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9 毫秒
61.
金属框架固定行枕颈融合术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金属框架重建枕颈部的稳定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力学依据。[方法]在7具完整成人枕骨颈椎(C0~6)标本上对横韧带切除齿状突切骨后失稳的C0~2节段,分别安装金属框架和棘突枕颈钢板内固定,通过摄像将1.53 Nm载荷下的三维运动记录脊柱三维运动稳定性评价方法,评价其重建枕颈部即时稳定性的效果。[结果]在1.53 Nm载荷作用下,金属框架组C0~2节段的前屈、后伸、侧弯和轴向旋转的ROM分别为5.9°、7.7°、5.6°、11.2°,比棘突枕颈钢板组分别缩小了157.6%、68.8%、58.9%、131.3%。[结论]枕颈框架组较有效地恢复枕颈部失稳后的即时稳定性,是枕颈融合术中较可靠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62.
随着交通运输业和高空作业的快速发展,下颈椎损伤并颈髓损伤的患者逐渐增多.目前对于不稳定型下颈椎损伤患者的治疗主要是以手术为主,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恢复颈椎的序列,解除脊髓和神经根的压迫,重建颈椎稳定性.  相似文献   
63.
脊柱骨病科常见病康复训练教程光盘的制作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脊柱骨病科常见病系统的,有效的康复护理方法,促进病人功能康复。方法 选取脊髓损伤、腰椎间盘突出症、人工关节置换住院患者200例,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成两组。实验组观看康复功能锻炼光盘示范材料,护士在旁指导至病人掌握。对照组按传统常规方法进行指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病人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对康复训练特定知识知晓率由68%提高到100%,康复功能锻炼正确率由70%提高到99%。结论 制作出骨科标准康复训练教程光盘并应用于病人,是一种创新的、有效的康复训练教育方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4.
人工关节在膝关节周围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估人工关节联合新辅助化疗在膝关节周围肿瘤保肢术中的临床效果和预后。方法 :1999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对 5 6例膝关节周围肿瘤进行手术治疗 ,恶性肿瘤 5 0例 ,良性肿瘤 6例。 5 0例行人工关节置换。 6例截肢。 5 0例患恶性肿瘤病人均采用新辅助化疗方案化疗。结果 :6例病人失访 ,随访时间 10~ 44个月 (平均 2 2个月 ) ,49例病人生存。术后采用Enneking肢体肌肉骨骼肿瘤外科治疗重建术后功能评估标准进行评估。 4~ 5分 46人 ,3分 2人 ,1分 1人。结论 :人工关节置换 ,可明显提高膝关节周围肿瘤的保肢率及最大限度保留肢体的功能。  相似文献   
65.
采用联合入路治疗复杂型陈旧性髋臼骨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采用联合入路治疗复杂型陈旧性髋臼骨折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从1993年2月~2005年9月,共手术治疗复杂型陈旧性髋臼骨折21例,其中横形合并后壁骨折3例,T形骨折4例,双柱骨折11例,前柱合并后半横形骨折3例。手术采用联合入路(髂腹股沟 K-L入路)。结果解剖复位12例(57.1%),复位满意5例(23.8%),复位不满意4例(19.1%)。解剖复位率在最初和最近6年手术组分别为44.4%和66.7%。获2~8年随访的15例中,临床和X线优良率分别为65.3%和67.2%,其中解剖和非解剖复位组的临床优良率分别为78.6%和32.8%(P<0.01)。并发症:坐骨神经不全性牵伸损伤1例;深部感染1例;静脉血栓形成1例;中、重度骨关节炎2例,轻度3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例;异位骨化BrookerⅠ、Ⅱ度4例,Ⅲ度2例。结论采用联合入路治疗复杂型陈旧性髋臼骨折可取得满意的骨折复位和临床疗效;复位质量与疗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究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与正常人脊上韧带成纤维细胞的原代爬出时间、生长曲线及两组细胞之间的成骨相关性指标的差异.方法:取AS和正常人棘上韧带,离体原代培养成纤维细胞.记录组织爬出成纤维细胞时间和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检测法检测两组细胞生长曲线.原代细胞爬出后传代培养,取对数期细胞RNA并逆转录C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两组细胞之间成骨相关基因表达的差异.结果:两组细胞的爬出时间有明显差异(P<0.05),生长曲线大致成“S”型,两组细胞生长曲线未见明显差异.Ⅰ型胶原酶(COL1A1)在两组之间表达无差异(P>0.05),骨钙素(OC)基因起始表达量过低,可记为不表达.结论:AS组与正常人组成纤维细胞成骨性相关基因原始表达量和生长曲线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7.
背景:下颈椎椎体转移癌会破坏颈椎的稳定性并导致颈髓的压迫,这类患者常需手术治疗。 目的:观察前方入路病灶清除、钛网植骨重建及钛板置入内固定治疗下颈椎椎体转移癌的效果。 方法:选择2005-06/2007-06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骨病科收治的下颈椎椎体转移癌患者30例,均采用前方入路行病灶清除、钛网植骨重建及钛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记录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以Frankel评分衡量脊髓损伤情况,椎X射线片检查内固定物位置情况,部分患者行MRI检查局部复发及脊髓减压情况。 结果与结论:手术时间90~150 min,出血量100~600 mL。手术过程中无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4个月。随访中有3例患者因多处转移,全身衰竭死亡。末次随访中,9例患者由Frankel D级恢复到E级。随访中无断钉及内固定失效发生。提示经前方入路病灶清除、钛网植骨重建及钛板置入内固定是治疗下颈椎椎体转移癌的有效方法,具有病灶清除彻底、脊柱稳定性恢复好、患者术后可早期下地活动等优点。  相似文献   
68.
伤科接骨片对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伤科接骨片对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下肢骨折患者50例, 骨折后3 d内行内固定术.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5例.术后除常规抗炎、止血及功能锻炼外, 实验组另给予伤科接骨片口服,每次4片,每天3次.两组患者均于术后第1天和第10天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结果:对照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而服用伤科接骨片10 d后,患者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和红细胞聚集性显著下降,红细胞变形性显著上升(P<0.01).结论:伤科接骨片具有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69.
70.
髋关节疾患(包括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是困扰骨科的一大难题,例如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病年龄多在30~50岁, 虽然早期行髓芯减压及植骨有一定疗效,但一旦病情发展到中晚期(Ficat Ⅲ、Ⅳ期)疗效明显下降.另外,此时置换的全髋假体很难满足患者一生的需要,一旦出现松动或感染等并发症,治疗更加困难,效果极差.Smith-Petersen[1]报道了股骨头金属杯治疗髋关节疾患的经验[1], 由此开始了髋关节表面置换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