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比较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对胸腰椎后路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2008年6月~2011年10月收治的行单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撑开复位内固定或需拆除内固定手术的67例患者(骨折病例为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或爆裂性骨折但无神经症状不需行椎管减压的患者)。患者分为2组:传统后正中入路组31例,男25例,女6例,平均年龄31.4岁,术前腰背痛VAS评分7.9±0.6分,Cobb角20.1°±3.5°,累及T11椎体5例,T12椎体12例,L1椎体12例,L2椎体2例;椎旁肌间隙入路组36例,男31例,女5例,平均年龄32.9岁,术前腰背痛VAS评分7.6±0.8分,Cobb角19.8°±4.1°,累及T11椎体8例,T12椎体13例,L1椎体13例,L2椎体2例。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Cobb角矫正率及术后腰背部疼痛VAS等指标。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8个月。术后Coob角矫正率及椎弓根螺钉置入准确率后正中入路组分别为(87.4±5.3)%和(96.4±2.8)%;椎旁肌间隙入路组分别为(86.7±6.5)%和(96.7±3.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椎旁肌间隙入路组分别为75.0±18.1min、140.0±40.7ml及85.0±25.2ml;传统入路组分别为93.0±15.7min、230.0±35.5ml及160.0±43.5ml,椎旁肌间隙入路组明显少于传统入路组(P<0.05)。术后1、2、3周时的疼痛VAS评分椎旁肌间隙入路组分别为3.6±0.5、2.9±0.5及1.5±0.4分,后中入路组分别为4.9±0.6、4.1±0.6及2.8±0.4分,术后1周时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3周时椎旁肌间隙入路组明显低于后正中入路组(P<0.05)。结论:在行腰椎后路手术时,椎旁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相比,具有创伤小、对椎旁肌的损伤少及术后腰背部疼痛缓解明显的优点。  相似文献   
42.
目的:比较3种常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途径出现常见并发症的机会,分析原因,以供临床参考,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分别对颈内静脉置管(中间径路)、锁骨下静脉置管及股静脉置管出现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atheter-Related Sepsis,CRS)、误伤动脉及出现气胸的病例进行统计,比较3种并发症发生的机会。结果:发生CRS的机会:股静脉置管>颈内静脉置管>锁骨下静脉置管;误伤动脉的机会:股静脉置管>颈内静脉置管>锁骨下静脉置管;发生气胸的机会:锁骨下静脉置管>颈内静脉置管。结果:根据患者病情选用中心静脉置管途径,提高操作技术水平,加强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出现的机会。  相似文献   
43.
何满兰  袁萍  何磊  陈璐 《中国全科医学》2023,26(21):2659-2665
背景 尿路感染为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疗效与生活质量,尽早识别其相关因素,并针对性地预防与干预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学者对尿路感染影响因素研究日益增多但结论仍存有争议,且目前缺少相关系统综述,无循证医学支撑。目的 系统评价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尿路感染危险因素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6月,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评分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3篇文献,总病例数为3 319例,文献的NOS评分为6~8分。Meta分析结果表明,高龄[OR≥60岁=2.50,95%CI(1.83,3.41),P<0.000 01;OR≥65岁=2.13,95%CI(1.40,3.25),P=0.000 4]、合并糖尿病[OR=3.17,95%CI(...  相似文献   
44.
韦晟  顾新 《中国药房》2008,19(7):486-488
目的:为我国药品生产企业参与实验室认可,提升药品检验能力提供参考。方法:对实验室认可的国际、国内标准进行介绍,并对实验室认可和药品生产企业参与实验室认可的重要性进行阐述。结果与结论:我国药品生产企业参与实验室认可,可有效提升其药品检验能力。  相似文献   
45.
背景:同种异体免疫应答过程中有许多基因参与淋巴细胞的活化及其调控.目的:研究肾移植后受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差异表达基因,尤其是早反应基因.设计、时间及地点:基因水平的对照观察实验,于2003-09/2004-02在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泌尿外科及器官移植中心以及上海博星基因芯片公司完成.对象:选取无明显急性排斥反应的同种异体肾移植受者16例.方法:应用包含4 096个人cDNA克降的微矩阵芯片,分析肾移植受者移植后24 h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基因表达谱.每位受者于移植前当日和术后24 h分别抽取外周血10mL,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16例受试者同一时间点的淋巴细胞混合.按一步法抽提两个时点细胞总RNA并纯化mRNA,分别反转录合成、标记cDNA探针,与包含4 096个人cDNA克隆的微矩阵芯片杂交,结果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主要观察指标:差异表达的基因.结果:肾移植后24 h与移植前相比,肾移植受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差异表达的基因共有216个,其中下调基因103个,上调基因113个.这些基因主要涉及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凋亡等多个种类.结论:肾移植后24 h,基因芯片技术可有效地筛选出受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早反应基因的差异表达.  相似文献   
46.
背景:丙型肝炎病毒阳性患者接受肾脏移植后,免疫抑制剂的选择及抗丙型肝炎病毒药物的选用是目前关注的重点。 目的:探讨环孢素在丙型肝炎病毒RNA阳性肾移植患者中除抗排斥作用以外的抗病毒复制作用。 方法:纳入11例丙型肝炎病毒RNA阳性肾移植患者,于采用环孢素+咪唑立宾+泼 尼松治疗方案时记为入组,分别对入组前、入组后6,12个月时患者丙型肝炎病毒RNA、血红蛋白、肝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进行检测。 结果与结论:入组前、入组6个月、入组12个月11例患者丙型肝炎病毒RNA中位数(copies/mL)分别为1.22×107,1.11×104,4.19×106;入组6个月时,有8例患者丙型肝炎病毒RNA转阴(丙型肝炎病毒RNA<500 copies/mL),总应答率为73%(8/11);至随访结束,持续病毒学应答率为55%(6/11)。且入组治疗前后患者谷丙转氨酶、血清肌酐、血尿酸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在入组后升高。随访过程中,仅1例发生排斥反应,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 3 d后好转。提示对于合并丙型肝炎的肾移植患者,选用环孢素为主的治疗方案,在达到抗排斥治疗作用的同时,可发挥抑制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47.
功效系数法在医疗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医院的医疗工作质量综合评价有许多方法,但各有利弊。功效系数法是一种多目标决策的常用技术,用于医院管理质量的综合评价比较客观。作者通过实例阐明了功效系数法在医疗工作质量评价中的具体应用,认为此法在医疗工作质量综合评价中有较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8.
目的 系统评价接纳与承诺疗法对乳腺癌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CINAHL、PsycInfo、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接纳与承诺疗法对乳腺癌患者干预效果的随机对照实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8月。由2名研究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提取资料和方法学质量评价,运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13篇随机对照研究,共1 06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护理相比,接纳与承诺疗法可减少乳腺癌患者的抑郁情绪[SMD=-1.15,95%CI(-1.48,-0.82),P<0.001]、焦虑水平[SMD=-1.28,95%CI(-1.53,-1.04),P<0.001],提升心理灵活性[MD=-12.26,95%CI(-15.02, -9.51),P<0.001]及创伤后成长水平[MD=-12.48,95%CI(-13.55,-11.40),P<0.001],增加患者疾病感知益处[MD=-8.77,95%CI(-10.79,-6.75),P<0.001]。 结论 接纳与承诺疗法能够缓解乳腺癌患者的抑郁及焦虑情绪,提高心理灵活性及创伤后成长水平,增强疾病感知益处,对乳腺癌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应用脊柱截骨矫形技术治疗成人复杂脊柱侧后凸矫形术的安全性,并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2年9月期间应用截骨技术治疗的成人复杂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所有入选患者均于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时测量侧凸Cobb角、最大后凸Cobb角、冠状面平衡(distance between C7 plumbline and center sacral vertical line C7PL-CSVL)和矢状面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等影像学相关参数。同时采用SF-36量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SRS-22量表等评估其临床疗效,并使用AISA评分法评价患者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情况。结果:共17例患者最终纳入本次研究,其中男7例,女10例;年龄18~55岁(34.6±10.9)岁,术前侧凸Cobb角51°~97°(78.5°±13.1°),后凸Cobb角50°~112°(71.8°±19.8°),C7PL-CSVL为58.4±21.3mm,SVA为56.4±51.2mm。手术时间200~540min(406.1±82.2min);术中出血量1000~12000ml(4088.9±2546.9ml)。术后侧凸Cobb角为37.7°±17.7°,后凸Cobb角为25.0°±16.4°,矫正率分别为51.9%±18.7%和67.2%±20.3%;C7PL-CSVL为18.0±9.4mm,SVA为27.6±16.9mm,均较术前明显改善。随访24.3±1.8个月,末次随访时侧、后凸Cobb角分别为39.5°±16.6°和26.2°±17.6°,C7PL-CSVL为22.1±15.4mm,SVA为30.4±17.1mm,随访期间无明显矫正丢失。术中监测均无诱发电位异常改变,无死亡、瘫痪等严重并发症,术后5例患者出现肢体远端一过性感觉功能减退,1例患者椎体前壁骨折,1例患者螺钉置钉不良,2例患者随访期间发生内固定并发症,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52.9%。术后和末次随访时的SF-36、VAS、ODI、SRS-22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术后和末次随访时无显著性差异,ASIA运动和感觉评分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经后路脊柱截骨术治疗成人复杂脊柱侧后凸畸形矫正角度大,术后三维矫形效果满意,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但存在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大、并发症多等风险。  相似文献   
50.
中药抗菌和逆转耐药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中药抗菌和逆转耐药作用机制提供参考和研究思路。方法: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阐述国内、外近十年来中药抗菌和逆转耐药作用机制研究进展。结果:中药抗菌可以通过抑制菌体内能量的生成、改变细胞膜和离子通道的通透性、抑制菌体内酶的活性、增强中性粒细胞的吞噬功能、减少细菌内毒素的释放、代谢产物发挥抗菌作用、抑制蛋白质的合成、抑制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等机制发挥抗菌作用,中药可以通过消除R质粒、抑制细菌主动外排泵、抑制β-内酰胺酶、抑制耐药基因的表达等途径逆转细菌耐药性。结论: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研究思路深入探讨中药抗菌和逆转耐药作用机制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