%为需氧-厌氧混合菌。需氧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厌氧菌主要为普氏菌,需氧-厌氧混合菌主要为草绿色链球菌。牙源性感染患者检出病原菌共6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头孢呋辛的耐药率为59.09%,草绿色链球菌对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63.64%,两者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敏感性均为100.00%。普氏菌对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55.55%,对奥硝唑的敏感性为100.00%。通过治疗后,31.40%患者出现并发症,主要为上呼吸道阻塞。对比未发生并发症的病例与发生并发症病例的临床资料发现,年龄≥60岁、农民、入院前病程≥7 d、糖尿病、多间隙感染、白细胞计数≥15×10^(9)/L是预后发生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论通过分析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临床特点、致病原因、病原菌分布特点、耐药性、预后并发症影响因素,对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抗生素使用及手术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4.
肝纤维化是临床上各类慢性肝病进行性发展的重要病理过程之一,可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对预防各类肝病发展为肝硬化及肝癌具有重要意义。肝穿刺活检是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但其具有创伤性,易引起多种并发症,目前无法作为常规筛查手段。近年来,超声检查技术作为一种无创性肝纤维化诊断方法在临床上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并取得了诸多进展。本文就超声技术在肝纤维化诊断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5.
目的 分析妊娠期甲减患者孕晚期体内血清鸢尾素水平与机体代谢指标及母婴不良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 研究纳入2017年5月—2018年12月共120例孕晚期甲减患者,将其分为高鸢尾素组(60例)与低鸢尾素组(60例),同时选取100例同孕期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孕妇作为对照。记录相关血液代谢指标和妊娠结局及胎儿或新生儿相关并发症。结果 高鸢尾素妊娠期甲减患者体重指数大于低鸢尾素组(P<0.05);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 - Ab)高于低鸢尾素组(P<0.05);游离甲状腺素(FT4)低于低鸢尾素组(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 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于低鸢尾素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 C)低于低鸢尾素组(P<0.05)。妊娠期甲减患者血清鸢尾素水平与TSH正相关(r = 0.329,P<0.05),而与FT4负相关(r = - 0.286,P<0.05)。高鸢尾素妊娠期甲减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高于低鸢尾素组(P<0.05)。同样,新生儿低体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也高于低鸢尾素组(P<0.05)。结论 血清鸢尾素水平可反映妊娠期甲减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母婴妊娠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在高鸢尾素妊娠甲减患者中较高。  相似文献   
46.
目的 :用自制的口服中药增液胶囊及外用药肤润康涂膜联合治疗掌跖皲裂性湿疹 ,探讨其治疗机制及临床疗效。方法 :动物实验观察增液胶囊对小鼠微血管壁通透性的影响、对大鼠肠系膜微血管的作用及其对家兔血压的影响 ;临床观察单纯外用肤润康涂膜、增液胶囊与肤润康涂膜联合应用的疗效。结果 :增液胶囊能增加微血管壁通透性 (P <0 0 1) ,可明显扩张肠系膜微血管 (P <0 0 5及 0 0 1) ,改善微血流的异常变化 ,但对血压无影响 (P >0 0 5 ) ;临床单用肤润康涂膜、增液胶囊与肤润康涂膜联合应用均有疗效 ,但后者疗效更佳 (P <0 0 1)。结论 :增液胶囊与肤润康涂膜联合治疗掌跖皲裂性湿疹有明显疗效 ,其机制主要是改善局部环境 ,增加微血流量 ,改善微循环。  相似文献   
47.
目的 :用初均速法测定苍耳子脂肪油的稳定性。方法 :用石油醚提取脂肪油 ,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恒温加速试验 ,用阿贝折光仪测定苍耳子脂肪油的折光率数值。结果 :用做图法和数理统计法处理结果 ,建立了直线回归方程 ,y=- 34.4 6 3x+10 9.130 ,r =- 0 .993,求出 2 93K时苍耳子脂肪油的 t0 .9=1.4 7年 ,t0 .8=3.11年 ,t0 .7=4 .97年。结论 :苍耳子脂肪油的稳定性差 ,脂肪油稳定性的测定为苍耳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48.
夏至草提取物对大鼠实验性微循环障碍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观察夏至草提取物对大鼠实验性微循环障碍的作用。方法:用10%高分子右旋糖酐(Dextran 500)以10ml/kg经静脉注射,复制大鼠微循环障碍血瘀证模型,造模后夏至草治疗组按9.0、3.0、1.0g/kg(含生药)静脉注射夏至草提取物,益母草治疗组按5.0g/kg静脉注射益母草注射液,对照组给等量的生理盐水,通过显微电视录像观察肠系膜微血管口径、流态和微淋巴管(ML)收缩性的变化。结果:夏至草提取物可明显扩张微血管,促进血流,使ML自主收缩频率、收缩活性指数(Index Ⅰ)、总收缩活性指数(Index Ⅱ)、淋巴动力学指数(L.D-Index)显著增高。结论:夏至草提取物对血液和淋巴微循环障碍有良好改善的作用。  相似文献   
49.
新斯的明穴位注射治疗难治性产后尿潴留7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姬宏宇  张国徽  张启玉 《陕西中医》2005,26(10):1090-1091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治疗难治性产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针灸组78例,取气海、关元穴斜刺0.5~1寸,行捻转补法,血海穴直刺1寸。穴位注射组78例取气海、中极、关元穴,采用新斯的明穴位注射治疗。结果针灸治疗组总有效率67%,穴位注射组总有效率100%。提示诸穴配伍穴位注射,共奏补益气血,温通胞络,条畅下焦气机,以助膀胱气化功能。  相似文献   
50.
吴茱萸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提取条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利用正交实验研究吴茱萸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最佳提取条件。方法 首先研究提取溶剂和提取方法对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提取效率的影响。然后设计正交实验 ,安排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溶媒倍数3个因素,采用L9(34)正交实验表 ,HPLC法检测,色谱柱 :YWG-C18(10μm,4.6mm×250mm)。流动相:水 -甲醇-乙腈(42∶20∶38)。流速:1.0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60nm。结果 醋酸乙酯提取效率较高,水、酸水和碱水不能提出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超声震荡法提取效率较高 ;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最佳提取条件为用45倍溶媒于30℃下超声提取40min。结论 用本实验方法提取 ,效率高 ,时间短 ,所需温度低 ,是提取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