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8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74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71.
目的观察蛋白激酶C6亚型(PKCδ)磷酸化在6羟基多巴胺(6-OHDA)引起的多巴胺能神经细胞死亡过程中的作用,探讨帕金森病中神经元缺失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嗜铬细胞瘤细胞系PC12细胞,观察预先加入的PKC抑制剂(bisindolylmaleimide I,Go6976及Rottlerin)和激动剂佛波酯对6-OHDA毒性作用的影响,噻唑蓝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免疫印迹法观察磷酸化PKC8的表达。结果PKC8抑制剂Rottlerin(2μmol/L)可抑制PKC8的磷酸化,减轻6-OHDA引起的细胞死亡,细胞存活率上升至69.6±2.63%(P〈0.05)。PKCα抑制剂bisindolylmaleimide I和钙依赖性PKC抑制剂Go6976对6-OHDA的毒性作用及PKCδ磷酸化均无显著影响,而PKC8激活剂佛波酯(100nmol/L)能提高PKC8磷酸化水平,加重6-OHDA的损害作用,使细胞存活率下降至单用6-OHDA组水平的49.8±5.06%(P〈0.001)。结论Rottlerin能抑制PKCδ的磷酸化,进而减轻6-OHDA对多巴胺能神经细胞死亡的诱导作用,说明PKCδ505位点丝氨酸的磷酸化是6-OHDA发挥毒性作用的关键,提示PKCδ在帕金森病病人神经元缺失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2.
近年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人成为了慢性病人群的主体,生活方式与慢性病密切关联。饮酒是老年人生活中的普遍现象,饮用不同种类和不同量的酒会对身体产生不同的影响。同时,不良饮酒习惯对老年人某些慢性疾病的成因和发展也有影响,恰当的饮酒量可改善某些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本文就两者之间的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3.
维生素D与脑血管疾病间的关系近年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在脑小血管疾病方面的研究较少。脑白质疏松症(LA)是脑小血管疾病的一种,被认为是脑损害的早期标志,发病机制暂未明确,但主要受内皮功能影响。维生素D可能通过影响血管内皮和血脑屏障功能、参与血管炎症反应等途径对LA患者产生影响。本文综述了维生素D和LA相关的研究进展,为临床医师未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4.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6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院老年病科1994~1997年间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以急性脑血管疾病诊断入院的6例病人,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6例患者中,男5例,女1例。年龄65~83岁。糖尿病史5~10年2例,8~10年3例,10年以上1例。发病前均口服磺脲类降糖剂,其中2...  相似文献   
75.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高龄化趋势也在不断发展。老年期疾病具有多病共存、慢病高发、并发症多见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老年患者面临严峻的医疗挑战及社会、心理等多种问题,治疗复杂性增加。作为未来临床诊疗的主要力量,老年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承担着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责任,需通过加强缓和医疗师资队伍建设、增设研究生缓和医疗课程教学、临床实践中增加缓和医疗模式体验、指导研究生向患者与照护者加强缓和医疗知识宣教及健全缓和医疗考核评估体系等,在老年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中将缓和医疗知识进行整合,可以提升教学效果,减轻患者及照护者的医疗负担,并能够有效治疗疾病、避免过度医疗及医患纠纷发生。  相似文献   
76.
左心室肥厚及其药物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血压引起的左心室肥厚已被公认为是发生各种心血管并发症如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脏猝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已被列为高血压防治指南中靶器官损害的评价指标。本文就高血压的左心室构型、左心室肥厚的发生机制以及抗高血压药物逆转左心室肥厚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7.
78.
炎性衰老是机体在衰老过程中所显现出的慢性促炎症反应状态,并随着衰老而进行性加剧。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矿物质含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骨强度降低、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骨代谢障碍性疾病。目前,国外一些前瞻性研究结果表明炎性衰老与骨质疏松关系密切。本文对炎性衰老的概念、机制以及炎性衰老与骨质疏松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9.
严重骨质疏松症对中老年人危害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严重骨质疏松症(OP)对中老年人致残的临床特点。加强对OP早期预防和诊治意识及措施。方法:应用美国LUNAR公司的双能量X线吸收骨密度仪(DEXA-DPA-MD型),对有严重腰背痛、肢麻无力、行走障碍、卧床病人测量腰椎、股骨、桡骨骨密度(BMD),拍摄X光片,结合临床表现分析严重OP致残率及死亡率。结果:在48例OP病人中,严重OP占45.83%(22/48),在严重OP中,致残率为54.55%(12/22),致残率及死亡率。结果:在48例OP病人中,严重OP占45.83%(22/48),在严重OP中,致残率为54.55%(12/22) ,致死率为18.18%(4/22)。结论:严重OP致残、致死率高。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必须加强OP的早期诊断,早期预防及治疗工作。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