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93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36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72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60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92.
目的:检测Survivin和COX-2在人类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二者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发生及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实验组包括非小细胞肺癌60例,对照组包括正常肺组织15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洁检测Survivin和COX-2的表达水平,并用CD34指示肿瘤微血管计算微血管密度值。结果:非小细胞肺癌患者Survivin和COX一2的表达率分别为38.3%和48.3%,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Survivin和COX-2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阳性表达率在临床Ⅲ+Ⅳ期高于I+Ⅱ期,有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Survivin的表达还与组织学分级有关,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表达率增加。Survivin和COX-2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非小细胞肺癌组MVD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并且与临床分期有关,临床Ⅲ+Ⅳ期高于I+Ⅱ期。Survivin和COX-2的表达与tH,细胞肺癌的微血管密度值(MVD)密切相关,Survivin和COX-2阳性组MVD值显著高于阴性组。结论:Survivin和COX-2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其中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可能是影响肿瘤进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3.
患者女性,36岁.发现阴道壁囊肿3个月,自觉肿物渐大,无不适.妇科检查:可见阴道后壁阴道口近处女膜环上方见一1.5 cm×1.0 cm×1.0 cm肿物,外现淡红色、较饱满,触之无压痛.临床初步诊断:阴道壁囊肿,于2007年12月5日行肿物切除术,术后1年半随查无复发、转移.  相似文献   
94.
滑膜肉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软组织肉瘤,预后较差,但关于其预后因素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使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技术检测滑膜肉瘤的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el-2、Bax和P53及细胞增殖指标Ki-67的表达,分析它们的预后意义,为了解滑膜肉瘤的生物学行为,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探讨黏附分子CD44、上皮性钙黏附蛋白(E-cad )和转移抑制基因nm23-H1与甲状腺滤泡源性癌分化、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EnVision法检测42例滤泡癌和54例乳头状癌中CD44、E-cad和nm23-h1的表达。结果 CD44主要表达于癌细胞及浸润淋巴细胞膜,低分化滤泡癌和有转移乳头状癌CD44表达分别高于高分化滤泡癌和无转移乳头状癌,E-cad阳性物质和nm23-H1阳性率高于滤泡癌,转移癌的阳性率和表达强度低于原发灶。甲状腺滤泡原性癌CD44检测阳性率高于E-cad和nm23-H1。在滤泡癌中E-cad与nm23-H1的表达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而在乳头状癌中呈正相关趋势。CD44与E-cad的表达、CD44与nm23-H1的表达之间在滤泡癌和乳头状癌均呈负相关趋势。结论 综合检测CD44、E-cad和nm23对甲状腺滤泡源性癌的诊断、预后评估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绿茶提取物绿茶儿茶素(green tea catechins,GTC)对二甲基苯蒽(DMBA)诱发SD大鼠乳腺癌前增生性病变的抑制作用。方法42只7周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A(空白对照)、B(DMBA)、C(GTC)、D(DMBA GTC)4组。①A、B组自由饮用自来水;②C、D组自由饮用自来水,并各鼠每天接受1次GTC水溶液灌胃(80mg/d);③B、D组各鼠于实验首日接受一次性DMBA油溶液灌胃(70mg/kg)。实验持续20周。第20周末时,断颈处死各组大鼠,取其全部乳腺组织,常规制备石蜡HE切片,镜下计数4组大鼠乳腺癌前增生性病变;以SP法和TUNEL法分别检测B、D组大鼠乳腺上皮细胞的PCNA表达(增生指数)和凋亡指数。结果①GTC灌胃(C、D)组大鼠的乳腺上皮增生性病变少于非GTC灌胃(A、B)组,其中的D(DMBA GTC)组少于B(DMBA)组(P<0·05);②D组大鼠乳腺上皮细胞的PCNA表达少于B(DMBA)组(P=0·001);③D组与B组大鼠乳腺上皮细胞的凋亡指数差异无显著性(P=0·177)。结论①绿茶提取物GTC对DMBA诱发SD大鼠乳腺癌前增生性病变具有抑制作用,这可能与乳腺上皮细胞的增生受抑有关,未显示与乳腺上皮细胞凋亡指数的相关性;②GTC对未接受致癌剂DMBA作用的大鼠乳腺上皮细胞未显示增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7.
大肠癌和腺瘤中的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表达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目的通过观察结、直肠腺癌和腺瘤中的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p53、bcl-2的表达状态,探讨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在大肠上皮恶性转化进程的不同阶段中的作用。方法利用DNA缺口末端标记技术和p53、bcl-2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原位观察32例大肠绒毛状腺瘤和33例大肠乳头状腺癌中的凋亡细胞和p53、bcl-2蛋白阳性表达细胞的密度与分布,以15例非肿瘤大肠粘膜做为对照。结果腺瘤和腺癌中的凋亡细胞密度均显著高于非肿瘤粘膜(P<0.01);腺瘤高于腺癌(P<0.01)。p53和bcl-2蛋白的表达率和表达强度,腺癌和腺瘤高于非肿瘤粘膜(P<0.01),腺癌的表达强度也高于腺瘤(P<0.05)。腺瘤中bcl-2蛋白表达阳性组的凋亡细胞密度显著低于bcl-2阴性组(P<0.01)。结论细胞凋亡调控异常在大肠癌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bcl-2蛋白在腺瘤和腺癌中均可抑制细胞凋亡,而突变型p53蛋白可能仅在腺癌中起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98.
转移癌是浅淋巴结肿大的重要原因。发热原因待查患者浅淋巴结肿大是比较常见的临床征象.但是,转移癌并非这类患者淋巴结肿大的主因。在作者分析的43年间1174例发热原因待查患者浅淋巴结肿大的活检资料中,只有40例转移癌,仅占3.41%,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
患者女 ,35岁。因周身乏力伴四肢肌肉疼痛及腰痛半年于 2 0 0 0年 5月 30日入院。半年来上述症状逐渐加重 ,目前行走困难 ,不能翻身 ,无发热和关节痛。入院前 1个月曾因外伤发生左锁骨骨折。实验室检查 :红细胞沉降率 7mm/1h ;碱性磷酸酶 76 7.0U/L ;钙 3.2mmol/L ;磷 0 .79mmol/L ;甲状旁腺激素 10 19.81ng/L。发射型计算体层摄影 (ECT)检查 :2 0 1Tl与99Tc的甲状旁腺双核素显像结果显示 ,在甲状腺右下叶区域出现一局灶性放射性分布浓集影 (图 1)。X光片检查显示肩关节、尺桡骨、双手、双股骨、胫腓骨呈普遍性骨…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和宫颈癌中抑癌基因p53蛋白表达水平以及与HPV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和PCR-RFLP方法,对268例宫颈石蜡包埋组织(29例慢性宫颈炎、68例SIL、171例宫颈癌)进行了p53蛋白水平及多型HPV检测。结果宫颈癌p53蛋白的过度表达率及强阳性过度表达率高于LSIL和HSIL,HPV18阳性的SIL及宫颈癌p53蛋白的过度表达率高于HPV16阳性和HPV阴性者。结论抑癌基因p53蛋白过度表达率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与HPV18的内在联系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