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05篇
  免费   1727篇
  国内免费   1979篇
耳鼻咽喉   62篇
儿科学   89篇
妇产科学   73篇
基础医学   757篇
口腔科学   48篇
临床医学   1854篇
内科学   812篇
皮肤病学   123篇
神经病学   170篇
特种医学   429篇
外科学   803篇
综合类   5867篇
预防医学   3296篇
眼科学   39篇
药学   6633篇
  8篇
中国医学   2107篇
肿瘤学   1441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222篇
  2021年   385篇
  2020年   362篇
  2019年   336篇
  2018年   224篇
  2017年   308篇
  2016年   458篇
  2015年   395篇
  2014年   901篇
  2013年   961篇
  2012年   1282篇
  2011年   1289篇
  2010年   1506篇
  2009年   1639篇
  2008年   1640篇
  2007年   1825篇
  2006年   1830篇
  2005年   1667篇
  2004年   1545篇
  2003年   1405篇
  2002年   1173篇
  2001年   658篇
  2000年   736篇
  1999年   467篇
  1998年   170篇
  1997年   165篇
  1996年   96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106篇
  1993年   195篇
  1992年   140篇
  1991年   103篇
  1990年   133篇
  1989年   8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大肠癌术中5-氟尿嘧啶(5-Fu)缓释剂间质化疗的安全性。方法将190例大肠癌根治术患者分为治疗组94例和对照组96例。治疗组手术结束关腹前将5-Fu缓释剂600 mg均匀置于肿瘤病灶区域和淋巴血管回流区域;对照组术中不用化疗药。两组术后处理相同。术前及术后第2、12天检测两组白细胞和红细胞计数、血清ALT、Cr及CD4+/CD8+值,观察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及腹痛、腹泻)及并发症(化学性腹膜炎、伤口感染、吻合口漏、出血、肠梗阻、盆腔积液等)发生情况,比较住院天数。结果两组手术前后各相关指标、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大肠癌根治术中采用5-Fu缓释剂行间质化疗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992.
促红细胞生成素是一种由肾脏分泌的相对分子量为34 000的糖蛋白。以往认为促红细胞生成素在体内的主要作用是与红系祖细胞表面的特异性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结合,从而刺激其增殖分化,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也局限于纠正慢性贫血。新近认为促红细胞生成素属于细胞因子超家族。除肾脏外,许多器官和组织如大脑、肝脏、子宫、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心肌细胞等都可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和表达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促红细胞生成素与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结合后激活某些信号转导途径,发挥抑制细胞凋亡、促新生血管生成等多种与造血无关的组织和细胞保护作用。研究发现,心力衰竭患者接受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后心功能明显改善。在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动物模型中也发现,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组梗死面积明显减小。综上所述,促红细胞生成素在临床上除了简单的纠正贫血以外还可用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辅助治疗。现对促红细胞生成素在心血管系统的多种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3.
卒中后吞咽障碍发生率高,可影响患者康复并增加病死率.早期进行吞咽障碍的客观检查评估意义重大,其中床边筛查试验是日常临床工作中最常采用的评估方法.本文对常用床边吞咽障碍筛查试验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检测Survivin和Skp2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3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中survivin mRNA的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Survivin和Skp2的表达,统计Survivin与病理特征及Skp2的关系。结果 76.7%(23/30)肿瘤组织survivin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对应的癌旁组织。Survivin蛋白在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74.0%)显著高于癌旁组织(16.7%),χ2=25.9,P〈0.001。Skp2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70.0%)也显著高于癌旁组织(20.0%),χ2=18.8,P〈0.001)。Survivin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肿瘤分期以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无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P〉0.05)。Survivin表达与Skp2表达呈正相关(χ2=8.32,P〈0.05)。结论 Survivin在肺癌组织中高表达,其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病理类型、肿瘤分期、细胞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与Skp2表达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支气管成形术的可行性,详细介绍支气管新缝合技术“弯针直缝法”的临床应用.方法 2008年7月至2012年7月.江苏省肿瘤医院胸外科为7例支气管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和1例左主支气管癌患者行全胸腔镜下肺癌切除及支气管成形术治疗.男5例,女3例;年龄48~73岁,平均(63.33 ±7.14)岁.5例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支气管楔形切除术,2例支气管袖状切除,1例左主支气管袖状切除±次级隆凸成形术.均采用王氏手术切口,在切除肿瘤及清扫纵隔淋巴结后,将传统缝合技术与“弯针直缝”新缝合技术相结合,完成8例全胸腔镜支气管成形术.结果 全组手术过程均顺利,未发生术中严重并发症、中转开胸情况.手术平均(2.53±1.92)h,出血量平均(110±80) ml,术后平均住院(11.3±1.4)天.远期随访均未发生支气管胸膜瘘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2~36个月,均恢复满意.结论 有丰富经验的胸腔镜外科医师行全胸腔镜支气管成形术治疗肺癌、主支气管癌是安全、可行的.“弯针直缝法”成功消灭了胸腔镜下复杂支气管吻合的缝合死角,简化了手术操作,缩短了手术时间,确实是一种简单实用,安全可靠的胸部微创缝合新方法.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观察平面培养体系内人退变椎间盘髓核细胞的形态及活性变化.[方法]收集20例人退变椎间盘髓核,分离髓核细胞行平面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和HE染色观察髓核细胞的生长过程与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量化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率,甲苯胺蓝染色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髓核细胞聚集蛋白聚糖和Ⅱ型胶原的表达,观察平面培养传代对髓核细胞活性和基质合成能力的影响.[结果]原代髓核细胞呈类圆形或多角形,平均7d贴壁,31 d融合至95%,P1代髓核细胞呈长梭形或多角形,平均12h贴壁,6.6d融合至95%,两代细胞增殖能力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原代与P1代髓核细胞的细胞浆阳性染色聚集蛋白聚糖和Ⅱ型胶原,生长融合至95%后约90%的细胞分布于G1期,约16%的细胞凋亡,两代细胞的细胞活性和基质合成能力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人退变椎间盘髓核细胞体外平面培养将经历显著的形态学变化.传一代后髓核细胞增殖能力提高,但能维持细胞活性以及蛋白聚糖和Ⅱ型胶原的合成能力.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运用meta分析评估扩大根治术及标准根治术治疗胰头癌的远期疗效。方法检索Pubmed、WOS、Embase、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摘及中国知网数据库1990~2012年期间的相关文献,运用Jadad评分评估所涉文献的研究质量。治疗组为胰头癌扩大根治术后患者,对照组为标准根治术后患者,运用meta分析评估2组患者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1、3及5年生存率的差异。结果11篇文献人选,纳入病例744例,其中标准根治组357例,扩大根治组387例。结果显示:①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360,95%CI=0.990~1.870,P=0.050)。②2组患者术后死亡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870,95%CI=0.430-1.760,P=0.700)。⑨2组患者术后1、3及5年生存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OR=0.880,95%CI=0.450~1.720,P=0.710;OR=0.940,95%CI=0.590~1.480,P=0.710;OR=1.000,95%CI=0.600~1.670,P=1.000)。结论同标准根治术相比,扩大根治术不能改善患者术后1、3及5年生存率,不能降低死亡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98.
背景 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OLV)是现代胸外科手术麻醉中常用的呼吸管理方法,然而这种非生理性的通气方式会引起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 目的 分析总结OLV期间肺损伤的机制及最新研究进展. 内容 主要机制包括4方面:肺气压伤、肺容积伤、肺不张伤以及缺血/缺氧性损伤.以上因素促使肺组织分泌细胞因子、释放炎性介质,引发肺部炎症,造成生物伤. 趋向 细胞力学、分子生物学、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可望更深入地阐明OLV致ALI的机制,为临床麻醉实施肺保护提供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999.
1000.
目的系统评价青少年癌症患者的生活体验。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INAH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期刊数据库,纳入关于青少年癌症患者生活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间限制在建库至2019年7月1日。文献质量评价采用澳大利亚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2017),采用汇集性整合方法对结果进行归纳和整合。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提炼出40个主题,归纳出10个类别,形成2个整合结果。整合结果1:癌症导致患者心理压力,产生不同的应对态度。整合结果2:希望得到外界支持。结论青少年癌症患者经历巨大的心理压力,家长及医护人员需了解患者内心体验和需求,给予必要的自主权和情感支持,引导其以积极应对方式和健康的生活态度适应癌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