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44篇
内科学   15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58篇
综合类   128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1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分析食管癌根治术后早期血糖异常对术后短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5年4月至2017年9月的308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住院病例,收集人口学特征、术前已知的夹杂症、术前空腹血糖、术后早期血糖值及术后住院期间的短期临床不良事件等数据。308例中1例术后早期发生低血糖(3.8 mmol/L),未单独成组。307例患者按术后早期血糖分为正常血糖组(n=215)和高血糖组(n=92)。另以术前的空腹血糖为基础血糖,分为术后血糖升高较多组(≥ 4 mmol/L,n=52)及血糖升高较少组(<4 mmol/L,n=255)。结果 采用分层χ2检验进行术后早期高血糖与各术后临床不良事件的风险评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元Logistics回归处理混杂因素后发现,血糖波动大是术后不良事件总发生率的危险因素(P=0.003,OR=2.641,95% CI:1.402~4.976),血糖波动大亦是病死率的危险因素(P=0.012,OR=7.539,95% CI:11.534~36.713)。结论 术后早期血糖较术前空腹血糖波动较大可以预测食管癌根治术后短期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异丙酚对大鼠内侧膝状体腹侧核团(MGBv)持续钠电流的影响. 方法: 42只SD大鼠,随机分为7组:0.9%氯化钠组(对照组)、5.6 μmolL-1、16.8 μmolL-1、56 μmolL-1、168 μmolL-1、560 μmolL-1异丙酚组和脂肪乳剂组(异丙酚溶媒组).采用脑片膜片钳技术,观察给药前后大鼠MGBv内持续钠电流的变化. 结果:6 μmolL-1异丙酚、0.9%氯化钠组(对照组)和10%脂肪乳剂(异丙酚溶媒组)对持续钠电流无影响(P<0.05),16.8 μmolL-1、 56 μmolL-1、 168 μmolL-1、560 μmolL-1异丙酚对持续钠电流有一定的的抑制作用.结论:5.6、16.8、56、168、560和1 800 μmolL-1异丙酚对大鼠MGBv内持续钠电流产生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血液动力学监测系统(BioZ com)是最近引进的一种通过无创胸电生物阻抗法(TEB)测定心输出量等血液动力学参数的监测仪,目前在国内临床上应用刚开始。本研究拟通过比较BioZ.com监测仪和肺动脉漂浮导管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中血液动力学监测的应用,并探讨两者相关性及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Zhang H  Xue ZG  Jiang H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24):1708-1713
目的比较异氟醚和异丙酚后处理对内毒素血症大鼠肺泡毛细血管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共96只,体重250~350g。静脉注射内毒素(LPS,4mg/kg)或等量生理盐水(NS)后2h,分别给予戊巴比妥钠(C,20mg·kg-1·h-1),异氟醚(I,0.55%)或异丙酚(P,10mg/kg静脉注射,40mg·kg-1·h-1维持),分为NSC、NSI、NSP、LPSC、LPSI、LPSP共6组,每组16只。机械通气2h,每小时记录血压、血气分析,实验结束后每组8只大鼠行肺泡灌洗测定肺通透指数,测量肺组织湿干比,观察肺组织病理和电镜改变;另8只大鼠按同样方法实验,到观察时点前30min,静脉注射伊文思蓝(30mg/kg),实验结束后测定肺组织伊文思蓝含量。结果NS各组和LPS各组在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血气分析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组肺组织湿干比亦未见差异;肺通透指数和肺组织伊文思蓝含量在LPSC组(8.1×10-3±2.4×10-3,吸光度0.628±0.082)比NSC组(3.3×10-3±2.2×10-3,吸光度0.479±0.154)高(P<0.05),LPSP组(9.1×10-3±2.2×10-3,吸光度0.664±0.028)比LPSI组(5.5×10-3±2.0×10-3,吸光度0.517±0.048)高(P<0.05)。肺组织光镜观察显示LPS各组比NS各组的肺部炎性损伤严重,尤其在LPSP组损伤最为严重。电镜结果提示LPSP组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已裂开。结论与异丙酚相比,异氟醚保护了内毒素血症大鼠的肺泡毛细血管屏障功能,降低了肺组织通透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不同麻醉下老年患者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容量动力学的差异.方法 择期行上腹部手术老年患者30例,年龄65~79岁,ASA Ⅰ或Ⅱ级,随机分为2组(n=15):单纯全麻组(GA组)和硬膜外复合全麻组(GE组).GE组经T8.9硬膜外穿刺置管,注入2%利多卡因4 ml使阻滞平面达T4,然后硬膜外给予0.25%布比卡因8~10 ml.2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2 mg、芬太尼3μg/kg、异丙酚1.5 mg,kg和琥珀胆碱1.5 mg/kg麻醉诱导,气管内插管后行机械通气.麻醉诱导后2组经30min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30 ml/kg,随后以0.1 ml·kg-1·min-1的速率继续输注60 min.连续监测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心脏指数、每搏量指数、胸内血容量指数及血管外肺水容量指数;桡动脉采血测定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压积;记录试验过程中的尿量;应用容量动力学理论和物质守恒定律,计算中央容量稀释率、血浆容量增加、容量扩张效率、外周容量增加和清除率(K).尿量与Kr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GA组和GE组乳酸钠林格氏液分布均符合容量动力学二室模型.与GA组比较,GE组中央容量稀释率、血浆容量增加和容量扩张效率升高,尿量和Kr减少(P<0.05),外周容量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A组尿量与Kr呈正相关(r=0.551,P<0.05);GE组尿量与K呈正相关(r=0.531,P<0.05).结论 与单纯全麻比较,老年患者硬膜外复合全麻下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的容量扩张效率增强.  相似文献   
17.
羟乙基淀粉(HES)已广泛应用于容量治疗,可有效地维持血管内容量和组织灌注,其扩容效应和副作用与分子量及取代级有关[1].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APJ mRNA和Apelin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培养并鉴定24 h新生SD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取2~4代培养细胞,细胞密度5×105个/ml,培养至80%融合后,进行药物干预.第一部分实验分为5组(n=4):加入AngⅡ至终浓度分别为10-9 mol/L(Ⅱ组)、10-1 mol/L(Ⅲ组)、10-7mol/L(Ⅳ组)、10-6 mol/L(Ⅴ组),Ⅰ组不加入AngⅡ,24 h后采用RT-PCR技术测定Apelin mRNA和APJ mRNA的表达水平.第二部分实验分为6组(n=4):加入AngⅡ至终浓度为10-7mol/L,分别在孵育即刻(Ⅰ组)、1 h(Ⅱ组)、6 h(Ⅲ组)、12 h(Ⅳ组)、24 h(Ⅴ组)、48 h(Ⅵ组)时,采用RT-PCR技术测定Apelin mRNA和APJ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第一部分实验结果:与Ⅰ组比较,Ⅱ组Apelin mRNA表达上调,APJ mRNA表达下调,Ⅲ组~V组Apelin mRNA和APJ mRNA表达下调(P<0.05或0.01),与Ⅱ组比较,Ⅲ组~Ⅴ组Apelin mRNA和APJ mRNA表达下调,呈浓度依赖性(P<0.01).第二部分实验结果:Apelin mRNA在10-7mol/L AngⅡ孵育6 h内表达上调,孵育1 h时达高峰(P<0.05或0.01),孵育6 h后Apelin mRNA表达下调,且呈时间依赖性(P<0.01);而APJ mRNA在孵育12 h后呈时间依赖性持续下调(P<0.01).结论 AngⅡ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地下调Apelin mRNA和APJ mRNA的表达,可能是其参与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多学科团队的建设与诊疗策略。方法收集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在本中心多学科诊疗的19例重症缺血性糖尿病足患者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总体截肢率、踝上(大)截肢率、踝下(小)截肢率和死亡率, 学科参与率和治疗参与程度。结果 19例患者中, 男15例(78.9%), 女4例(21.1%), 年龄26~94(68.6±14.2)岁。全部为重度缺血性糖尿病足溃疡患者, 均符合卢瑟福分级5级以上、脏器功能不全合并症均累积2个及以上;合并症包括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18例、心脏疾病18例、高血压15例、肾功能不全10例。总体截肢率为36.8%, 大截肢率21.1%, 小截肢率15.8%, 死亡率15.8%。多学科门诊共计16个学科参与, 主要参与学科为血管外科19次最高、内分泌、心内科次之, 主要治疗学科为血管外科14次最高。结论多学科协作团队模式下治疗重症缺血性糖尿病足可以更好地控制糖尿病足诱因并减少复发, 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血流动力学和术后恢复结果的影响。方法:40例ASAI-Ⅱ级行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n=20)和异氟醚组(I组,n=20)。分别观察麻醉前、气管插管即刻、手术开始即刻、气腹后20min即刻、手术结束时即刻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停药后记录完全清醒时间(自动睁眼和指令性反应恢复)以及术后恶心、呕吐的情况。结果:P组气管插管即刻、手术开始即刻、气腹后20min即刻及手术结束即刻的HR、MAP与术前基础值相比无显著变化(P>0.05)。Ⅰ组气腹后20min即刻的HR、MAP与术前基础值相比则有非常显著地增快和升高(P<0.01)。而P组和Ⅰ组在气腹后20min即刻的参数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组病人的清醒时间明显短于Ⅰ组(P<0.05),P组病人的恶心、呕吐发生率亦明显低于Ⅰ组(P<0.01)。结论: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不仅可产生与异氟醚吸入麻醉相近的良好麻醉效应,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而且术后苏醒迅速完全,恶心、呕吐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