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8 毫秒
31.
目的 探讨人工半肩关节置换治疗肱骨近端粉碎骨折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0年6月至2006年12月采用半肩关节置换治疗的34例肱骨近端粉碎骨折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除1例为陈旧性骨折外,其余33例均为新鲜骨折.骨折根据Neer分型:三部分骨折6例,三部分骨折伴肩关节脱位4例,四部分骨折18例,四部分骨折伴肩关节脱位3例,肱骨头劈裂性骨折3例.随访采用Neer评分和视觉模拟(VAS)评分,分析年龄、大小结节重建方法、骨折类型、大小结节愈合质量对肩关节主动上举、主动外旋、Neer评分、VAS评分的影响.结果 所有患者获3~5年(平均3.6年)随访,28例无肩痛,5例偶有轻微肩痛,1例有中度肩痛.Neer评分:优14例,良12例,可7例,差1例,优良率为76.5%;肩关节活动范围平均为:上举100°,外旋30°,内旋L5水平;VAS评分平均3.1分.70岁以下年龄组和70岁以上年龄组在肩关节主动上举活动范围平均值和Neer评分平均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解剖重建和重叠重建大小结节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骨折类型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小结节完全愈合组和大小结节愈合不良或吸收组的肩关节主动上举活动范围平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 人工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肱骨近端严重粉碎性骨折,疗效满意,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大小结节重建的质量、患者年龄、手术技巧等可以影响疗效.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骨折椎螺钉直接复位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效果.方法 2001年6月至2008年12月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72例.男48例,女24例;年龄35~62岁,平均45.5岁.骨折部位包括:T11 6例,T12 27例,L1 33例,L2 6例.其中T12、L1两节段60例,占83.3%.均为单节段爆裂骨折.AO分型:A1型36例,A2型10例,A3型21例,B1型5例.按ASIA脊髓神经功能障碍分级标准:B级3例,C级8例,D级13例,E级48例.按椎管阻塞面积分为IV°:椎管阻塞I° (<1/4阻塞) 13例,II° (1/4~1/2阻塞) 45例,III° (1/2~3/4阻塞) 10例,IV° (>3/4阻塞) 4例.采用经骨折椎钉直接复位的5步操作法进行复位.术后评估矢状面Cobb角、骨折椎前缘高度比、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骨块复位情况、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结果 随访时间16-38个月,平均2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2-21周,平均13.6周.无内固定失败病例.矢状面Cobb角由术前23.55°±7.80°恢复到术后的9.66°±5.81°;骨折椎前缘高度比由术前53.39%±9.80%提高到术后的82.36%±7.54%;骨折椎管面积比由术前44.6%±8%提高到术后的92.1%±6%.24例神经功能部分损害病例19例恢复正常,占79.2%.无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损害加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末次随访平均(1.9±0.8)分;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末次随访平均(18.5±1.8).结论 骨折椎螺钉直接复位5步操作法可提高复位质量,后期骨折稳定性维持满意.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相关基困在人骨肉瘤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Affymetrix的Human Genome U133A芯片检测骨肉瘤细胞与成骨细胞间MAPK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谱的变化,然后利用MATLAB软件对芯片检测到的差异表达明显的基因进行KEGG通路分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8例骨肉瘤和24例成骨性良性肿瘤组织中ERK1/2、JNK和p38蛋白的表达.结果 以表达差异≥2倍为限,骨肉瘤细胞株MG-63、Saos-2和U-2 OS中,共筛选出18个与成骨细胞株hFOB 1.19中存在差异表达的MAPK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其中10个为上调基因,8个为下调基因.18个差异表达的基因在KEGG的MAPK信号通路上均为重要的节点基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显示,ERK1/2、JNK和p38蛋白在骨肉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40/48)、72.9%(35/48)和85.4%(41/48),在成骨性良性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2.5%(3/24)、8.3%(2124)和16.7%(4/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MAPK信号通路在骨肉瘤的发牛中发挥着莺要作用,其中ERK1/2、JNK和p38三条通路通过相瓦协调形成复杂的调节网络,参与调节骨肉瘤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以及骨肉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颈前路手术治疗4个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中期临床效果及其并发症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6年10月,行颈椎前路手术治疗的4个节段脊髓型颈椎病31例患者资料,男18例,女13例,年龄54~74岁,平均58.1±4.9岁,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颈肩肢体疼痛情况,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行颈椎正侧位及过伸过屈位X线片,观察钛网等内固定情况,测量C2~C7颈椎椎体高度和颈椎生理曲度,评估植骨融合情况。并记录患者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27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5~72个月,平均52.7±3.6个月。末次随访时VAS为1.6±0.6分,低于术前的7.2±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末次随访JOA评分为16.1±4.2分,高于术前的8.8±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至末次随访时,患者颈椎椎体高度及颈椎曲度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27例患者共出现19例次并发症,脑脊液漏3例,一过性吞咽困难2例,轴性症状1例,C5神经根麻痹2例,邻近节段退变6例,钛网下沉2例,内固定松动、移位2例,螺钉断裂1例。结论:颈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前方受压为主的4个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能有效恢复颈椎高度和维持颈椎曲度,其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2007年2月—2011年1月收治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患者12例,其中3例伴髋内翻(颈干角95°~120°,平均110°)。对3例股骨近端病变范围小、骨强度佳者采用刮除病变、植入同种异体骨治疗;对6例病变范围大、骨强度不佳者,采用刮除病变、植入同种异体骨、钢板内固定治疗;对3例病变范围大、骨强度不佳的髋内翻的患者,同时行圆顶截骨矫正手术。结果:术后1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年,平均2.5年。所有患者植骨区术后3个月均有轻度骨吸收,10~14个月植骨区骨结构渐致密。3例行单纯刮除病变、植入同种异体骨的患者中2例术后复发,经再次刮除病变、植入同种异体骨、重建钉内固定后治愈;6例刮除病变、植骨联合钢板内固定的患者中,1例复发,行再次手术;3例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伴髋内翻的股骨力线均完全矫正,截骨面呈骨性愈合,髋内翻畸形的颈干角矫正为95°~120°,股骨相对长度矫正后较术前延长2.0~3.6 cm。10例患者术后步态正常,1例扶单拐行走,1例不扶拐跛行。9例疼痛消失,3例疼痛明显减轻。结论:对于轻中度股纤维结构不良患者采用刮除病变、植入同种异体骨、对伴髋内翻的患者同时行圆顶截骨矫正手术可有效恢复骨量和股骨生物力。  相似文献   
36.
目的:研究健康受试者单次静脉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后的药代动力性质。方法:采用ELISA分析方法测定血浆总uPA、sc-uPA抗原浓度以及联合免疫生色底物法测定纤溶活性变化。结果:健康受试者单次静脉注射给药剂量分别为20、40和60mg,血浆uPA、sc-uPA和纤溶活性的AUC和Cmax呈剂量依赖性增加,剂量比为1∶2∶3,AUCuPA之比为1∶2.1∶3.3;AUCsc-uPA之比1∶1.9∶2.9;不同给药剂量组间的uPA、sc-uPA抗原浓度的CLS、VSS、MRT、末端t1/2和tmax等参数无统计学差异。血浆纤溶活性浓度时间曲线的AUC和Cmax随剂量增加而增加,但表现出一定的非线性变化趋势,Cmax之比为1∶2.3∶3.9,AUC之比为1∶2.9∶4.7,CLS与Vd随剂量增加而逐渐减少。结论:健康受试者个体口服20~60mg剂量rhproUK后,血浆总u-PA、sc-uPA抗原浓度变化表现为线性药代动力学;而血浆纤溶活性浓度表现出非线性药代动力学特点。  相似文献   
37.
二元镁合金在细胞培养基中的耐腐蚀能力及其生物相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景:尽管已经有很多研究报道镁及其合金具有一定的骨传导性和可降解性,可以做为承重骨科内植物材料,但是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来正确评估它的潜力所在。目的:检测镁和二元镁合金在细胞培养基中的降解特性和对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制备纯镁和8种二元镁合金(Mg-Al、Mg-Ca、Mg-Mn、Mg-Sn、Mg-Si、Mg-Y、Mg-Zn、Mg-Zr)样品;采用α-MEM细胞培养基(含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模拟体内环境下制备标准浸提液,并检测pH值;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检测浸提液中镁和添加元素含量;AlamarBlue法检测培养达1,3,5,7d时100%、50%、25%浓度的纯镁和8种镁合金浸提液对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判断8种二元镁合金的生物相容性。结果与结论:Mg-Ca、Mg-Y合金耐腐蚀性较差,浸提液中Mg2+质量浓度分别达到(408.0±37.9)mg/L和(351±15.3)mg/L,pH值分别为8.87±0.19和8.84±0.15;其次是Mg-Zr合金;其他二元合金耐腐蚀性与纯镁相当。结果表明纯镁和8种二元镁合金100%含量的浸提液均对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当Mg2+质量浓度低于110mg/L,pH值7.35~7.65时,纯镁和8种二元镁合金对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8.
目的:评价AO锁骨钩钢板在治疗Neer 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2月~2008年2月67例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采用切开复位AO肩锁钩钢板固定。X线平片用来评价骨折的愈合情况。术后肩关节评分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结果:随访15.5个月,67例病例全部愈合。按Constant-Murley评分,所有病例的平均得分达91分。结论:AO锁骨钩钢板治疗Neer Ⅱ型锁骨远端骨折取得稳定固定并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9.
我院收治1例右肩部、右上肢坏死性筋膜炎患者,行切开减压、彻底清创术,术后予以VSD负压吸引,同时应用大量有效抗生素以及营养支持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0.
放射治疗包括放射治疗科的肿瘤放射治疗及核医学科的内用同位素治疗.放射治疗又分为2种照射方式,一种为远距离放疗(外照射),即放射源与患者身体保持一定距离,这种治疗方式用途最广,同时是临床最主要的治疗途径.另一种为近距离治疗,又称为内照射治疗,是指将放射源置于肿瘤内部或肿瘤组织5cm范围内,其分为腔内治疗、管内治疗、组织间照射(放射性粒子植入)及术中置管、预制模型后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