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66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41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74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1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背景: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能力,但其向成纤维细胞分化研究较少。目的:验证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成纤维细胞的分化能力。方法:采用贴壁法分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流式细胞仪分析其表面抗原。取第3代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进行成脂成骨诱导分化,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成纤维细胞分化。结果与结论:贴壁法能稳定从脐带中分离出干细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极低表达 CD31、CD45、CD40、HLA-DR,强表达 CD29、CD90、CD44、CD105。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成脂诱导后油红O染色显示胞浆中充满红色的油滴;成骨诱导后茜素红染色可在细胞密集区见红色的钙结节。碱性成纤维细胞生因子诱导后细胞表达Ⅰ型胶原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贴壁法分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靠、纯度高,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可诱导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成纤维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72.
健康成年人脑白质弥散各向异性与年龄的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使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对健康成年人的脑白质纤维束进行检测,探讨DTI及部分各向异性值(FA)对评价年龄引起的脑白质变化的价值。方法对30例健康志愿者(青年组20~30岁,老年组60~83岁,各15例)进行脑部MR横轴位检查,扫描序列包括T1Flair、T2WI、FLAIR、DWI、DTI。在大脑胼胝体膝、压部、内囊膝部及后肢、视辐射、额叶白质及丘脑选定兴趣区(ROI),测量其FA值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青年组胼胝体膝部及压部、内囊膝部、视辐射、额叶白质的FA值分别为:(0.70±0.05)、(0.70±0.05)、(0.63±0.04)、(0.53±0.05)、(0.43±0.06),老年组相应ROI的FA值分别为:(0.62±0.09)(、0.66±0.07)、(0.57±0.07)(、0.38±0.06)(、0.38±0.0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囊后肢及丘脑F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DTI对评价脑白质纤维束的密度及有序性有价值,FA值能反映两组不同年龄人群脑白质的生理状态。  相似文献   
73.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1型(AT1)受体和2型(AT2)受体在人胎儿皮肤中的分布和表达量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方法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和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AT1和AT2受体在不同孕龄胎儿皮肤附件中的分布和表达量的变化。结果在11~13周龄的胎儿皮肤,可见较强的AT1受体阳性标记信号,主要定位于胎儿表皮;几乎很难检测到AT1受体阳性标记信号。在14~19周龄的胎儿皮肤表皮,可检测到微弱AT1受体阳性信号。妊娠24周以后,AT1受体的表达迅速增加,然而AT2受体的表达逐渐下降。AT1和AT2受体在发育中的表皮、汗腺、真皮的微血管呈阳性标记。AT1和AT2受体在成人皮肤中的表达定位与胎儿无明显差异。实时定量PCR法结果显示,在妊娠的11~37周,均可检测到AT1和AT2受体mRNA,但主要表达的受体亚型是AT2受体mRNA,随胚胎发育AT2受体mRNA维持高表达。妊娠24周以后随胎龄增加AT1受体mRNA表达增加,AT2受体mRNA表达下降。在成人皮肤也可检测到AT1和AT2受体mRNA,但表达水平均较胎儿时期低。结论在皮肤胚胎发育过程中,AT1和AT2的表达呈现发育调节方式,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提示AngⅡ对皮肤形态发生和损伤修复可能的影响,深层次探讨AngⅡ及其受体AT1和AT2在胚胎发育中的作用,将有助于理解成人和胎儿皮肤创伤愈合不同结局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74.
目的::评价短纤维带联合树脂粘接技术微创修复后牙垂直型食物嵌塞病例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牙垂直型食物嵌塞病例共98例(共135个嵌塞单位),采用石英短纤维带与纳米树脂联合及单纯纳米树脂充填术(联合法)治疗73个嵌塞单位,树脂直接充填(充填法)62个嵌塞单位。修复后12、24、36个月随访,参照美国公共卫生署修正标准以及食物嵌塞的改善状况对修复效果进行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修复后12、24、36个月联合法治愈率分别为97.3%、97.3%和95.9%,无效率均为0;充填法治愈率分别为85.5%、82.2%和82.2%,无效率分别为4.8%、11.3%和12.9%(组间比较, P<0.05)。结论:短纤维带联合树脂粘接技术治疗活髓后牙的垂直型食物嵌塞,可以在微创的情况下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5.
76.
孤独症是一种发展性障碍,这种障碍不仅会影响个体的学习和适应性行为,还会阻碍个体的沟通交流,乃至社会交往。根据美国精神病协会的诊断标准,孤独症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障碍:社交障碍、语言交流障碍、限制性刻板活动和行为。其中,语言交流障碍严重制约孤独症儿童的思维发展水平,并对其人际交往与社会互动产生深远的影响。语言交流障碍是孤独症儿童的核心症状之一,这一障碍严重制约了孤独症儿童的思维和认知的发展。智能型辅助沟通认知训练系统是基于辅助沟通系统(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s system ,AAC)的原理,采用符合儿童语言认知特点的图片素材作为沟通符号,为孤独症儿童提供一种扩大或替代口语表达的沟通方式,并对其进行词汇和沟通的教学与训练。AAC作为一种能突破自身能力限制的辅助手段,使用更少破坏的沟通形式,可以用来支持孤独症儿童的沟通和学习,促进功能性语言的发展。本文旨在介绍智能型辅助沟通认知训练系统的设计与应用,为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教育,尤其是语言康复提供一种新工具。  相似文献   
77.
脾功能亢进症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导致脾功能亢进症的病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为肝硬化。随着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患者数量的逐年增多,脾功能亢进症的治疗逐渐被认识和重视。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进展,分别从内科治疗、脾切除术、肝移植术、脾动脉栓塞术、射频及微波热消融术和高强度聚焦超声等角度对脾功能亢进症的治疗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同源异型盒基因EN2 mRNA及蛋白在前列腺癌细胞及人前列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差异及意义。方法:体外培养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LNCaP细胞、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DU145及PC-3细胞,以人前列腺上皮RWPE-1细胞为对照,采用RT-q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上述细胞中的同源异型盒基因EN2 mRNA及蛋白水平。结果:RT-qPCR分析显示,与RWPE-1细胞相比,EN2 mRNA在LNCaP细胞中的表达上调35倍,在DU145及PC-3细胞中的表达上调4.6及4.9倍。Western blot分析显示,RWPE-1细胞中未见EN2蛋白表达,LNCaP细胞、DU145细胞及PC-3细胞中EN2蛋白高表达。结论:同源异型盒基因EN2 mRNA及蛋白在前列腺癌细胞中表达增高,提示其与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79.
激光诱导间质内热疗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光诱导问质内热疗(laser-induced interstitial thennotherapy,LITT)是将激光接触式探头置病变组织内,通过激光供给能量加热使病变组织凝固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新型治疗技术,近年来,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0.
颈椎病微创手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