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4篇
  免费   181篇
  国内免费   66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61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192篇
内科学   117篇
皮肤病学   93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71篇
综合类   880篇
预防医学   195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356篇
中国医学   276篇
肿瘤学   17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181篇
  2009年   213篇
  2008年   277篇
  2007年   250篇
  2006年   249篇
  2005年   235篇
  2004年   207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三氧化二砷对小鼠过敏性哮喘的治疗作用及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三氧化二砷对小鼠过敏性哮喘的治疗作用及对脾T细胞周期和Bcl 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卵蛋白建立小鼠过敏性哮喘模型 ,收集肺泡灌洗液 (BALF) ,直接计算白细胞总数和分类 ,双缩脲法检测总蛋白含量 ,应用Medlab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软件检测小鼠肺功能 ,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法检测脾及BALF中T细胞数、T细胞周期和Bcl 2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 :三氧化二砷可使BALF中总蛋白含量下降 ,白细胞总数减少 ,嗜酸细胞和淋巴细胞减少 ,改善哮喘小鼠肺功能 ;使脾及BALF中T细胞数降低 ;在 1.15mg·kg-1的剂量时可诱导脾T细胞凋亡 ,在 4 .6 0mg·kg-1的剂量时抑制其活化增殖 ;可下调脾T细胞Bcl 2基因表达。结论 :三氧化二砷有平喘作用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节T细胞的激活与凋亡 ,下调Bcl 2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2.
丹芪水提液对泼尼松性大鼠脑损害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长期超生理剂量糖皮质激素对大鼠所致的脑损害特点 ,并观察丹芪水提液对其防治作用。方法 :SD大鼠予泼尼松 2 .7mg·kg-1灌胃 ,每日 1次 ,连续 12周 ,同时用丹芪水提液高、中、低 3种剂量 (2 .5 ,5 .0 ,10 .0g·kg-1·d-1)进行治疗。测试大鼠迷宫记忆力 ,检测脑匀浆与神经活动有关的酶含量并对脑组织的形态进行计量学分析。结果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后 ,大鼠迷宫正确率明显下降 ;脑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含量降低而单胺氧化酶 (MAO)含量增高 (P <0 .0 5 ) ;海马神经元出现明显的变性坏死 ,皮层结构紊乱 ;丹芪水提液 3组均可有效预防泼尼松所致的大鼠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和结构的改变 ,明显减少糖皮质激素长期应用所造成的不良反应。结论 :长期应用泼尼松可对大鼠造成脑损害 ,丹芪水提液对其有较好的对抗作用。  相似文献   
63.
64.
张影  陆坚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0):1868-1869
B细胞主要通过产生抗原特异性抗体、辅助诱导CD4+T细胞活化发挥正向免疫调节作用[1]。然而近年动物试验研究表明B细胞可以负向调节免疫反应[2,3],这类B细胞被称为调节性B细胞,并发现缺乏调节性B细胞会导致自身免疫性脑脊髓膜炎、慢性结肠炎、接触性过敏性皮炎、类风湿性关  相似文献   
65.
B细胞主要通过分泌各种抗体发挥免疫学作用,新近研究发现在B细胞中存在一种新的细胞亚群——调节性B细胞,它们可通过分泌IL-10和TGF-β1抑制获得性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发展和(或)加快炎症的恢复,相关研究表明此种细胞可在炎症性肠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肿瘤等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调节性B细胞的来源、功能、作用机制及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6.
周晓华  陈小伍 《广东医学》2012,33(3):425-427
PAKs(p-21活化激酶)是分子量21 kD,Rho家族的小GTP酶;在哺乳动物中PAK有6种,可分成第1组PAKs(PAK1~3)和第2组PAKs(PAK4~6)。PAK1(p-21活化激酶1)是第1个被鉴定并且研究最多的PAK家族成员,PAK1的效应蛋白为Rac和Cdc42,在细胞形成、运动、生存和增殖调节中起重要作用;同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PKA1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证实,PAK1与结直肠癌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1]。本文拟对PAK1在细胞运动、血管生理和血管再生期间信号传递、癌的发生和发展以及在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过程中如何减轻不良反应及提高成功率.方法 对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院行眼底血管造影的412例患者在造影20min前肌肉注射苯海拉明20mg(观察组),观察造影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统计成功率,并对我院在2008年7月至2009年9月的320例造影(对照组)进行回顾分析,两组对比.结...  相似文献   
68.
臭氧治疗方兴未艾,临床应用结果表明医学臭氧治疗很多疾病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得到医生不同程度的认可,但是为何在我国迟迟未能真正推广呢?其中有个重要的原因是人们对医用臭氧治疗的安全性存在一定的质疑。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患者对臭氧治疗的接受程度,成为医用臭氧治疗推广应用的一个阻碍。本文对目前医用臭氧安全性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对医用臭氧的安全应用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69.
【目的】评价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文数据库如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VIP)和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及外文数据库如PubMed、 Web of Science、 EMbase、 The Cochrane Library等(从数据库建库到2014年12月)有关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的文献。由2位评价员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 5.3.0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RCT,涉及766例患者。 Meta分析显示:(1)对于恢复期患者,疗程4周的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常规治疗(内科常规治疗或内科常规治疗+吞咽功能训练)总有效率高于不联合治疗组(P<0.01);(2)对于急性期患者,疗程4周的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内科常规治疗与不联合治疗的总有效率无差别(P=0.05);(3)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对肺部并发症作用尚不确定。【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常规治疗(吞咽功能训练、内科治疗)有利于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对于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治疗时机、疗程、并发症等的疗效评估等仍然需要设计合理、报告规范的大规模、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的验证。  相似文献   
70.
目的:利用LipofectamineTM2000将针对靶向人类端粒酶末端逆转录酶(hTERT)和Bax inhibitor‐1(Bi‐1)基因设计并构建的质粒载体转染至CNE‐2Z鼻咽癌细胞内,诱导序列特异性的基因沉默,研究其产生的shRNA阻抑hTERT 和Bi‐1基因表达的效果。方法收集CNE‐2Z细胞,设未处理组、pEGFP‐N1组、pEGFP‐N1/Lip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Lip对CNE‐2Z细胞的转染能力,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析表达shRNA重组质粒载体对hTERT和Bi‐1基因mRNA表达的抑制效应。结果转染CNE‐2Z细胞的质粒和Lip最佳组合:质粒为2.5μg ,Lip为6.25μL。结论成功构建的针对人hTERT和Bi‐1基因的shRNA真核表达质粒能特异、有效地阻抑hTERT和Bi‐1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