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28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82.
目的 探讨64排CT三期扫描在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HC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7例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患者的CT图像,采用双源64排螺旋CT机(SIEMENS),扫描参数:120 kV,270~300 ms,层厚7 mm,螺距3;平扫后增强三期扫描,分别为:动脉期(注射对比剂后25~30 s)、门脉期(注射对比剂后50~60 s)及延时期(注射对比剂后120~180 s)扫描.图像由2名副主任医师或以上水平的影像学专家在不知晓病理结果的情况下,各自独立分析SHCC各时相表现,分别确定肿瘤病灶数目、大小和强化特点,如2人意见不同时可进行讨论,直至2人意见相同.数据采用χ2检验.结果 57例患者共发现70个病灶,动脉期、门脉期和延时期检出率分别为92.9%、75.7%和81.4%,三期两两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SHCC动脉期检出率最高,定性诊断主要依据增强的动态变化特点,CT三期扫描可提高SHCC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83.
刘栋  李昭宇 《包头医学院学报》2011,27(3):109+117-109,117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一种独立的、源于胃肠道原始间叶组织的非定向分化肿瘤。GIST可发生在消化道的各个部位,最常发生于胃(60%~70%),其次为小肠(25%~35%)、结直肠(5%)、食管(〈2%),偶尔可原发于网膜、肠系膜和腹膜后,发生在十二指肠者极为少见。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于2010年10月收治十二指肠间质瘤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4.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无应答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CRT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9例,73例术后6个月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增加≥10%为应答组,36例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增加<10%为无应答组,收集患者术前一般临床资料、常规超声参数、同步化参数及左心室起搏电极位置等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RT无应答的危险因素。结果 2组应答率为66.9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功能差、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室性心动过速、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增大为CRT无应答的危险因素(P<0.01);心室间延迟、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为CRT无应答的保护因素(P<0.01)。结论心室间延迟、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可提高CRT应答率,心功能差、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室性心动过速、较大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是无应答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中晚期肾结核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中晚期肾结核89例临床资料。结果男性36例(40.5%),女性53例(59.5%);尿常规异常率48.3%,血沉检查阳性率为41.1%,尿抗酸杆菌阳性率为11.1%;B超、IVP、CT和CTU诊断符合率分别为31.2%、40.0%、62.5%、73.9%。结论中晚期肾结核CT和CTU的诊断率较高,怀疑有肾结核的患者应建议行CT检查。  相似文献   
86.
87.
目的 研究肿瘤坏死因子样配体1A(tumor necrosis factor-like ligand 1A,TL1A)和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IDO)在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检测30例OLP患者和30例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L1A、IDO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在OLP患者中,TL1A、IDO的基因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经2-ΔΔCT转换后,OLP组TL1A、IDO mRNA表达水平分别是健康对照组的1.7872、2.0763倍。TL1A、IDO mRNA的表达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TL1A、IDO mRNA在OLP的发病中起了一定作用,两者的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8.
全膝关节置换术可有效缓解终末期膝骨关节疾病患者的关节病痛,重塑关节完整性。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是否需要保留后交叉韧带,国内外学者一直有所争论。近年来,保留后交叉韧带和不保留后交叉韧带的膝关节假体(CR假体和PS假体)在临床上均广泛应用。一般认为,采用CR假体或PS假体在术后满意度、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假体存留率及主要临床表现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异。CR假体更加符合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及其生物力学性能,患者术后上下楼梯时的步态更加均衡,本体感觉也更好,但关节在屈曲时,股骨对胫骨产生反常后移,可导致反常运动;而PS假体能够纠正膝关节严重畸形,更好地平衡膝关节屈伸间隙,但存在发生髌骨弹响综合征的风险。建议同等条件下,对于年龄相对较小的患者优先选择CR假体,而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则优先考虑PS假体。本文结合后交叉韧带的作用及其处理技术,分析CR假体和PS假体应用于膝骨关节炎患者的利弊,供临床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89.
目的应用骨盆半径(PR)技术分析退行性腰椎滑脱(DLS)与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DSS)患者脊柱-骨盆参数的特点,并探讨其代偿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17年8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36例DLS和35例DSS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在站立位全脊柱侧位X线片上测量脊柱矢状面平衡(SVA)、总腰椎骨盆前凸角(PR-T_(12))、骨盆形态(PR-S_1)、骨盆角(PA)、腰椎前凸(LL)和胸椎后凸(TK)。将2组所测参数分别与健康国人脊柱-骨盆参数进行比较,同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各脊柱骨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DLS组与DSS组中SVA、PA均明显大于正常参考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SS组PR-T_(12)明显小于正常参考值,DLS组PR-S_1明显小于正常参考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LS组PR-T_(12)与PA的相关性强于与LL、TK的相关性,DSS组PR-T_(12)与LL、TK的相关性强于与PA的相关性。DLS组PR-S_1与PA呈负相关,DSS组PR-S_1与PA无相关性。结论 DLS患者可能主要通过骨盆后倾维持脊柱矢状位平衡,DSS患者可能主要通过改变胸腰椎曲度维持脊柱矢状位平衡。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在残胃癌根治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技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8例残胃癌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残胃癌根治术患者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均成功施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残胃癌根治术,平均手术时间(237.8±11.0)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47.5±28.2)mL,平均清扫淋巴结(32.3±7.6)枚。术后第1天均拔除胃管,首次下地活动时间平均(1.3±0.2)d,排气时间平均(2.5±0.6)d,首次进流食时间平均(2.7±0.5)d,平均住院时间(7.2±0.5)d。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术后均未出现腹腔内出血、腹腔感染、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肠梗阻、切口感染等并发症。8例患者随访6~12个月,期间无死亡病例,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未见肿瘤复发。结论:达芬奇机器人应用于残胃癌根治术中是安全、有效、可行的,且手术更加微创、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