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5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51.
目的观察马来酸罗格列酮对雌性大鼠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3月龄雌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NC组)、低剂量(3mg.kg-1.d-1)罗格列酮组(Ros-1组)、中剂量(10mg.kg-1.d-1)罗格列酮组(Ros-2组)和高剂量(30 mg.kg-1.d-1)罗格列酮组(Ros-3组)。每日定时按照每公斤体重6ml灌胃,NC组给予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灌胃作为对照,干预12周。处死后,测定右侧股骨骨密度、血清骨代谢标记物和相关激素及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Ros-3组的股骨骨密度较其他三组显著降低,反映骨形成的血清骨钙素水平在Ros-2及Ros-3组显著降低,而其他骨代谢标记物无显著变化。各组的雌二醇、睾酮、瘦素水平无差异。Ros-3组IGF-1水平降低。各组炎症因子的水平无有意义的变化。结论较大剂量的罗格列酮能减少正常雌性大鼠的骨形成,降低骨密度,对循环中雌二醇、睾酮及多数细胞因子无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52.
代谢组学是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的一门新兴学科,目前已成功地运用到多学科领域,在疾病诊断、药物评价以及临床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代谢组学的研究内容是生物体系中小分子代谢中间体和终产物,核磁共振和色谱-质谱的分析技术是代谢组学研究的两种主要技术手段.现综述近年来代谢组学分析技术及数据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代谢组学在糖尿病研究领域的应用,并对当前代谢组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3.
目的 观察伴血脂异常的初诊2型糖尿病调脂治疗对血糖的影响及糖脂变化的关系.方法 选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104例分别给予二甲双胍或格列美脲治疗12周后,检测BMI、FPG、HbA_1c、TC、TG、HDL、LDL、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选择其中血脂仍异常的患者98例,在原降糖药物剂量不变的基础上,根据血脂水平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非诺贝特或阿托伐他汀,与非诺贝特隔日交替治疗8周,治疗后复测上述指标. 结果调脂治疗后三组血脂成分明显改善,FPG、HbA_1c均明显下降(P<0.01).经Bivariate-correlate分析,HbA_1c的下降与TC、TG、LDL的下降呈正相关;HbA_1C的下降与ApoA呈负相关. 结论 调脂治疗伴有血脂异常的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改善血脂的同时,还有利于血糖的进一步控制.  相似文献   
54.
2型糖尿病伴血脂异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海玲  荣海钦 《医学综述》2009,15(23):3626-3629
2型糖尿病患者常存在高脂血症,大约有50%合并血脂异常,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和病死率也较高,高脂血症可以先于高血糖出现,但更多则是伴随糖代谢紊乱而作为糖尿病或代谢综合征的一部分。本文回顾了糖尿病伴血脂异常的可能机制及药物干预方法,多项研究均证明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积极调脂治疗能显著减少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55.
目的 研究胰岛素促泌剂在大鼠胰岛素瘤细胞INS-1凋亡中的作用. 方法 细胞采用大鼠胰岛素瘤细胞株INS-1,实验分5组:A组:格列苯脲(根据药物浓度分3个亚组A1:10μmol/L、A2:1 μmol/L、A3:0.1 μmol/L);B组:格列美脲(3个亚组BI:10μmol/L、B2:1 μmol/L、B3:0.1 μmol/L);C组:瑞格列奈(3个亚组C1:1 μmol/L、C2:0.1 μmol/L、C3:0.01 μmol/L);D:阴性对照组(加等量培养基);E:空白对照组(加等量最高浓度药物溶剂).各组药物分别干预4h、24h、96h后,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MTT法检测细胞增生情况,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 Ladder凋亡条带、TUNEL分析细胞凋亡率,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测定基础和高糖刺激后胰岛素分泌量. 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相比,空白对照组对细胞凋亡无影响(P>0.05),药物干预4h,格列本脲(A3、A2、A1)、格列美脲(B2、B1)分别使细胞凋亡率增加了2.21、2.5、2.71、2、2.57倍(P<0.05),格列美脲(B3)及瑞格列奈对细胞凋亡率无影响(P>0.05);药物干预24h,格列本脲(A3、A2、A1)、格列美脲(B3、B2、B1)、瑞格列奈(C2、C1)分别使细胞凋亡率增加了2.35、2.71、2.94、1.71、1.88、2.35、1.53、1.94倍(P<0.05),瑞格列奈(C3)对细胞凋亡率无影响(P>0.05);药物干预4天,格列本脲(A3、A2、A1)、格列美脲(B3、B2、B1)、瑞格列奈(C3、C2、C1)分别使细胞凋亡率增加3.7、4.5、8.35、3.2、3.8、7、2.8、3.6、4.5倍(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胰岛素促泌剂可以引起胰岛β细胞的凋亡,且其促凋亡的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增加,说明胰岛素促泌剂在胰岛β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可为胰岛β细胞凋亡的机制提供依据,指导2型糖尿病患者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56.
目的 研究荷瘤小鼠在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PTHrP1-34)的作用下,骨代谢及骨生物力学等指标的变化,同时观察肿瘤生长情况.方法 对照组、模型组、实验组4 w龄健康雌性BALB/c小鼠各12只,模型组和实验组采用乳腺癌组织块悬浊液注射法制备小鼠乳腺癌模型,10 d后模型组每日予以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实验组每日予以PTHrP1-34 400 μg/kg体重腹腔注射.用药35 d后行全身骨X线扫描观察骨破坏情况、测全身骨密度(BMD)、骨生物力学以及骨代谢相关血清指标[血清Ca、P、碱性磷酸酶(ALP)、Ⅰ型胶原C-末端交联顶端肽β(β-CTX)骨钙素(BGP)、骨唾液酸蛋白(BSP)],剥离肿瘤比较两组肿瘤的体积与质量.结果 X线片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实验组存在明显的溶骨性骨破坏,其中1只存在骨折.与对照组和模型组比较,实验组BMD、生物力学指标显著降低(P<0.01).各组C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和模型组比较,实验组P、β-CTX、BSP等反映骨吸收的指标显著升高,总ALP、BGP等反映骨形成的指标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各指标变化差异无显著性.实验组肿瘤体积和质量显著升高(P<0.01).结论 PTHrP1-34能够促进小鼠乳腺癌骨转移,造成溶骨性骨破坏,骨量下降、骨强度降低,同时骨破坏释放的因子可能促进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57.
58.
丁焕发  荣海钦 《医学综述》2008,14(12):1876-1878
内脂素是一种主要由内脏脂肪细胞分泌的脂肪细胞因子,其cDNA与前B细胞克隆增强因子相同。可结合并激活胰岛素受体,发挥类胰岛素样作用,降低血糖,同时在胰岛素信号转导中发挥作用。可能是联系机体糖脂代谢的重要分子,它的发现可为研究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与肥胖和脂代谢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9.
目的 观察去卵巢小鼠铁代谢及铁调素表达量的改变,探讨铁代谢紊乱在绝经后骨质疏松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16w龄雌性C57BL/6小鼠分为双侧去卵巢手术(OVX组)和假手术(SHAM组)两组,6w后处死,取血清、子宫、肝脏、脾脏、股骨等组织。检测股骨生物力学指标、血清骨代谢标志物、血清铁及肝脾铁的水平,肝脏铁调素的表达采用PCR技术进行检测。结果 与SHAM组相比,OVX组股骨最大弯曲应力及弹性模量降低,血清骨钙素降低,1型胶原C端肽升高,同时,血清铁降低,肝脾铁含量升高,肝脏铁调素表达升高。结论 雌激素不足增加铁调素的表达,导致组织内铁过载,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铁调素对去卵巢大鼠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30只10周龄雌性W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sham)组、铁调素(hepc)组和生理盐水对照(OVX)组,每组10只。Hepc和OVX组行双侧卵巢摘除术后,分别经腹腔注射750μg/kg铁调素(hepcidin)溶液和等量生理盐水。9周后经颈静脉取血、处死后留股骨。检测股骨骨密度(BMD)、骨生物力学、血清骨代谢标志物及血清铁水平。结果与sham组相比,OVX组BMD及骨最大载荷、弯曲应力、弹性载荷、弹性模量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血清骨形成蛋白-2水平下降,而骨吸收指标Ⅰ型胶原交联C端肽(CTX-1)水平上升,血清铁浓度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铁调素干预的hepc组骨密度较OVX组增加了21.7%,上述骨生物力学指标也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血清骨形成蛋白-2水平无明显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血清CTX-1水平下降33.5%,血清铁浓度降低1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铁调素能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模型骨代谢和力学特性,该作用可能通过改善体内铁超载、降低骨吸收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