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篇
药学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CD90、IGF1R及hTERT蛋白在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表达特点及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6例原发性肝癌中CD90、IGF1R和hTERT蛋白的表达,并以同期20例正常肝组织作对照,比较其表达与肝癌患者预后及术后生存率的关系。结果肝癌组织中CD90、IGF1R和hTERT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其相应良性对照组(P<0.05),分别为63.9%比0、52.8%比5.0%和47.2%比0;CD90、IGF1R和hTERT蛋白表达在UICC临床分期Ⅲ~Ⅳ期患者中明显高于Ⅰ~Ⅱ期的患者(P<0.05),分别为79.2%比33.3%、70.8%比16.7%和62.5%比16.7%;CD90与IGF1R蛋白表达呈正相关(Kendall相关系数tau-b=0.563 1,P<0.05);CD90与hTERT蛋白表达呈正相关(Kendall相关系数tau-b=0.363 6,P<0.05);CD90、IGF1R和hTERT蛋白表达阳性患者的生存率明显低于CD90、IGF1R和hTERT蛋白表达阴性患者,分别为21.7%比50.0%、17.6%比43.8%和20.0%比38.9%,Log-rank检验显示其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90、IGF1R和hTERT可能与肝癌的发生与发展相关,其有望成为判断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郑苏文  曾志毅 《江苏医药》1997,23(2):141-141
本文收集1987~1992年在本科行手术治疗并在术后行综合治疗的35岁以下青年人胃癌29例,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收治的青年人胃癌29例,占同期收治病人的4.33%(29/670)。男12例,女17例,平均年龄31.48岁(25~35岁)。病程1个月~3年,平均9.2个月。上腹部疼痛不适82%,黑便28%,呕吐24%,贫血55.l%。治疗:29例中19例行RZ、R3根治术,2例行姑息性手术,手术切除率72.4%(ZI/29)。余仅行探查术或捷径手术。本组无围手术期死亡患者。2例女性术中发现卵巢占位,同时行双侧卵巢切除。经病理证实为库根勃格氏瘤,分别存活15个…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人nm23基因表达乳腺癌的转移、复发及估计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sp免疫组化当检测180例中患者中nm23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 显示nm23基因在99例(55%)有表达。研究表明nm23基因的表达与原发瘤体大小、淋巴转移、这分级显著相关(P〈0.01),与淋巴结转移程度呈负相关(P〈0.05)。而与月经状况及癌周围浸胸无相关(P〉0.05)。结论 提示人nm23基因表达可作为临床对乳腺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恶性黑色素瘤(MM)根治术后自体树突状细胞(DC)疫苗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42例Ⅱ、Ⅲ期肢体MM术后患者分为两组,30例患者接受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α2b(IFN-α2b)常规免疫治疗(常规组),12例患者常规治疗同时联合DC疫苗(疫苗组)。观察DC疫苗的临床安全性和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与常规组比较,疫苗组治疗后外周血CD3+、CD3+CD4+、CD4+/CD8+比值、自然杀伤(NK)细胞比率明显升高(P<0.05),治疗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随访结果显示,DC疫苗治疗能够显著延长根治手术后MM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期。结论联合DC疫苗的免疫治疗能够提高MM根治术后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其复发转移,可作为MM患者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 (PGML)临床少见 ,占胃恶性肿瘤的 1%~ 8% ,但在结外淋巴瘤中占最多。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术前诊断困难 ,术后的治疗及预后与其他胃恶性肿瘤有所不同 ,我院 1986~ 1999年共手术治疗PGML36例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全组 36例中 ,男 19例 ,女 17例 ,年龄 2 7~ 6 7岁 ,平均 48 5岁。病程 2周~ 18个月 ,平均 5 6个月。占同期胃恶性肿瘤的 1 2 4%。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腹部疼痛不适 (30例 )、贫血 (18例 )、纳差 (16例 )、黑便 (10例 )、呕吐(8例 )、腹块 (5例 )、吞咽困难 (3例 )。二、诊断标准 …  相似文献   
6.
郑苏文  姚宇锋 《江苏医药》2012,38(6):654-656
目的探讨受体耐受性树突状细胞(DC)在诱导供体特异性免疫耐受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通过以B7反义肽封闭的负载供体抗原的受体DC对受体小鼠进行预处理,3d或2个月取脾脏分离T细胞,与负载供体抗原或无关供体抗原的DC作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并且在3d或2个月时以负载供体抗原的受体DC对受体小鼠进行再次免疫后,RT-PCR半定量法测定脾脏中细胞因子mRNA表达。结果以B7反义肽封闭的负载供体抗原的受体DC预处理3d或2个月后的受体T细胞,产生对间接途径提呈的供体抗原的免疫低反应;同时脾脏IL-10表达升高,而IL-2、IFN-γ表达降低。结论 B7反义肽封闭的受体DC可能通过免疫偏移诱导针对间接途径提呈的供体抗原特异性的免疫低反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